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广东省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公共 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部分)

文旅融合之下的“粤书吧”

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完成文旅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在旅游设施中引入公共文化设施的重点任务,2020年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开展“粤书吧”建设工作,采取全省统一标识,通过嵌入方式,在旅游景区、酒店、民宿和旅游交通集散地(机场、客运站等)等旅游经营单位开展建设,全省共有86家书吧入选为首批“粤书吧”试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负责建设的南沙花园酒店、白天鹅宾馆以及河源巴伐利亚庄园三所省级“粤书吧”试点目前已投入使用。

“粤书吧”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实现公共服务领域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经营和可持续运作,项目可塑性强,可吸引和整合各类资源和元素,实现“共建共享共赢”;而新颖多样的分享活动、丰富的旅游企业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不断强化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提升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内涵,打造广东特有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出行体验;各地建设热情高涨,预计年内将涌现出一批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特色“粤书吧”。(选送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省旅游大数据创新项目

该项目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着眼于分析传统抽样调查面临的挑战,探索研究大数据与抽样调查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完善抽样调查方案、提升抽样科学合理性以及如何用抽样调查对大数据进行补充验证等统计数据及大数据相衔接等问题,建立一套符合时代特性、科学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融合大小数据的新型旅游数据指标体系。

该项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广东旅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建设基于中国移动大数据标准化的大数据产品(及平台)“蜂巢旅游”,构建省、市、区县、景区四级大数据体系进行上层应用场景的支撑,为广东省21个市、121个县区、部分镇区及部分重点区域场馆共计301个旅游监测点提供按节假日精准到天、平时时间精准到月的时间维度,统计国内游客客流、国际游客客流、行为特征、消费潜力档次、产品及评价等共计两大类32项内容,助力广东全域旅游发展。(选送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广州市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建设项目

广州市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是为旅游者提供有关广州景区(点)、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全方位公益性的文化和旅游问询服务。截至2020年8月,广州市共有旅游信息咨询中心25个,分布在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商业旺地和热门景区等游客集散地,逐步形成立体化的咨询服务网络。

广州市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注重建设标准化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服务形象;通过建章立制,为规范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在文旅服务提质扩容方面,该中心服务模式推陈出新,提供增值服务,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打造智慧服务,创新咨询模式。通过建设“文化旅游微展馆”,打造“文旅小书丛”品牌,设立“时尚”网点等做法厚植文化底蕴、打造产业标杆。(选送单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广州市旅游观光巴士项目

作为以“交通+旅游+文化”为核心经营理念的文旅消费新业态项目,广州市旅游观光巴士项目自2016年推出以来,共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成为交通及旅游行业的新型代表、广州城市旅游新名片。目前,广州市在线运营观光双层巴士共计16台,共设有3条常规线路:城市新中轴线、千年古城线及西关风情线。两条夜景线路:中轴夜景线和珠江夜景线。涵盖了广州市新旧城区的特色文化地标,游客乘坐观光巴士既能看到广州的现代化发展,又能感受广州的文化底蕴。

广州市旅游观光巴士项目聚焦旅游市场中的自由行群体,致力于成为广州自助游名片产品。它采用常见的“一日游”服务方式,让游客既可整体观赏城市风光,也可自由选择到各著名景区游览,一日一票、随上随下。(选送单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韶关市阅丹公路建设项目

“阅丹公路”是韶关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大丹霞旅游升级发展,实现丹霞山与韶关城区“山城融合”的重点旅游公路项目。项目共9条路,总长约54.6公里,总投资1.17亿元。结合“阅丹公路”旅游服务配套需要,开展民宿、驿站、旅游厕所、充电桩、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土特产等旅游配套服务经营项目建设,丰富沿线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阅丹公路”改善了沿线乡村的交通环境和人居环境,带旺了乡村旅游,有机连接市区和景区,融山于城、融城于山,将雄伟壮丽的丹霞山美景与秀丽旖旎的田园风光串珠成链,沿途山环水绕,俯拾皆景。公路建成后,韶关市依托该公路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大型赛事,全力打造“户外运动天堂”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创新之路。(选送单位: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中山市旅游厕所管理项目

中山市积极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工作,以“厕所革命”为契机,从小处着眼、实处入手,助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2015年至2019年,经过5年多深入的旅游厕所革命,中山共完成新建、改建厕所任务394座。此外,2020年,中山开展了首批A级旅游厕所推荐评定工作,评定了首批26座A级旅游厕所。其中3A级厕所1座,2A级厕所16座,A级厕所9座。

通过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工作,不仅有效解决了广大群众及游客“如厕难”“如厕不便”的问题,同时把旅游厕所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来抓,逐步实现从旅游景区向全域扩展,从功能化向景观化、智能化转变以及从多数量向高质量提升。(选送单位: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湛江市全域旅游 交通标识体系项目

湛江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从2016年开始启动,分三期进行建设,到2020年完成第三期建设,基本实现全市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主要公路到达全市A级旅游景区(点)和乡村旅游点交通标识的指引,为全域旅游提供了系统、规范、统一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自驾游、滨海休闲游、徒步游等新常态旅游方式的标识指引需求,大大提升了湛江市的旅游形象。

湛江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点多、面广、线长、涉及部门多。为科学、规范、系统地完成湛江市旅游标识系统的建设,根据《湛江市旅游交通引导标识规划》,绘制了全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网络图,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保证了湛江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选送单位: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11-19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188.html 1 广东省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公共 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部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