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8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主题活动促进佛山文旅产业发展

(上接1月26日5版)

秋色承载着人们节庆的欢乐,而每年正月初五的“行通济”则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的希冀。佛山民间多以“行通济,无闭翳”来寓意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历经风雨沧桑,这座小小通济桥,如今已成为见证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民俗胜地。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行通济活动从桥上搬到了“线上”,手绘长图、实拍全景、民俗知识、防疫科普、集福抽奖、新年祝福、定制海报等融创产品让市民游客们倍增新鲜感,纷纷感言“找到了疫情防控时期‘行通济’的最佳打开方式。”短短两日,“温爱佛山·网上行通济”人数直线攀升,活动超130万人次参与,活动浏览量达211.4万次。“行通济”由传统的民俗祈福活动演变为佛山民俗文化的时代桥梁和强有力的公益品牌。

2019年11月,佛山举办以“岭南味,佛山品”为主题的首届文旅欢乐季,以八大主题,将12项大型节庆活动串珠成链。欢乐季深入挖掘五区的自然风景、文化古韵及风土人情,为旅游体验增添故事与温度,又通过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推动佛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展示佛山浓郁“岭南味”。

佛山的主题文化节庆活动不仅是以市区镇为单位,在古村落和特色乡村也是好戏连台。禅城区莲塘村的龙狮、龙舟竞演再现古村700年芳华,顺德逢简水乡民俗文化节呈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高明区朗锦村角仔节搭起民俗文化桥梁,多种多样的传统民俗活动成为传承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以“一村一品”的定位对古村落进行差异化的活化升级。

中秋“烧番塔”是极富南海本土特色的民俗活动,今年更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中秋》节目。当晚,于塔顶喷薄而出熊熊烈焰犹如火龙般由塔内直冲上天,四散的火星飘散在月圆的夜空中,85万人次于“云”直播共享盛况,也让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领略了佛山民间文化绚丽的风采。此外,松塘村三月三北帝诞庙会、孔子诞等节庆活动持续展现与传递传统风俗的文化温度,以新的姿态诠释古村落新生活方式,保持文化的地域性和延续性。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一片新天地。

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对佛山通过节庆活动活化古村落工作深度认可,他说:“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古村落的文化遗产把极富人情味的生活方式体现出来,它们对传统文化的承载,比博物馆、比书本记载来得更丰满,也更生动。”

以文化传承、旅游发展为目标,顺德区围绕龙母诞、关帝侯王出游、国庆民俗文化节等重点文化和旅游活动,打造顺德水乡民俗文化节品牌;高明区坚持以节兴旅,持续打造濑粉节、油菜花节等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节庆品牌,利用高明旅博会、绿博会等大型旅游推介平台,宣传高明旅游资源和精品路线;为打造珠三角、粤桂黔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三水区先后举办三水旅游文化周、白坭镇西江文创节、乐平镇“广府印象”文化嘉年华、北江腊味美食节等系列活动;禅城区发挥传统文化节庆的品牌效应,构建起“五大民俗节庆两周两赛一舞台”等“国字号”“民俗节”“综艺性”文体活动,每年举办文化活动多达1000多场,形成四季性、多层次的文商旅深度融合格局,连续3年举办中国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和陶艺设计周活动,仅在2019年旅博会期间,禅城区接待游客达121.65万人次。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佛山充分发挥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中的独特作用,持续以民俗品牌活动和多彩文化形态树立城市新形象,底蕴深厚的“佛山故事”和包容创新的新城市精神融入了文旅之城的建设,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

文旅体融合 倡导健康生活

为强化旅游产业辐射能力,聚焦主题活动多元价值,佛山以文化资源与体育公益赛事融合,打造旅游发展新平台,助力全民健身新风尚,以美好生活为出发点,提升城市温度。

日行一善,始于足下。佛山50公里徒步活动自2015年创办,为广东十大省内品牌赛事活动之一,已被列入《广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是佛山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每年的徒步活动不仅是一场城市运动嘉年华,更是一次“为爱行走”的全民慈善之旅,以“健康+公益”元素为核心,传递向善的城市力量,使“佛山50公里徒步”成为汇聚社会正能量的海洋。

2020年,佛山50公里徒步活动继续出发,以“线上打卡”和“线下徒步”相结合的创新形态延续50公里的“全民狂欢”,并依据各区的文化风俗、特色美食等设置5条徒步线路,串联各个文化和旅游景点,突出五大区的文化特色,打破徒步活动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市民打造高品质文化体育旅游新体验。市民游客通过“步数捐献”、步数“众筹”成为社会募捐的主力军,用行走的力量,展示佛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念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面貌。据统计,2020年佛山50公里徒步活动参加人数超100万人,总活动步数737亿步,相当于4427.3公里。50公里徒步活动年复一年,持续增长的步数展现了佛山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蓬勃向上精神,记录了城市持续前进的脚步。

2021年新年伊始,一声哨响从西樵山传来, 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广东主会场)暨广东名山(西樵山)登山活动拉开了序幕,3位“世界冠军”曾国强、罗玉通、梁婉霞带领登山群众向西樵山山顶进发。登山大赛线路全程约10公里,覆盖了西樵山各大著名景点,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燕岩、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今年是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广东主会场)暨广东名山(西樵山)登山活动在西樵山举办的第6个年头,经过多年传承和发展,‘西樵山元旦登高’已成为佛山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知名的体育旅游品牌活动。”

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出发,佛山以体育主题活动创新文化和旅游空间和场景设置,以人们健康体验之上的精神向往赋予文化和旅游新内涵,以塑造城市精神符号引领文旅融合业态。

2019年定向世界杯决赛(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首次走进中国,来到佛山南海,37个国家和地区的262人参加;2019(第二届)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首站在高明区举行,吸引了200多名骑游爱好者和30多支专业队伍参加;2019年国际篮球世界杯(佛山赛区)举行,203万人到访佛山,境外游客超22万人次,观众约8.4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6亿多元。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指出:“‘体育+旅游’已经成为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新风向,体育主题活动已成为凝聚社会关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佛山以健康出游的理念,不断丰富主题活动的内涵,大健康旅行的发展新格局,满足了人们在现代生活中的精神需求。”

主题活动构建了新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模式,为佛山城市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佛山主题活动大热的背后,折射出佛山近年来以文化强市、以文化和旅游活市的卓著成效。在推动文化和旅游多路径融合的路上,通过主题活动整合提炼城市形象符号,越来越多的佛山名片正被擦亮。

(张俊 张宝桁)

2021-01-2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200.html 1 主题活动促进佛山文旅产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