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文商旅融合的“番禺模式”

长隆熊猫酒店花车巡游 长隆集团供图

莲花山旅游区 黄国宏/摄

(上接12月29日4版)

智慧聚童心 文创产品的趣味

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亦是如此,创意是文化和旅游的核心。番禺的文化和旅游景区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文创产品信手拈来但又独具匠心。

在沙湾古镇,“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古镇内现存以留耕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60多座,还有大量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古旧建筑。作为广东省“民间雕塑之乡”,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这些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及建筑艺术是沙湾古镇别具一格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的主要特色与重要源泉。

近期到沙湾古镇的游人尤其是小朋友,无论寒暑几乎人手一份以“铜钱砖雕窗花”为原型的文创冰品雪糕。“铜钱砖雕窗花”冰品雪糕的创意就来自留耕堂内月台旁边的砖雕窗花。在这一片花纹繁复的菱形窗花中,一个“铜钱”图样的砖雕深藏于此,游客找到这个“铜钱”即寓意着找到了福气。于是,设计者便以此为由将它做成窗花雪糕,中间的位置嵌上铜钱花样。游客拿着雪糕一边吃一边在古镇游览,四处寻找铜钱元素:地砖上的铜钱,窨井盖上的铜钱,两边的古建筑也是铜钱窗框……游园更显生趣。吃这个雪糕也就是把铜钱吃到肚子里,寓意财源滚滚、福气满满,成为游客打卡热销品。此外,雪糕的配件设计也精巧十足,外包装可以作为明信片,雪糕棍可以做成书签,小小雪糕作出了多样文章。

始建于清朝末年的宝墨园,1995年重建后作为旅游景区对外开放,首期项目中引人注目的除了巨幅瓷塑壁画《清明上河图》,巨幅砖雕《吐艳和鸣壁》,还有让游客雀跃参与的锦鲤喂养。宝墨园的水景可谓一绝,荔景湖、清平湖、宝墨湖贯通合抱,水清如镜,涓流不息,另有30多座石桥横跨旖旎河湖之上。若驾画舫轻舟,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岛之中。湖面上,青水澜澜;湖周围,绿柳侵烟;锦鲤千千红浪涌,杨柳依依惹人怜。

在蜿蜒的水道中,园区从开园时便投放了数万条锦鲤,这在当时的全国园林景区当属大手笔的创新之举,游客游园时可买一小袋鱼饲料投喂,与欢快的锦鲤嬉戏互动。此后,宝墨园更以此特点开发了“开运锦鲤”冰雪糕文创产品,让孩子们边喂边品“锦鲤”,乐趣十足,大快朵颐。除此之外,余荫山房新创的以景区主要建筑景观、文化内涵和特色对联为内容的扇子、冰箱贴、纪念币、灰塑,沙湾古镇的鱼灯、泥塑雕等文创产品,也成为游客的必带旅游手信。

说起番禺的文创大户,非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莫属。在主题乐园的商店内,琳琅满目的文创品在货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玩偶、衣服、水杯、玩具等日用品无一不带着长隆野生动物文化的色彩。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以动物文化为基点,将文创产品延伸至生活中,将游玩长隆的记忆通过文创的方式深刻印记在游客心上。

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文创产品远不止于此,而是融入景区的各个角落,为游客营造别开生面的游玩氛围。在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内,以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赫赫有名的熊猫三胞胎原型作为主题元素打造的长隆熊猫酒店,外观还原卡通片中童话王国的风格,整体建筑生机勃发。酒店内的设计以卡通角色为元素,主题房间的床品、衣柜、洗漱用品等均与动物卡通元素相结合。酒店公共区域还设置了茶壶火车、卡通人物雕塑拍照区等互动体验装置。其中,动物展区是酒店的点睛之笔,漫步秘密园林,近距离观赏盘羊、小龙马、节尾狐猴、鹦鹉、孔雀等多种珍禽异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即使是在餐厅内用餐,也能有动物陪伴用餐,更有贴心打造的“熊猫奇幻”亲子剧场,无处不在的动物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增添游乐感,让游客从不同角度感受长隆野生动物文化。

情怀与大爱 旅游人的功德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人都足不出户,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人们才小心翼翼地出门,文旅市场也是缓缓复苏。然而,在番禺的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海鸥岛,客流恢复则要快得多。一天有数千辆车进入,一辆车便是一个家庭。人们在宽阔的江堤上散步,骑自行车、放风筝、露营,在田间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在农家乐品尝鲜美的海鲜,沿海滩涂上的红树林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

海鸥岛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部,地处珠江入海口,东临狮子洋,原为一个农业渔岛,交通不便。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造,如今这里一改旧貌,滨海、乡村旅游资源被相继挖掘,生动再现了珠三角地区“芭蕉河汊鱼虾,小桥流水人家”的古老大沙田风貌。2015年,番发集团进驻,投资7000多万元,立项31个,当年就完成了20多项,其间铺就了10多公里的海望路,先后建起了4个旅游驿站,修建了北停车场和多个公共洗手间,完善了岛内灯光照明系统,配套了游客服务中心,修建了渔人码头公园,番禺区还开通了进入岛内的公交线路,至此,一个落后的乡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休闲好去处。启动旅游建设至今5年时间,游客量逐年递增,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保优势,每到节假日,每天游客都有上万人,据莲乡海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志华透露,2020年十一期间,人气最旺时,一天约有2万辆车进入,场面蔚为壮观。

何志华介绍,海鸥岛一直都是开放的公园式景区,只要在可控范围,游客均可进入或经过。在一系列的整治建设下,海鸥岛实现了干净整洁、绿化美化、无乱搭建的美丽田园,村民的文明意识越来越高,市民游客的游玩热情也越来越高。

在番禺的土地上,无论是企业还是旅游人,他们对文化的自信愈发强烈,对旅游的情怀愈发深厚,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作为推广大使,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婉珊走到哪里都会把全域创建挂在嘴边,她到学校里为同学们讲课,讲的都是旅游题、全域经,古镇所策划的主题活动也多为全域旅游的主题。

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王秀甜,她经营的沙湾志秀(奶牛皇后)甜品店门前又挂上了番禺区工会职工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的牌子。王秀甜表示,“这是一份光荣,也是一份使命和责任。我将以此为契机,帮好一帮人,做好一杯水牛奶,传扬一门传统技艺,办好一个职工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在莲花山旅游区,采石文化、海丝文化和鹭鸟文化是其三大核心看点。在《广东新语》地语篇中,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大均将莲花山称为“牂牁大洋之捍门,南越封疆之华表”。自古以来,从伶仃洋进入狮子洋的航船,皆以莲花山伫立的莲花塔为进入省会广州的标志,是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之一。坐落在第二峰的莲花城也为莲花山的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莲花城建于明末清初的“海禁”期,曾是清代的海防要塞,同时也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见证。如今走进莲花城,墩台、兵房等已经随着历史淹没,380年前的老城墙仍伫立在此。为了活化和传扬文化,莲花山旅游区在莲花城内设置了历史解说牌和一系列物品的展示,在节庆期间还曾有体验互动环节,将历史文化场景化,让人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居安思危,珍惜今天。目前,广州将莲花山列为海防基地,通过海防历史遗迹保护和展示发掘历史文化。

莲花山的采石文化更是悠远深长,西汉初期南粤先民便在此开采矿石,在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的连接点开始了莲花山的采石文化,是时代发展一个重要的临界点。莲花山旅游区工会主席张发俊表示,采石场是游客的主要参观点,打响了莲花山的名号,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随着景区自然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莲花山生态环境愈加改善,草木繁茂,山清水秀,吸引了大量鹭鸟前来过冬,多年来已形成了鹭鸟保护区。天蒙蒙亮时,身披白羽的鹭鸟便会外出觅食,每到傍晚,一行行白鹭从远方归巢,场面蔚为壮观。据统计,莲花山有上万只鹭鸟停留。2020年10月—12月,莲花山举办首届鹭鸟文化节。

有专家指出,旅游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幸福导向、健康导向、文明导向产业,旅游对增进社会福祉和提高人民幸福感有不可替代的带动性、推动性。

番禺文商旅融合用执着、勤奋、智慧、情怀走出了一条厚积薄发的发展之路。

(张俊 张宝桁)

2020-12-3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419.html 1 文商旅融合的“番禺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