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1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文化和旅游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 本报采访组

在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绩,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总书记的讲话在文化和旅游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坚定信心决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大会上,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下庄村曾是一个贫穷闭塞的村庄,1997年起,毛相林带领乡亲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天路”。路修通后,他带领村民因地制宜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总书记对我说‘你辛苦了’,我回答‘不辛苦’。”在毛相林看来,总书记的这声“辛苦”,不只是对自己说的,也是对不懈奋斗的下庄人说的,更是对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的肯定。“接下来,我们要团结带领下庄人,继续发扬下庄精神,整治村容村貌,发展好乡村旅游,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毛相林介绍,从前修路是为了让村民“走出去”,现在我们希望能有更多游客“走进来”。

“当从总书记手上接过奖牌时,我向总书记报告说,闽东人民、下党乡亲非常想念他,诚挚邀请他回来走走看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委员会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参加大会的下党乡党委书记项忠红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曾三进下党乡访贫问苦,指导当地发展。下党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精准脱贫,发展起生态农业和旅游业,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和学员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00多万元。项忠红说,“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记总书记在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中的殷殷嘱托,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以讲好‘下党故事’为主线,加快推动旅游项目落地建设,打造‘清新福建、难忘下党’红色旅游基地,积极开发修竹溪流域乡村旅游线路,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标准和接待能力,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次大会更加坚定了我在音乐领域为群众做更多实事的信心和决心。基层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我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一级演员李克自2019年起与女儿共同到山西省静乐县开展艺术扶贫,组建合唱团,教当地群众唱歌,为当地艺术教育捐款捐物,用音乐力量带动当地群众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现在合唱团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也获得了不少奖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壮大合唱团力量,让更多当地百姓参与进来,让音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她勇敢挑起全村脱贫重任,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组织村民大力发展砂糖橘、八角、油茶等产业。“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带领百坭村党员群众朝着宜居宜业、富裕富足的新百坭目标奋进。”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说,百坭村正在打造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策划团队将于3月份到村里蹲点调研。下一步,百坭村将持续改善乡村风貌,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打响特色产品品牌,同时把特色产业、民族风情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发展观光农业,使更多群众受益。

旅游业在民族地区和乡村地区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曾是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千年苗寨迎来历史性巨变。近年来,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形成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五大产业体系。2019年5月,十八洞村成立花垣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共吸纳46名村民就业,还带动了当地13家农家乐的发展以及土特产品的销售,直接或间接带动全村140余人从事相关产业。花垣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麻健介绍,下一步,花垣县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打造特色品牌,积极对接市场,吸引更多游客观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的阿尔山市,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定点帮扶下,阿尔山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业发展优势,当地约有60%的人口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业实现脱贫。文化和旅游部扶贫干部、阿尔山市副市长岳青说,旅游吸引了消费人群,可促进整个地区的一二三产业有效整合,带动群众就地就业。同时,木耳、树皮画等当地特色产品成为旅游商品,附加值得到提升,为群众带来了更多收入。下一步,阿尔山将继续完善乡村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开发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完善旅游产业链、服务链,提升当地百姓从事旅游业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后续发展动力。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践行国有企业担当,创新实践“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带动相关地区50多万人就业。该集团董事长刘俊刚表示,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强农惠农,在景区周边安排一批商铺,支持农民创业,为农民提供宾馆服务、物业管理、门卫保安等就业岗位,推动农民变职工。”

当前,各地正积极谋划,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说,广西将制定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山水田园、民族民俗、文化历史等旅游资源,高质量培育各类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道路、通景公路改造升级和旅游厕所建设,推进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完善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品牌;挖掘乡村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大对乡村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等的技能培训,改善乡村旅游人才结构。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玉广表示,贵州文化和旅游系统将保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的态势,奋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好从“扶贫”转向“防止返贫”的文章。着力形成差异明显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寨进行景区化打造,培育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农业主题公园,推动农文旅商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旅游+”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促进乡村旅游消费。

近年来,江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涌现了井冈山神山村、婺源篁岭、大余丫山等旅游扶贫典型案例。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表示,江西将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按照乡村建设行动部署,支持脱贫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旅游路建设,打造新时代“五美乡村”,继续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实施落地,打造一批叫得响、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点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巩固乡村旅游扶贫成果。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驻延边州安图县万宝镇新兴村第一书记张军说:“我们将推动乡村旅游网络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基地,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人才支撑。”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北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崔雪琴说,希望能吸引更多周边群众参与到原村土布的产业链中,力争把原有的文化扶贫产业园打造成特色生态土布小镇,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到赞皇旅游、消费,从而带动区域乡村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组成员:赵腾泽 崔哲 李志刚 李鹏冲 陈潜 吴健芳 高慧 邝伟楠 何瀚章 周晨 刘玉萍 执笔:崔哲)

2021-03-01 赵腾泽 崔哲 李志刚 李鹏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文化和旅游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879.html 1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