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长白山西麓、辉发河上游,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是吉林省中部和东部核心区的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回眸“十三五”,梅河口市积极转变发展理念,把美丽风光变身美丽经济,坚持“产旅融合、城乡融合、主客融合和品牌融合”四大融合驱动,坚持在创建文明城、卫生城、生态城、园林城基础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名城联创”思路;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方向是行进的定位,接力“十四五”,梅河口市将聚焦民众期盼,再突破、再成就,开创崭新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
旅游产业跃升式发展 “十三五”绘就靓丽答卷
砥砺奋进谋发展,“十三五”期间梅河口旅游业实现完美收官。梅河口市旅游促进局局长李涛表示:“文旅产业是‘十三五’期间梅河口市各项经济事业取得较快发展的强大引擎,梅河口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新时代·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名城’‘新时代·中国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城市’,海龙湖景区被评为‘中国最美网红打卡地’。”
2020年,梅河口市旅游业迅速摆脱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12月末,梅河口市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4.95%;旅游总收入约50亿元,同比增长约24.64%,较2015年游客接待量增加约3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约34.5亿元。
宣传发动,引流拓客,全力促进旅游产业跃升式发展。5年来,梅河口市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宣传效应,创新开发梅河口发布、最梅城、梅河口市旅游服务中心等公众号以及“玩转梅河口”小程序等新媒体宣传途径,借助省内外优势媒体资源,搭建起“大宣传”产业格局。旅游官方抖音号“玩转梅河口”十个月粉丝量超35万人,位列2020年12月全国县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指数TOP10榜单第一名,稳居吉林省文旅政务抖音影响力月榜第一名。
梅河口市注重旅游品牌营销,5年来,开展了以海龙湖美食节为引领的啤酒节、东北地区首届幻光节、电音节、半程马拉松等颇具影响力的营销活动,不断为梅河口市引流拓客,拉动文旅消费。2020年“五一”“十一”和举办第三届啤酒节期间,梅河口市共计吸引游客304.8万人次,其中“五一”吸引游客123万人次,“十一”吸引游客101.6万人次,啤酒节吸引游客80.2万人次。
聚力“十四五”,激发旅游发展新活力,焕发旅游发展新魅力
把蓝图交给群众、把愿景交给市场。李涛说:“2021年,梅河口全市上下将以市场化思维,围绕‘一城引领 两翼齐飞 三带联动’空间发展战略,按照‘以点带线、以线扩面’的理念继续推动旅游项目建设,提高梅河口旅游城市核心吸引力。”
延续旅游发展动力,开好门,为“十四五”增添“底味”。2021年,梅河口市将让游客旅游消费实现从“吃开心”“住安心”“行省心”向“游爽心”“购放心”“娱欢心”的多形式旅游业态升级;激活乡村旅游潜力,继续推动乡镇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工程,根据资源及文化特色,发展乡村民宿,打造特色精品乡村旅游点;深度挖掘关东文化、抗联文化、辽金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不断提升优化“旅游+”和“+旅游”产业质量,加快打造湿地景观带、电商产业园、啤酒小镇等产业融合项目,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和财政贡献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十四五”擘画新蓝图,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推进梅河口市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及旅游经济属性,使旅游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亮点。李涛表示:“‘十四五’期间,梅河口市将以全域旅游为引领,构建城乡一体化全域旅游新格局。”
梅河口市将以构建以城市为核心、景区为抓手、乡镇为支撑的三层空间格局,打造以产品为统领、产业为重点、服务为保障的三维发展布局,推进文旅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文化和旅游供给环境,加强对文化和旅游精品项目开发引导、扶持力度,按照全域供给、立体供给、弹性供给理念,丰富全域旅游产品供给,形成文化和旅游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技术革命和内涵转化,搭建旅游信息平台,推进四大融合驱动,增强旅游发展新动能;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打造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使旅游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梅河口市经济社会增长新引擎,努力把梅河口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苏尚/文 梅河口市旅游促进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