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2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雕在冰上的美丽

1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冰雪大世界局部(供图<新华社 王建威)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供图<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景区)

文<秦延安

当冰雪让天地万物归于沉寂时,黑龙江哈尔滨市却开启了一年中最美丽最热闹的旅程。伴随着冰雪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冰城哈尔滨。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去冰雪大世界领略冰上的神奇。

哈尔滨冰雕最早起源于松花江两岸,渔民们冬天将河中的冰块雕刻成碗、盆等用以盛放物品,或者是雕刻成简单的动物哄孩子们玩。日久天长,这些冰雕内容和样式日益丰富,逐渐演绎成今日的冰雕艺术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哈尔滨市发展冰雪旅游、向世人展示冰城哈尔滨独特魅力的大型冰雕艺术精品工程。自开放以来,游客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冰雕旅游景区,也是冬日赴哈尔滨旅游必看的景点之一。

出酒店时,还不到下午4点钟,哈尔滨的夜幕已徐徐拉开。虽然光线暗淡,但更适宜观赏冰雕。

我见过江南的木雕、砖雕,观赏过西北的石雕、泥雕,但当我看到那些晶莹剔透的冰雕时,心情仍如少女般热烈蓬勃。远远地便看到壮阔的冰雪大世界大门,若非亲眼所见,我简直难以相信这是用冰雕成的。直到进入景区,我更开了眼界。

那些高大的牌楼、雄伟的城墙、层叠的塔楼、个性突出的殿宇以及乡野村舍,都是用冰雕塑的。在彩灯装饰下,那些大气磅礴的冰雕建筑简直和现实中的一样高大壮观,气势恢宏。最让我惊叹的还是那蜿蜒的长城——晶莹雪白的城墙如一条透亮的冰龙,盘旋在一座小山上,逶迤纵横,灯光点缀下,这冰长城变得更加巍峨挺拔、绚丽多彩。当然,这冰长城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去攀爬。为防止打滑,那冰面上还特意采取了防滑措施,让人行走在上面就如同走在真正的长城上一样。

虽然冰天雪地,寒冷至极,但我却不觉得冷,心里全是激动和澎湃,也许这就是艺术的感染,精神的鼓舞。除了我们熟识的天安门、天坛、颐和园等中国标志性景观之外,还有仿欧洲君士坦丁凯旋门设计的14米高的“和平门”,仿冰岛大教堂样式建造的直径达84米,高46米,占地面积达5600平方米的“冰塔”。不管是翘角飞檐、重檐殿阁的中式建筑,还是尖顶、圆形的西方建筑,都镂玉裁冰,被雕塑得出神入化,精美绝伦。能以冰为料,以水为黏合剂,将建筑与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在寒冷中领略到别样的美,我不得不佩服这些雕塑家的伟大。

除了巨大的建筑之外,还有各种造型逼真、活泼可爱的动物。有准备跳跃的长耳朵兔子,有卷着鼻子汲水的大象,有躺在地上吃竹子的大熊猫,还有张着血盆大口咆哮的东北虎,那细若发丝晶莹雪白的胡子如钢针般竖着,惟妙惟肖……在彩灯的照射下,这些动物亦动亦静,栩栩如生。不远处,还有宫灯、龙灯、莲花灯等各种各样的冰灯,一个个冰清玉润,巧夺天工,看得人眼花缭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这些冰坚硬程度一点不亚于砖石,怎么就能雕塑得如此出神入化呢?看着我疑惑的样子,从事雕塑的朋友介绍道,冰雕塑与其他材质的雕塑一样,也讲究工具使用、表面处理、刀痕刻迹。由于冰无色、透明,易化,立体感较差,所以雕刻起来比其他材质难度更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造型时采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强调体面关系,突出形体特征,或者采取两面雕刻方式,线条互交,雕痕纵横交错。这样,在光线反射的作用下,尤显玲珑剔透,从而取得远观、近看俱佳的效果。因为材质的特殊,这些冰雕观赏期一般是到第二年的3月便结束,直到下一个冬季来临,雕塑家们再次取冰重雕,所以,每一年景区内容都有所变化。

看着冰雪大世界的游人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想,正是因为有了雕塑家的独具匠心,有了他们年复一年的雕刻,才使得这些冰冷无奇的坚冰在寒冷的冬日绽放出耀眼的色彩,吸引着天南海北的人来此观赏。

以冰饰城,让平淡的生活出彩,不仅表现出哈尔滨人对这座城的挚爱,也凸显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tips

推荐游玩: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西区冰雪大世界园区

景区亮点:极速大滑梯、梦想大舞台、冰城之心、叶卡捷琳堡、玫瑰花海、国际冰雕赛事

最佳旅游时间:每年12月至次年3月

2021-01-12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820.html 1 雕在冰上的美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