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做权威、专业的旅游教育研究平台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第三届四次理事会暨中国旅游教育论坛综述

□ 本报记者 王诗培

近日,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承办的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第三届四次理事会暨中国旅游教育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本次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新产业、新教育”,共吸引来自全国各类型旅游院校和教育机构的400余名专家学者、会员代表齐聚厦门,共同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如何改革创新才能和行业发展匹配、旅游研究怎样才能走到时代的前沿等问题展开研讨。

华侨大学校长吴剑平分享了华侨大学60年的办学历程,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发展成果。吴剑平说,后疫情时代的旅游教育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背景,本次论坛对于推动旅游教育的转型与创新,促进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复苏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吴晓梅表示,旅游教育分会是中国旅游协会成立较早的分会,已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分会的称号。旅游教育分会凝聚了中国一流的院校和学者,他们活跃在旅游行业的各个领域,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创院院长保继刚向与会人员作《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2020年度工作报告》。他说,旅游教育分会在极不寻常的2020年,依靠全体会员的支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平台功能和桥梁纽带作用,推进旅游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发展,圆满完成了理事会确定的工作任务,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本分会作为中国旅游教育共同体的作用日益显现。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徐虹教授发布了《中国旅游教育蓝皮书2019—2020》。该《蓝皮书》由旅游教育分会组织力量编写,涵盖了旅游教育领域的主要方面,反映了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学生培养、招生就业和院校改革发展动态,以及旅游教育和旅游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撰稿专家学者的倾力付出下,本期《蓝皮书》质量和水平再次得到了学界和业界好评,成为各方参考、研究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资料。

第二届旅游教育杰出青年教师代表、旅游教育名师代表、旅游教育突出贡献人物分别做主题发言。杰出青年教师代表秦兆祥表示,他将做有温度、有尺度、有厚度、有高度的旅游教育,不断加强旅游教育研究,加大旅游教育领域的知识积淀和理论探索,多出对旅游教育有实质性贡献的成果。突出贡献人物周春林表示,教育是个良心活,良心是“爱心+责任心+同情心”,他将继续做有良心的“四有”好教师。

下午进行的三场平行论坛分别围绕“后疫情时代的旅游教育发展”“旅游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新技术与旅游实验实践教学”展开主题研讨。其中,在“后疫情时代的旅游教育发展”主题论坛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作了《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旅游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从旅游学科建设的独特路径、旅游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历程、旅游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林的《后疫情时代的旅游教育思考》,提出旅游学科建设应针对疫情出现问题做研究,并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旅游教育。在“旅游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主题论坛上,保继刚作了《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创建工作历程及进展》主题报告,详细梳理了旅游管理创建一级学科大事记,并阐述了关于增设旅游科学与管理一级学科的建议。云南大学旅游发展中心主任田卫民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学理基础》,提出了旅游知识体系形成的困惑、始基和根据关注点差异形成的思维方式,着重介绍了旅游管理类的四门核心课程。

在“新技术与旅游实验实践教学”主题论坛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教授邹统钎作《中国旅游数字化发展进程》主题报告,系统梳理了世界旅游数字化发展动态和中国旅游数字化发展进程及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旅游数字化发展趋势并提出展望。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邱汉琴的《新文科背景下的数字化教学探索》,分享了该院构建具有南开特色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数字文旅这一新专业和配套的新课程实现培养目标落地的相关经验。

2020-11-27 王诗培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第三届四次理事会暨中国旅游教育论坛综述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399.html 1 做权威、专业的旅游教育研究平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