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5日
第13版:旅游报13版

贵州

2020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提高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齐心“战疫”,多举措助力文旅市场强力复苏,全域旅游发展、文旅扶贫工程、智慧旅游建设、特色品牌打造、艺术创作等成果丰硕,满意旅游行动成效显著,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多彩贵州日渐成为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

2021年1月1日,由多家媒体联合推选的“2020年贵州文化和旅游十大亮点”揭晓,具体如下:

文化和旅游工作在全省 社会经济发展中位置更突出

2020年12月9日,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明确:“十四五”时期,将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和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旅游产业化将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着力建设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

文化旅游帮扶任务全面完成

高质量完成了贵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两县”“两乡”“两村”帮扶任务。完成全省84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192家非遗扶贫工坊发展。2016年以来旅游产业累计助推1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雷山县、丹寨万达小镇、水城县海坪村等10个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

全行业齐心“战疫” 文旅市场恢复强劲

出台《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与携程集团共同举办全球文化旅游业复苏大会。调剂8000万元资金扶持困难文旅企业,扶持1246家文旅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筹资发放文化和旅游优惠券促进消费。省领导带队赴杭州、广州、成都等20余个城市开展“避暑季”“秋冬季”主题旅游推介和招商活动。全年旅游市场主体不减反增,没有出现下岗潮,无从业人员感染新冠肺炎。接待好湖北等地入黔游客,确保在贵州旅游安全安心。

智慧旅游全面升级

自2020年5月19日推出“一码游贵州”智慧旅游平台以来,总访问量已突破1亿人次,累计用户超1000万人,入驻商户2.7万多家,获省政府网站创新发展优秀案例、省直机关目标绩效考核创新项目一等奖、全省数字民生示范项目。有力助推全域智慧旅游平台管理端和企业端建设,实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票务数据接入全覆盖,4A级以上景区实现智慧化管理。

文旅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全年累计发布文化和旅游招商引资项目2991个,签约项目913个,开工项目1026个,投产项目836个。纳入调度的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和“1+5个100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突破350亿元。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大招商累计签约项目733个,到位资金约497亿元,其中央企招商共签约文化和旅游项目27个,累计合同投资额1183.89亿元。

文化和旅游活动精彩纷呈

2020年9月21日,以“旅游新使命 健康新生活”为主题举办第十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此次会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效果明显。组织开展7场“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和“贵人黔行”主题活动。推出十大研学基地、十大康养度假旅游基地、十条长征旅游徒步线路、十条夜间文旅消费集聚街区、十大民族特色美食、十大网红旅游打卡点、十大特色民宿、20家长征路上好民宿和100个游客最喜欢的特色旅游商品。宣传推介贵州十大主题100条精品旅游线路、1800条贵州安心跟团游产品和200多条贵州自由行产品。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优秀组织奖和2020年国际山地联盟“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奖”。

旅游品牌打造实现新突破

赤水丹霞旅游区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六盘水市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乌当区、百里杜鹃管理区、雷山县和荔波县创建成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贵阳市、遵义市创建成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铜仁市荣获“中国最美生态康养旅游名城”,“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获得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西江苗寨通过5A质量景观评审,百里杜鹃管理区、万山区被列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26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列全国并列第2位,贵州省旅游商品荣获2020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和202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共5金9银13铜。

艺术创作精品频出

2020年,全省艺术创作数量大精品多。聚焦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创作艺术作品1万余个,《腊梅迎香》《村里那些事》《锦绣女儿》《出山!》入选中宣部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雄关漫道》等6部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天渠》入选2020年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夫妻观灯》入选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

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质进展

77个县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保护规划、文物保护传承、文旅融合、法规建设有序推进。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民族博物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创建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仡佬族民歌等18项19处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永久落户万达小镇。

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建成贵州省图书馆新馆,毕节市七星关区图书馆等5个单位获得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完成3个民族自治州1909个村文化设备配置,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651座,制订颁布了《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贵州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筹建的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通过专家评审。

2021-01-0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561.html 1 贵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