□ 林雯晶
春意浓,赏芳草,看萌兽。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晓的精心打理下,近年来,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下简称“海野”)靠着“萌宠”频频出圈,成为海南亲子游热门景区,景区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大量的游客带动了景区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和餐饮住宿业的繁荣,帮助园区所在地东山镇的居民们在绿水青山中找到了金山银山,共享海野的发展成果。
打拼多年,尚晓捧回的荣誉不计其数,如扶贫帮困先进单位、旅游行业功勋奖、海南省劳动模范等。靠着独特的个人魅力、过硬的管理才能,尚晓创造的“最有爱”的动植物园,吸引了不少粉丝。
压力越大责任越大
“和其他景区不同,动物园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不管每天接待多少游客,都总有那么多张嘴嗷嗷待哺,这些成本是固定的。”尚晓说,除了一日三餐,很多动物还要吃夜宵。动物园刚开园时不但没盈利,没多久还陷入了投资商拖欠农民赔偿金、土地款、员工工资,股东撤资等风波之中。眼瞅着园区面临破产的可能,尚晓愣是扛住压力,接手了园区。
“放不下啊!”回忆起那段往事,尚晓总是感慨万分,和动物们相处久了有了感情,周边的村民也指望着这份工作,自己必须把这个担子挑起来。为了支撑海野发展,尚晓两度卖房卖车,哪怕是向银行贷款,她也咬着牙先把员工工资发了,把动物们照顾好。
“好在,都撑过来了。”随着棘手的问题一个个解决,尚晓带着海野上下齐心协力渡难关、谋发展,园区经营终于回归正轨。
对海野的员工来说,海野就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在海野招录的近200名员工中,包含了17个家庭。园区动物管理部副经理林位强本是东山镇的一名居民,他从一名普通的饲养员做起,如今已是园区动物管理部副经理,年收入约6万余元。他的妻子也在工作,弟媳则是海野熊猫宝宝的“食材供应商”,每年,海野都要为两只明星大熊猫采购20余万元的竹子。林位强一家子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不说,生活比以前还好了不少。
近年来,随着园区经营逐渐好转,尚晓开始频繁奔走于公益事业之中。她认为,人生价值并非取决于创造了多少财富,而是为他人、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力量。在尚晓的带领下,海野在科普教育、动物保护、济困资学、关爱老人及特殊儿童等方面,策划并组织了近100场次的公益活动,捐赠物品1500余件,投入公益经费100余万元。
尚晓说,很多在当时看上去不赚钱甚至没意义的事,后来成就了一桩桩好事,也为海野带来了更蓬勃的生命力。
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大树底下好乘凉。对于海口市东山镇的许多村民来说,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不仅是他们的“大树”,还是一棵“发财树”。为了帮助当地居民,尤其是贫困群众解决就业难题,尚晓坚持就近招聘的原则,累计招录东山镇居民近200人,还通过发展旅游、农副产品采购等方式,直接帮扶2000余人。
“景区内自然放养着100多种、2000余只(头)国内外珍稀野生动物,饲养猛兽需要准备大量肉类,大型草食动物则需要准备大量草料。为了给动物们加强营养,还需要采购胡萝卜、蜂蜜、竹子、水果等精饲料,园区每日的饲料供应需求极大。”尚晓说,海野与当地贫困户签订了食材供应协议,帮助周边村民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问题。如今,海野与东山镇的两个村建立了合作关系,收购贫困群众的家禽、家畜、蔬菜、瓜果等,年收购量近2500吨,收购金额近1000万元。
“我们正准备和周边村子成立合作社,加强合作。”尚晓说,下一步,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将进行扩建,引进更多物种,采购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在原先点对点采购物资的基础上,对周边及其他地区的贫困村进行考察,希望能帮扶更多贫困村民。
在尚晓的扶持带动下,园区周边手头宽裕点的村民开起了民宿、农家乐,资金有限的就养鸡、养羊、种菜、种水果,卖给饭店或是在节假日时拿到路边摆摊卖给游客,村民们的创收渠道越来越多元。“我们还将打造夜间动物园、自然学校、配套酒店等,预计能带动3000至5000人就业。”尚晓说。
打造自然教育学校
“动物行为背后有何含义?”“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之间的联系?”“我们该怎样与野生动物相处?” ……教育工作者出身的尚晓,并不满足于建设纯观赏型的动植物园。在她看来,这所“疯狂动物城”就是一座天然的教育学校,对每个人的成长都十分重要。
为了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有所收获,尚晓亲自规划,在园区内增设了橡胶实践园、南药植物园,请来专业人员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她还积极联系海南农垦总医院、海口市防疫中心、海南省林业局、海口市地震局等单位,共同成立了科普观察站,开展自然教育科普活动。据统计,海野年均接待学生近10万人次。
这所自然教育学校,面向的不仅仅是游客。
淡季时,尚晓会邀请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田秀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创始人华育平等业内大咖为一线员工授课,讲授包括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动物饲养管理技术、动物基础医疗知识、动植物科普知识等。同时,海野还无偿为员工子女提供自然科普教育。
让尚晓开心的是,一些和海野共同成长的村里的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将动物保护、园林设计等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或许是在和热带植物、珍禽萌兽打交道的这些年里,爱心、向上、拼搏的自然精神感染了园区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子女,以及周边村里的孩子们。这是我没想过的事情,原来一家动植物园对一个人的成长能起到如此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