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8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中国美术馆:

张开双臂欢迎“爱美”的人

□ 本报记者 张玫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彰显文化强国新形象”的建议,以及他在人民日报微博中表达的对“博物馆和美术馆逐渐变成网红打卡地、小朋友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吵吵闹闹”等现象的观点,都让人们感受到美术馆人欢迎普通大众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的积极态度。作为以艺术化育大众的公共文化场所,中国美术馆向“爱美”的人张开了欢迎的双臂。

小观众成为常客

“以前我们出国的时候到一些博物馆,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去,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在看那些画。当时我们很奇怪,这些小孩子看不懂什么怎么还到这里来呢?有的博物馆把小孩子的区域围起来,怕大人干扰他们,专门给他们留出一个空间欣赏,我就在拉斐尔的画前面看到围着的区域,里面有许多小朋友,有的趴在地上玩,有的在那里看画。要说让他们看得懂,这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他们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国外博物馆中看画的孩子们给吴为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令吴为山感到欣慰的是,现在中国美术馆每天都迎来许多的小朋友。他们中,既有学龄前儿童,也有小学、初中的孩子。“有的甚至是躺在车里的婴儿,我问家长为什么带婴儿过来?他们说,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让他看到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我觉得很有道理。”

对于美术馆为何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吴为山认为,社会发展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家长们年少时没有享受到的美、没有实现的从小就可以在博物馆看展品、在美术馆临摹作品的愿望,他们希望下一代人能够享受到、能够实现,所以愿意带孩子到博物馆和美术馆。

当文化场馆成为“网红”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和美术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去年夏天,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看鲍勃·迪伦视觉艺术作品回顾展时,有两个‘网红’在一幅鲍勃·迪伦的画前摆各种造型拍照。那幅画很美很壮观,可她们根本没有欣赏那幅画,而是把画当做了她们的陪衬。她们一点都不顾及其他观众,在那里拍了好久,我几次绕回来想近一点欣赏那幅画,她们都挡在那里。”说起当时的观展遭遇,95后女孩阿栗至今还有些耿耿于怀,“‘网红展览’会吸引不少‘网红’,他们拍了美照发在小红书、朋友圈,会吸引更多人来打卡,这对展览本身而言,是扩大传播和影响力的好事。只是‘网红’既然到了展览现场,还是应该花些时间去关注展品,而且在公众场合要照顾到周围的人。”

阿栗遇到的“网红”应该还是少数。对于一些观众到美术馆可能不是为了欣赏展品,只是想拍美照发朋友圈这种现象,吴为山肯定了“来美术馆”这一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一些人来了之后不认认真真地看作品,只是拍照片,这个现象是有的,但是不普遍。我认为能到这里拍张照片本身就是好事情,当然不能影响其他观众。对美的欣赏需要一个时间,需要一种认识,也需要一种境界。第一步,要让老百姓到馆里来。第二步,要想办法让到馆里来的人看展览,还要看得进去、要读得懂,要真正让好作品的精神和美走进所有观众的心里去,这样才能起到以艺术化育大众的作用。”

对于一些小朋友吵闹的问题,吴为山也抱着宽厚包容的态度,“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尽管他们到美术馆来有打打闹闹的现象,有的不遵守纪律,但这是因为有些道理孩子们不是很懂,我觉得只要他们来就是好事情。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引导。”

做好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体现在多方面,美术馆和博物馆里面的作品绝大部分是经典作品,也都是精品,因为收藏进来是要有程序的,这些作品在美术馆、博物馆展出,实际上是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励当代的艺术创造。市民、游客节假日选择在美术馆、博物馆度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美术馆和博物馆来说,这虽然增加了管理成本,但是它们的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吴为山说,全社会都关心美、都热爱艺术,人们都把美术馆和博物馆这样的公共文化场所作为休闲、学习、交流的场所,这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就一定不是只写在纸上的,也一定不是一句空话。

吴为山表示,希望广大观众到美术馆、博物馆来,这些场所现在都已经免费开放了,而且很多设施都是围绕如何服务好观众设计的。比如,中国美术馆制作了爱心坐垫,过去许多小朋友到美术馆来,是趴在地上、坐在石头地面上画画的。现在,这些以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师的作品为元素制作的漂亮垫子,凭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借用,受到广大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中国美术馆在展厅外面设立了对馆藏品的解读,引导观众欣赏美。

“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能真正了解到美术馆收藏的这些宝贝价值在哪里、美在哪里、作者是谁、表现的是什么,这样人们到美术馆欣赏原作的欲望会非常强烈。”吴为山说,尤其要依靠媒体的力量,既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新媒体。

观众张女士的女儿读小学五年级,从小喜欢画画。她带女儿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经验是,先在线上了解展览的基本情况,找出几件自己和孩子都感兴趣的展品,到展馆后重点观看,“不求囫囵吞枣把展品都看到,能认真观赏、了解、记住哪怕一件作品,都是很美好的收获,有的展览需要去上好几次。”

近日,记者听到一期怎样带孩子逛动物园的节目。其中提到,第一次去某家动物园,可以先走马观花地大概逛一遍,对有什么动物有了底,再细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这和张女士的做法不谋而合。该节目介绍了逛动物园的学问,指出了游客、动物园容易犯的错误,令人很受启发。记者把节目转发给朋友,朋友表示,“春暖花开带孩子去动物园正好用得上。上幼儿园的女儿最近开始学画画,以后有机会要多带她到美术馆去,如果也有这样的逛美术馆指南就好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将家长们聚拢到美术馆来。

吴为山认为,应从文化强国战略的全局高度、战略高度,全面审视我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时”与“势”。今天的中国美术馆在空间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未来,将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建起国家美术馆新馆。中国美术馆将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艺术精品、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务”六大办馆理念,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的目标奋进。在这个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以艺术化育大众,是中国美术馆的重要使命。

2021-03-18 张玫 中国美术馆: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4569.html 1 张开双臂欢迎“爱美”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