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代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状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推进器。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让文化和经济和谐发展,互相促进,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从乡村建设、产业建设、文化传承、模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四个角度展开了深入思考。
产业建设:一地一物发展支柱性乡村产业,风物成为乡村新名片
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特色物产结合,才能被称之为“风物”。风物是代表地域之物,是改变地方之物,是影响世界之物。举个例子: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产生了很多的风物和特产,茶叶、中药、竹、水稻等成了影响世界之物,类似这样的产品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像地区之物如大闸蟹、山东的蔬菜,都是在一定范围内赫赫有名的。一个特定的风景,一个特定的物产,在未来的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一个常规性的产品,它在市场将从存量型到增量型再到沉淀型产品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越是独特、稀缺的产品,将会在市场上越受宠。在无数乡村和偏远的地方,他们都拥有独特的风景和独特的物产,在过去这些产品确是不为人知的,但现如今的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可以很快速地将它送到任何一个消费场景当中,因此区域风物将蜕变成强有力的竞争性产品。
在城市化运动过程当中,许多人远离了自己的故土家园,进入到一个新城市,但割舍不掉的还是对家乡的思念。而乡村风物的使命就是沟通故土情怀与城市生活。所以,进一步去研究我们会发现,产业振兴的核心就是乡村产业互联网化。随着乡村产业互联网化,风物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基石的同时,也将成为一方水土的标志物、一个区域的新名片。
文化传承:物随人长久,人随物安定。以物为载体,让文化在现代生活中产生新的记忆,得以传承。
现阶段在乡村文化和旅游市场广泛存在有特产无商品、有文化无产品的痛点。
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文化传承多停留在纸面上和精神宣导上,很少能进入现代人生活,改变现代人的观念。二是国内各地文创和旅游产品很多缺乏特色。当我们去很多的旅游景区和文创商店,买到的纪念品大多都是从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千篇一律,脱离了一个特定区域的文化和风情。这两个现象说明了我们的产品和文化是割裂的。很多产品的创造都是无源之水,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创造而创造。
为了根本性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华夏风物,在生活里”。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只有让文化以物为载体,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在使用中产生这个时代新的记忆,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和复兴。“人随物安定,物随人长久”解释了人和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也是文化和产品之间的共生关系。一件浓缩着千百年传统文化和记忆的风物,只要能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见所用,那么附着在其上的文化也不会消失,物的实用性越高,文化的生命力就越强,风物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集结了国内外优秀设计资源,打造东方美学设计中心。从文化产品符号化出发,提炼风物的文化属性,将它符号化、数字化、产品化。同时借助更多新的技术,将传统文化转化成当代的语言和符号,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数据平台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复兴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文化的传承、物产的发掘插上时代的翅膀。大数据技术不仅能作为保存传承的工具,也可以作为洞察区域产业发展潜力的指南针。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发挥技术优势,构建了三大数据平台,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事业提供技术支持。
华夏风物百科数据库:建设专业全面的中国城市百科数据库,以县级单位为主体,收录华夏大地的物产、风景、文化、品牌数据。
华夏风物影响力指数:华夏风物影响力指数是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的一项核心研究成果。从区域、品类各维度发掘和传播华夏风物影响力。
舆情监测体系: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把握时代脉搏,洞悉发展大势,深耕垂直领域,推动风物产业发展。
未来,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将继续投入建设风物产业大数据库和评价指数体系;积累数据调研,提供乡村项目新视角;建立文创推广体系,助力乡村文创转化;开展乡村生态资源,美学经济相关研究。夯实乡村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
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
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由新基建产业联盟指导,华夏风物客户端创立。旨在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文化振兴、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的号召,通过对文旅和文创产业、区域物产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推动产业发展和振兴。同时,联合国内大型研究机构、学术机构、行业机构,系统研究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博物馆、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品以及区域特色物产,并借助智能大数据技术等自身优势,全方面打造地方风物名片,引领地方经济发展。
“华夏风物100”案例征集活动
为深入发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中国旅游报社宣传推广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共同发起“华夏风物100”案例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各地征集代表地域特色文化的文化创意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该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在扩内需、促消费、构建国内大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相关产品的全国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一、征集对象
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特色旅游商品及品牌,优先征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地区的产品及品牌。
二、征集期
即日起至5月31日。
三、申报方式
1.网上申报地址:
https://china-specialty.huaxiafengwu.com
2.扫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