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4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松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刚:

秉初心、凝使命,着力打造北方生态旅游名城,全力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吉林省松原市位于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素有“粮仓、林海、肉库、鱼乡”之美誉。习近平总书记在松原市查干湖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接力“十三五”,松原市秉初心、担使命,推进文旅资源整合、文旅产业融合、灵魂载体契合,生态旅游得到蓬勃发展、主要旅游指标连年递增;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跑好“十四五”,松原市将用担当为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描绘一幅绝美画卷。

落音“十三五”,以改革创新凝聚合力、激发活力

“诗与远方”牵手带来发展新机遇,回眸5年,松原市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融合发展,形成叠加新优势,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松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刚表示,“十三五”时期,“一心一核、两带三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成果初显,松原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2.87亿元,同比增长31.61%。

5年来,松原市不断擦亮生态旅游招牌,举办了19届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春捺钵、夏赏荷、秋观鸟、冬渔猎”品牌形象深入人心。随着查干湖景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以景区提质升级、生态小镇建设为代表的31个文化和旅游项目谋划落地,实现投资43.98亿元。

5年来,松原市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新突破。享有“天下第一团”美誉的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被评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铁血女真》等作品先后斩获“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松原市累计投入1.2亿元,构建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科技化、社会化。

5年来,松原市文物传承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共登录可移动文物19938件(套),不可移动文物657处,编制出台市本级《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填补了松原市文物保护政策空白。

定调“十四五”,“升温”旅游产业、“加温”旅游经济

站高望远找准新起点,踏响再谋新篇“脚步声”。李刚说:“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将更加扎实地培育好生态旅游这一主导产业,‘升温’旅游产业、‘加温’旅游经济,发挥第一优势,拉动全市服务业复苏,实现消费回补。”“十四五”期间,松原市将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抢抓机遇,谋划以贴近生活、贴近地域、贴近发展的文化和旅游项目76个;争创品牌,大力丰富赛事体验游、亲水游、乡村游、研学游、自驾游等产品供给,聚人气;多渠道赋予景点“文化灵魂”、包装“网红景点”,打造旅游新卖点,融合理论教育、乡风民俗、红色资源等,培育旅游新业态。

聚焦全域旅游,抓高质量产品供给。松原市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系统化、机制化、清单化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在查干湖5A创建成功基础上,提质增量全市A级景区,加强冰雪避暑、红色康养、民俗研学等新业态产品供给,谋划新增山地骑行、文化演艺、低空观光等体验性和互动性项目,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聚焦冰雪产业,抓扩大需求基数。松原市用好市域冰上运动场地,查干湖、松花江自然水域优势,坚定培育冰雪人口。围绕冬捕渔歌,着重在“老歌新唱”上下功夫,出新意、提品质、聚人气。以市场需求牵引产业供给,统筹市县,探索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路径,擎起“西冰”战略布局。

聚焦“一江两岸”,抓多领域融合发展。松原市以打造滨江康养带为契机,系统整合林地、心学、水域、民俗、非遗、生态等优质资源,通过推介宣传、招商引资方式谋划引进游船公司、打造江畔烟火秀、编排水幕表演、培植温泉基地等装点“一江两岸”、发展康养产业。

加快生态旅游发展,助力“双循环”格局,擘画新蓝图。李刚强调:“‘十四五’时期,松原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将围绕全市建设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目标,供给端、需求端双侧发力,挖掘文化强市潜力,积聚旅游业发展动力,释放‘西冰’重要节点活力,着力打造北方生态旅游名城,全力谱写文化和旅游质量发展新篇章。”

(苏尚/文 松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2021-02-04 松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刚: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357.html 1 秉初心、凝使命,着力打造北方生态旅游名城,全力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