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7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三下乡”要“走实走心”“常下常新”

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送理论、送文明、送服务、送人才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文化科技卫生知识送到农民心中

□ 胡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新时代“三农”工作,近日,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通知,对2021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进行安排部署。

“三下乡”活动开展25年来,内容日益丰富,渠道持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是一项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助力脱贫攻坚的跨世纪民心工程,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精诚团结、同心戮力,“三下乡”活动要充分发挥好暖民心聚民智汇民力的作用,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新生活新奋斗的昂扬风貌。

“三下乡”要走实走心。开展“三下乡”活动是为了帮助群众、服务群众,所以“三下乡”一定要倾听群众需求、满足群众需要,了解群众的期盼点、需求点在哪。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送理论、送文明、送服务、送人才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文化科技卫生知识送到农民心中,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要立足于服务乡村振兴的定位,找准“三下乡”与“三农”的紧密结合点,把“三下乡”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起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和健康促进行动,面向农民经常性开展知识技能培训,让“三下乡”发活动挥更大实效、汇聚更大力量。

“三下乡”要常下常新。“三下乡”走过25年的漫长历程,每一年都要来到群众身边,每一年都应当带给群众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所谓常下常新,就是要不断在形式、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为“三下乡”不断注入新活力、赋予新内涵。一方面,文化科技卫生事业每一年都在进步,涌现出大量的新知识、新作品、新技术,需要把这些全新的内容及时送到群众身边;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广泛应用,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样也要让群众在“三下乡”中感受到这些新的变化与进步。“三下乡”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源于不断创新所带来的生命力。

要把“三下乡”这篇民生“大文章”写得更加精彩、更富成效,就要坚持走心走实、常下常新,在乡村振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广大群众走好小康路、富裕路培厚更丰沃的精神土壤。

2021-01-07 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送理论、送文明、送服务、送人才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文化科技卫生知识送到农民心中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733.html 1 “三下乡”要“走实走心”“常下常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