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2020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出炉

为激发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装备业创新活力,鼓励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自主研发,促进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装备品牌建设,以文化和旅游和科技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征集活动,面向全省征集一批具有技术创新性和行业引领性的优秀案例。日前,立足行业需求,紧贴文化和旅游应用场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赋能的23个全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出炉,包含公共文化服务装备、演艺与摄录装备、信息技术与数字装备、旅游基础设施装备、旅游户外装备五大类。这些项目不仅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创新性,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领先,具备可复制性和推广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应用示范效应。

苏州第二图书馆自动化立体书库 苏州图书馆

该项目主体包含后端的自动化立体书库、前端的读者服务系统及连接前后端的输送线系统和物流系统,在国内首次将ASRS C自动存取系统应用于图书馆领域,并取得5项软件著作权。作为“苏州市总分馆体系建设和运营”的文献保存、共享、调配和数据管理中心,解决了图书馆长期存在的文献存储空间不足、找书难、检索难、盘点难等问题,将图书馆下架、保障和新增图书等集中保存调配,既能降低总分馆体系建设成本,还能缩短借还书时间,提高各总分馆间协同效率,有利于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延伸。自2019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储存223万册图书,其中激活了217万册图书,为网上借阅系统服务了4.4万位读者。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荐)

大报恩寺遗址景区文旅装备创新应用 南京大明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该项目依托景区文化底蕴,主要分为VR大空间体验“坛宫密玺”与VR沉浸式数字影片“九重阙-凤鸣塔”。大空间体验采用了业界领先的大空间定位技术,以大报恩寺地宫探索作为背景,将景区重要的国宝文物——琉璃拱门相关的元素应用其中,同时设置了地震平台、风、热等装置,带给参观者沉浸式的感受;VR沉浸式数字影片则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题,以青少年成长为主线,让参观者在视听体验中收获心灵感悟。该项目于2019年10月1日开放运营,截至2020年7月30日,已接待体验游客超过10万人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

智能消费级四旋翼无人机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该项目兼顾航拍、手持稳定拍摄、自寻影AI拍摄多个场景,解决用户视频拍摄防抖、普通航拍、自动跟踪自拍的拍摄需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目标跟踪、自动构图、场景优化等功能,通过客户端,可一键编辑分享短片。应用插拔机臂,在降低体积的同时保证了折叠后系统主体造型的完整性;添加补光灯,在夜间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仍可正常拍摄;整机重量小于900克,使用便携;结合视觉算法,提高无人机导航精度;在业内首家做到可在暴雨中飞行和水面起降。2020年,该产品已实现工程化量产,获得多项创新大奖,并多次参与公共安全工作,成为有力助手。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荐)

5G飞跃视界 江苏赋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该项目由360°沉浸式VR影片和多自由度并联结构运动平台组成,基于“飞跃视界”概念还可组成“5G+VR+气味”模拟版、“环模+气味”模拟版、“球幕+气味”模拟版等多种形态,观众可随影视内容感受到撞击、振动、升降、倾斜等同步特效,相较于其他类型影院,具有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娱乐性强等特点。在创新应用方面,项目尝试打造VR教育示范基地,目前已落地苏州阳澄湖高速服务区,日体验人数单台设备可超2000人次,并通过开发游戏内容实现二次营销。下一步还将重点拓展文化和旅游,与景区达成投放合作,构建景区娱乐体验新去处。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荐)

蓝鲸号5G+无人驾驶旅游观光车 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项目应用了系统架构、整车线控、无人驾驶、智能交互、远程驾驶、云控平台六大技术,针对厂区、景区等客户通勤及观光需求,实现封闭/半封闭场景下深度无人驾驶,具备路径跟踪、智能避障、自动返场、自动泊车、智能交互、车路协同等功能,于2019年3月成功研发。具有深度无人化设计、360°全景交互、安全可靠、多端互联互通等核心优势,售价仅为同型竞品的1/3,已在杭州人工智能小镇5G创新园、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景区等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10项,预计未来3年该产品销售额达2亿元,产生税收400万元。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

2020-12-2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248.html 1 2020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出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