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罗店东北五里,得智者寺。寺在芙蓉峰之西,乃北山南麓之首刹也……”1636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把3天2夜金华山之行的风土见闻和地理研究凝字成篇,挥就成《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的重要组成部分。384年后的今天,徐霞客与金华山又一次重逢,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指导,金华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联合主办的2020徐霞客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暨金华山高峰论坛将于11月28日至29日在金华山举行。
据了解,本次大会包含徐霞客出游里程碑及徐霞客塑像落成典礼、金华山徐霞客游线考察交流、高峰论坛、全国首个徐霞客文化村创建启动仪式、霞客小学授牌等系列活动;今年是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同期还将举行纪念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座谈会和学术研讨等活动。来自全国各地徐霞客研究会代表、徐霞客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区代表、徐学专家、学者教授等将齐聚金华山,就徐霞客文化对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古今辉映
朴素生态观与“两山”理念呼应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明代的大部分疆域,包括今天的“两湖”“两广”、陕、甘、贵、滇等21个省区市,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并编撰成62万余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对这样的一位“千古奇人”,很难用一个词对其进行全面赞誉和概括总结,但毫无疑问,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徐霞客文化的重要体现。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这一理念充分阐释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徐霞客游记》开篇中所写的‘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极其精炼地概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旨,这也是新时代研究和传承徐霞客文化的重要方向。”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会长张国斌表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浙江正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实施美丽大花园建设行动,构建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有机贯通的美丽浙江建设体系;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徐霞客质朴的生态观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遥相呼应。”多年从事徐霞客文化研究的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周少雄说,《徐霞客游记》中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徐霞客从实践考察中提炼出不少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文化宝库
注入文旅提质发展不竭动力
今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这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指出了发展方向。
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徐建春教授看来,被誉为“游圣”的徐霞客以及《徐霞客游记》是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2011年,《徐霞客游记》开篇日即每年的5月19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2016年,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提出了设立徐霞客出游里程碑的倡议,受到了江阴市政府、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的积极响应,随后在徐霞客故里的胜水桥畔建立了“徐霞客出游零里程碑”,这一倡议也得到了全国徐霞客出游目的地的广泛响应。
作为徐霞客浙江行重要目的地的金华山,对徐霞客出游里程碑设立事项高度重视。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在2019年邀请了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等单位组成的专家学者考察小组多次赴金华山进行实地考证交流。徐霞客出游里程碑考察专家组一行根据《浙游日记》中描述的游金华山线路,先后考察了双龙洞、冰壶洞、鹿女湖、鹿田书院、智者寺及霞客古道白露下段等重要节点,最后一致同意在金华山设立徐霞客出游里程碑。
金华山是徐霞客岩溶地貌科考的起始地,曾经,徐霞客在此留下了“瑞峰热心引路登山”“潘姥在双龙洞口炊煮黄粱以待”等温暖记忆;也有对智者寺中陆游手书《重建智者寺碑》的醉心和仰慕;还有登上金华山顶面对夕阳、俯视群峰进入忘我境界的万千感慨;更有对金华山八大溶洞、山势和水脉严谨执着的科学考察。回顾《徐霞客游记》,金华山在不足万字的《浙游日记》占据了4400多字的篇幅,足见徐霞客对金华山的钟情与重视。
这份情感于金华山而言是一方期许,不断鞭笞激励金华山挖掘整合徐霞客文化资源,打造徐霞客游线产品和文化旅游业态。2012年,金华山完成了霞客古道一期和二期的复建工程,近年来更相继完成了智者寺复建、道路提升改造、双龙等三洞保护和灯光提升等重点工程,多次组织以“霞客之旅”“霞客古道游”“秀美金华山·重走霞客路”等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和旅游活动,为徐霞客倾心不已的陆游手书《重建智者寺碑》专门开辟了展厅。与此同时,金华山还通过举办中华徐霞客“浙游”学术高峰论坛等活动,促进与江阴、宁海等徐霞客游线重要节点城市的合作,推动徐霞客游线共同申报世界遗产。
“通过这些举措,把徐霞客文化深度植入到景区中,不仅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更为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金华山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是金华山承载文化和旅游功能的主体,作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金华市区旅游业龙头的代表,景区肩负着争创金华市区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重任,并于2019年11月通过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进入了5A创建期。
根据5A创建工作需要,今年金华山投资上亿元,全面启动景区电力设施、通信线路、供水排水、路灯工程等四大线路迁改项目;开展了包括景区农房风貌提升、环境景观提升在内的全域风貌提升工程,形成以点串线、以线拓面的一步一景的全域风貌提升效果。与此同时,金华山还实施了系列配套提升工程,完成了景区内170余张休憩座椅、220余只垃圾桶和800余块标识牌的更新,打造了红楼旅游厕所、洞前停车场旅游厕所和电站纪念馆旅游厕所3个国家3A级旅游厕所,当前景区景交车换乘点提升改造工程已提上日程、金华山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一期)正抓紧建设。
系列提升工程为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争创5A奠定了硬件基础,而挖掘和开发徐霞客文化则为景区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我们还将深挖徐霞客文化和旅游底蕴,做精做强徐霞客文旅品牌,扩大金华山在全国的影响力,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艳平说。
焕活乡村
植入文化元素力促乡村振兴
在此次徐霞客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创新举措,那就是徐霞客文化村的创建启动,金华市罗店镇鹿田村将成为全国首个徐霞客文化村的创建单位。
徐霞客文化村建设方案由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联同浙江大学共同倡导和制订,该方案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指导浙江省范围内村庄挖掘自身霞客文化、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从而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徐霞客曾7次游历浙江,足迹遍布全省十地市,留下了非常珍贵的霞客游迹和丰富多样的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研究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对于地方挖掘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村落是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是霞客文化旅游开发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对象,徐霞客文化村建设工作对古村落开发、霞客古道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农村农民致富奔小康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村建设方案和实施标准主要起草人、浙江大学教授金平斌说。
据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介绍,选择金华市罗店镇鹿田村作为试点的原因,一是金华山为徐霞客出游地,当地有着大量徐霞客游迹和传统文化遗存,徐霞客笔下的鹿田村石浪奇观等景观保存完好;二是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一直高度重视徐霞客文化在金华山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徐霞客文化村不仅仅是村落简单的命名而已,而是要从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度和可转化性、现有人居景观美丽性、文旅产业服务要素健全性、综合管理和保障举措完善性等各方面进行考评,进入创建环节后,相关专家还将根据徐霞客文化村创建标准进行全面指导和跟踪辅导。”金平斌认为,徐霞客文化村的建设是传统村落文化和旅游开发的一项创新举措,也将为徐霞客文化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浙江经验”。“建设徐霞客文化村其根本的目的在于以徐霞客文化为倡导,使徐霞客文化村成为游客向往的精神家园。”
交融产业
霞客文化阐释研学旅行真谛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鼓励支持研学旅行发展的各项举措。今年4月,徐霞客的《游天台山日记》被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语文读本》上册,这充分反映了徐霞客文化和《徐霞客游记》对青少年成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用徐霞客文化来引导广大青少年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徐霞客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各级徐霞客研究会组织和徐霞客出游地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各地各单位也作了开发徐霞客游线、设立霞客驿站、建设自然教育营地等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位于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的罗店小学地处徐霞客出游地,近年来,该校在教学理念、教学课程上充分融入了徐霞客文化。此次活动中,罗店小学将被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授予霞客小学的称号。罗店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通过植入徐霞客文化元素、常态化开展徐霞客文化主题系列活动等形式,倡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同时学校还把徐霞客游线纳入研学旅行线路中,用徐霞客文化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热情,让青少年在感受祖国大地自然之美的过程中,也深入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文化之美。
区域联动
助力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发展
徐霞客出生于江苏、成名在上海、出游在浙江、频繁游于安徽,用现代的话说,徐霞客就是地道的“长三角人”。2019年11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在首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徐霞客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一种文化表达。他认为打响江南文化品牌,要有实施方案,也要抓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在徐霞客。
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文化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借助徐霞客文化积极推动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也是本次活动中的重要研讨内容。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执行会长陈捷元表示,动员和组织徐学专家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积极推进文化软实力打造,这是新时代的一个新课题。通过江南文化品牌的联合打造、徐霞客出游地之间的学术交流、联合课题的实施、徐霞客游线的共同活化等举措,对徐霞客文化进行弘扬发展,将有助于推动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