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的民宿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从零收入的谷底到被周边游带火后的销售高峰,民宿业加速进入洗牌期。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民宿业带来的重创很难被抚平,但没有离场的民宿经营者也变得更加成熟、理性,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下,这个行业正朝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我们用5个关键词来回顾2020年的民宿行业。
□ 本报记者 王玮
1.迎难而上
从客房预订率100%到暂停营业,2020年春节假期前夕那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民宿经营者损失惨重。开业时间尚未确定,但房租、人工等硬性成本仍需支付,甚至还有还贷的压力在等着他们,不少民宿经营者坦言,他们当时经历着从未有过的焦虑。然而,即便是这样,很多人依然没有轻言放弃,并纷纷开启了“自救”模式,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买卖挪到了线上,一部分民宿经营者变成了农产品批发商,让客人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足不出户也能吃到新鲜果蔬。这样一来不仅民宿有了收入来源,也解决了当地村民农产品销路因疫情受阻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民宿经营者琢磨起了民宿房券优惠促销预售活动。总之,盘活现金流是民宿经营者首要去解决的困难。有意思的是,在民宿暂时歇业的那段时间,有一批民宿经营者集中活跃在各平台的直播间,分享民宿所在地的风俗趣闻、周边玩乐线路,勾起“足不出户”的消费者的兴趣,开发潜在客源。
不仅如此,很多民宿经营者还把业务停摆那段空闲时间当成了修炼内功的时机,认真思考如何开发更好的产品吸引客人,或者带领团队开展企业客户关怀工作等。在给员工安排了内容丰富的线上培训课程的同时,经营者还对民宿房间进行重新布置,从景观的布置到灯光的调和,细细打磨每一个细节。还有一部分颇有责任感的民宿经营者自发来到了社区防控一线当志愿者,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政府助力
民宿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建设息息相关,一直以来,民宿行业的成长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重点村民宿项目建设。2020年,全国不少地区为推动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拿出了“真金白银”的奖励措施。如,重庆市南川区对于新建改建民宿最高奖补100万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出台支持民宿发展的八条措施,包括:设立专项基金、就业奖补扶持、项目补助支持、金融信贷支持等。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则开展政策性“民宿气象保险”试点工作,制定全国首个民宿气象防御标准,推出首个专业险种,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提升民宿防灾能力。
除了资金扶持外,为推出一批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乡愁的精品民宿,江西等地还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宿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该省发展民宿业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除此之外,海南、浙江、河北、湖北、新疆、黑龙江、广东等地纷纷开展了提升民宿业者业务能力的培训活动,助力民宿发展。2020年12月,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主办,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承办的“阿尔山乡村民宿和文创人才帮扶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举办,业界知名专家对阿尔山民宿经营者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
3.严格规范
从零星发展到星火燎原,民宿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为保证民宿发展健康可持续,规范管理必不可少。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9),为民宿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2020年,各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制约民宿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手抓促进发展、一手抓规范管理,积极推动民宿行业健康发展。
乡村民宿方面,2020年6月24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乡村振兴民宿服务规范》。该标准在体现南粤地域、岭南文化和乡村乡土风貌特色的同时,凸显了农旅融合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此外,继《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2020年11月,“广东省旅游民宿管理系统”正式启用,“广东旅游民宿”品牌标识也正式对外发布。未来通过“广东省旅游民宿管理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便可及时摸清广东民宿行业的“家底”,全面系统地掌握民宿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并加以管理、引导。同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广西旅游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办法》明确了民宿日常监管的各项条款。此外,《云浮市民宿管理暂行办法》《惠州市民宿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兴义市民宿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等也在2020年相继发布。
城市民宿方面,2020年年底,被称为“最严监管”的北京市《关于规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正式印发,《通知》明确规定,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禁止经营短租房。《通知》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4.把握市场
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造成的长时间业务停摆对民宿经营者的打击是致命的。一波“退圈潮”后,留下的大部分人,都因把握住了变化中的市场机遇而“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周边游悄然站上了2020年旅游市场的中心位置,这也给民宿经营者一个难得的“回血”机会。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细节工作的同时,改造设施、升级产品、推出各类特色活动、将民宿产品和旅游产品用更优惠的价格进行捆绑销售、联手相关主题俱乐部和旅行社一起营销……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周边游市场份额,民宿经营者想了很多方法,在这过程中,他们也找来了更多的帮手,比如,花筑民宿就在本地流量充裕、年轻用户聚集、周边游玩法新颖的小红书上做内容运营,将民宿特色产品与客人的入住体验通过小红书平台精准、有效地传递给潜在用户。民宿预订平台也纷纷加入了这场争夺战。“涉及2万多个民宿间夜量,每间夜补贴200元”的途家“周末随心住”也在2020年暑期上线了。而在这波促销操作中,也让2019年才出现的“交年费便可无限次住民宿”的民宿卡浮出来水面,关于这个预约制的年卡消费模式引发的一连串问题的探讨也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年底。
当然,在民宿市场逐渐回暖,甚至在节假日很多城市的乡村民宿出现一房难求的供应短缺后,“一套院子一晚1.5万元,城郊民宿价格虚高吗?”的讨论广受关注。长期来看,消费者不会只为住宿功能付高价,民宿还需增加附加值。
5.扎根乡村
2020年,用“小”民宿撬动“大”旅游的故事依然在继续。2020年7月,浙江首批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名单出炉。这些改革试点在今后将会充分发挥民宿(农家乐)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富民增收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浙江样本。不仅如此,一些民宿平台企业也于2020年加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工作中来。比如,爱彼迎在2020年暑期旅游市场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之时,联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乡村游和城市周边游为抓手,宣传当地精品乡村民宿和民宿旅游线路。途家则通过直播的方式为河南乡村民宿“代言”。2020年10月23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布与美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美团将发挥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助力湖北打造精品乡村旅游产品和精品乡村民宿。
一直以来,民宿让“城里人”对乡居生活有了更多遐想,也成为乡村文化的传递者和乡村旅游的推动者,而乡村则回赠民宿源源不断的灵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场疫情,也让民宿业者意识到,面对危机,民宿的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要与乡村共生共荣。不少民宿业者认为,乡村民宿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在所在村形成一条产业链。只有联合起来,抱团取暖,形成规模,才能越来越好。于是不少民宿业者这一年从讲好一个院子的故事,发展到讲好一个村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