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互联网+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部手机游云南’全域旅游智慧工程的推进,让游客体验到了更加便捷智慧的旅游服务,旅游企业逐步降本增效,政府线上线下的全面监管也有了更有力的保障,是全国‘互联网+旅游’实践先行先试的典型案例。立足新发展阶段,应该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运用好‘互联网+’,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作协主席范稳建言:“在全国发展‘互联网+旅游’,首先应树立标杆,加强经验交流,推动相关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范稳表示,旅游业正在变成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产业。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运用好“互联网+”,还应催生一系列旅游产品和新业态。如大数据在旅游服务中的深度应用,云直播、云服务、云观展、云许愿,智慧生态酒店、新型智慧生态服务区等,让“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产品和业态更新迭代的助推器。
“一部手机游云南”在“互联网+旅游”实践探索中所起到的引领作用和其创新发展,引起业界广泛思考与关注。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信宏业
关键词 旅游与科技融合
“一部手机游云南”用科技理念和手段,引领旅游行业传统流程的时代化提升,催生了诸多典型应用和创新模式,对旅游与科技融合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应用实践。在科技与应用耦合的广泛性和融合度上,在统筹政府和市场深度协同方面,其资源实质性整合和发展运营模式创新实践,对行业今天推动“互联网+旅游”有积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原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 彭志凯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一部手机游云南”从To G、To B、To C端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解决文化和旅游产业流程复杂、链条冗长、客户数多、需求不尽相同等难点。集全域旅游、智慧科技、大数据共享于一体,横向融合技术能力、营销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核心优势,发挥集成效应,纵向构建云南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共建旅游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和服务的一体化平台,以智慧化方式提升产业效能,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成为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云南大学、云南省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教授 李浩
关键词 个性化服务
“一部手机游云南”涵盖了游前、游中及游后的整个旅游生命周期,从一键投诉到退货无忧,从智慧导览到智慧厕所,从识花君到所购即所得,从大众化旅游线路预订到个性化智能推荐定制,全方位解决了旅游场景中“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核心要素。
从千篇一律的传统观光型旅游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式旅游,云南省大力推广的高端智慧旅游平台“一部手机游云南”给出了不一样的实践,诠释了什么是从旅游大省迈向旅游强省的抓手,如何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依托,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工业化生产成本产生个性化旅游服务体验成为可能。同时,也率先垂范了“互联网+旅游”的转型升级实践,回答了智慧旅游“智从何来”的问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钟栎娜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面对各地的竞相发展态势,“一部手机游云南”需不断结合国家新战略、技术新模式、产业新要求、游客新需求,实现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一,以区域为导向。最大程度体现云南特色,解决云南旅游的实际问题。第二,以技术为推动。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进行升级更新。第三,以运营为目标。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深度下沉运营服务体系,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第四,以数据为基础。持续运维旅游大数据中心,不断开发适应开放社会信息体系的数据体系,全面推动地方数字化治理和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