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文旅志愿服务:惠民生 暖人心 树新风

□ 本报采访组

12月5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的2020年国际志愿者日“文明旅游·安全出行”宣传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举办。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向市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文明旅游小知识,进一步提升“全福游 有全福”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当天是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近年来,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壮大,文旅志愿服务也日益多元化、常态化。

弘扬志愿精神

从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到社区、乡村,从引导文明旅游到开展艺术教育,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多点开花,助力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毅然冲在抗疫一线。12月5日,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现场,武汉文旅志愿者、导游袁智介绍,面对疫情,武汉文旅志愿者迅速集结、挺身而出。当时不少导游在境外带团,大家想方设法第一时间从世界各地筹集防疫物资送到武汉各定点医院。

因疫情闭馆期间,江苏南京六朝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工作并没有停摆。该馆开展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博物馆公益线上直播,志愿者围绕历史、地名、石刻、美食、诗词等主题展示分享。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六朝博物馆今年已开展各类公益教育活动超70场。

文旅行业复工复产以来,志愿者在景区景点协助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为行业有序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武汉市推出了“感恩有您 邀游江城”活动,面对持续增长的客流,武汉旅游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穿上“红马甲”,走进景区为游客提供服务。参与志愿服务的国家金牌导游张玲说,虽然假日期间大家满负荷工作,却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想为武汉、为文旅行业早日复苏贡献一点力量。

各地在推进文旅志愿服务多元化、常态化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效。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教育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胡娟介绍,近年来,学院分团委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发扬志愿者精神,参与各类公益项目,比如,配合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连续两年开展旅游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唐山文旅集团工会主席宋建军介绍,集团全面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目前,集团旗下景区、博物馆、酒店等各区域设置了志愿者服务站(点)15个,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印发的《2020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以全国尚未脱贫摘帽的52个贫困县(现已全部“摘帽”,编者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重点服务区域,开展贴合实际、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扶贫扶智、凝心聚力的有效作用。方案提出了组织实施“春雨工程”“阳光工程”两项主要任务。

其中,“春雨工程”聚焦边疆民族地区、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作为“春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旅游部今年8月会同中央文明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两个月里,专列驶过52个贫困县,非遗手艺人、文化学者、业界专家等纷纷化身志愿者,以现场体验等方式,推介贫困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展示贫困地区风土人情,取得了良好效果。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春雨工程”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文化素质、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在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上,广东省中山市“山与海的对唱——乌蒙山的文化慕课”获得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一等奖。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萧亦充介绍,2019年,中山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总队创新提出“数字文化精准扶贫”理念,面向对口扶贫地区云南昭通推出“山与海的对唱——乌蒙山的文化慕课”,为当地乡亲提供数字文化资源共享、文化慕课直播、文旅风物推介等服务,取得良好反响。

加强队伍建设

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与时俱进,各地不断加强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同时,通过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和促进机制,不断增强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日前共同发起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信易游”活动,为全省守信志愿者旅游出行提供专属优惠和便利服务。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广大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在新时代积极主动作为,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2016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部门拿出专门经费对全区4A级以上景区进行补助,推动建设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驿站、服务岗,指导每家景区建立40人左右的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队;同时,指导各市成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进景区、进饭店、进旅行社“三进”活动,表彰、选树一批文明旅游先进单位和个人,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打造宁夏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内蒙古博物院志愿者工作负责人红格尔介绍,为保证志愿服务有序开展,博物院制订了志愿者服务工作章程、志愿者评优细则等,并专门为志愿者制作了胸卡、工作证和志愿服务手册。同时,采取课堂授课、示范讲解、展厅实践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2019年9月,河北宣化博物馆与财神庙街小学携手创建了“小小志愿讲解员”训练营,从该校择优招募了30名小讲解员,并集中开展全面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这些小讲解员上岗后,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各类特色讲解活动20余次,有力弘扬了古城宣化厚重的历史和红色文化。

一个个真诚的笑容,一声声热情的问候,一次次有效的帮扶,一颗颗滚烫的心……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温暖着人们的旅途,给需要帮助的人及时送上关爱,成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一股暖流。

(采访组成员:王菀 高越 白骅 董亮 马忠萍 程芙蓉 执笔:王菀)

2020-12-07 王菀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635.html 1 文旅志愿服务:惠民生 暖人心 树新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