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怦然
告别雪花飞舞的冬日,迎来草长莺飞的春天。立春一过,风便柔和。梅花借“吹面不寒杨柳风”之力,往四处散发请柬,盛邀人们游赏。我也接到邀请,赴一场梅之约。
一进入南京溧水傅家边梅园,一条笔直的大道不见尽头。“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分立两侧的梅树微微弓身,伸展臂膀,花已俏立枝头,吐出芳颜,绚烂无比,正倾出满腔热情,迎接八方游客。
梅树在冬天从未蛰伏,而是与凛冽的寒风搏斗,与飞舞的大雪交手,终于赶上春的早班车绽放。梅花如一群袅袅婷婷的少女,在漫长的日日夜夜里累积了万千情愫,只等待此刻淋漓尽致地表白。
我喜欢脱掉冬装的轻松,喜欢酥酥的暖,喜欢漫步在花丛间。那瘦骨嶙峋的枝丫旁逸斜出,曲折如虬。在皲裂皱褶处,不见片片绿叶,恰有点点梅影。花疏朗有致,有的含苞欲放,偶露一点色;有的半开半合,嫩黄花蕊被泛红的花瓣掩着;有的怒放不羁,即便瓣小细碎,却在每根枝条上盛开,如串串珠玉,自信满满。成千上万的花朵聚集在一起,那铺天盖地的气势一下子将我包裹住,直抵心窝,顿感通体蕴香。
密密匝匝地簇拥在枝头,固然让人沉醉,而沧桑遒劲的枝干上只有一两朵,更叫人称奇。在我眼里,这是古朴与现今的交汇,是无限落寞中突现的温馨,是枯木逢春后露出的柔情。这飘逸俊朗的风姿,若有若无的幽香,仿佛从唐诗宋词中流淌而来。
百余个品种的梅呈现出紫红、粉红、浅绿、淡黄、纯白等色,真可谓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其中,我独爱那白梅。黝黑的枝头突现朵朵洁白的小花,黑与白在此相遇,使白的更白,黑的愈深。这白恰似雪的化身,透出的是冰肌玉骨、超凡脱俗的丽人气质。“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轻嗅,暗香浮动,她才是真正的报春使者。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梅。抚摸饱经霜雪的树干,清秀别致,如江南男子,温情中露出铮铮铁骨的傲气、百折不挠的风骨。拾起几片随风飘落的花瓣,娇小玲珑,又如江南女子,温婉、淡雅、高洁。
沿着蜿蜒的小道,朝着山坡高处游走。站在山顶的凉亭下,春风微醺,花香醉人。凭栏而望,白茫茫一片,如烟似雪。“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漫山遍野都是梅的影子,红得像火,粉得如霞,白得似雪,层层叠叠,彼此映衬又竞相争艳,簇拥着、萌动着、激荡着,朦朦胧胧,亦真亦幻,真是十里香雪海啊!
“出门俱是看花人。”游人如织,穿梭在一丛丛灿烂的花树中。人们穿着钟爱的衣服,或留影、或拍摄,或轻嗅、或私语,或注目、或遐思。此时,最动人的不只是梅花,还有与梅花相映的人面、与梅花媲美的笑脸,洋溢的是放飞的心情和享受春光的兴致。
几十户人家掩映在花海中,白墙黛瓦马头墙,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小村整洁,水绕屋,楼傍水,房前屋后都是梅树。一方池塘边,梅花轻缀苍老的枝干,“疏影横斜水清浅”,梅花的倒影映入涟漪,时分时合,若隐若现,如同优雅娴静的村姑,欲语还休。歪斜柳树的枝条上始吐嫩芽,垂向水面,不知是与梅枝比身段,还是想捞起水中的一枝梅?
农家乐十分红火,红红的灯笼映在村民和游客的脸庞,灿烂的笑容如花般美丽。这热闹的场景,惹得一树梅高过院墙,引得一枝梅从镂空窗格中探出,装扮着小康之家。小山村四处弥漫着欢乐祥和,从中我感受到村民富起来的幸福感,更看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就美丽乡村的壮美画卷。
村口,盈盈湖水笼起轻烟,氤氲了连绵山峦。这山水看似默默无语,春的大幕却在回眸顾盼间徐徐拉开,涌动的春潮正孕育勃勃生机,不日将满目青翠。
“梅花香自苦寒来。”置身梅丛中,感悟梅花魂:梅之清香来自苦寒,幸福生活源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