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唐伯侬)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11月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52部)》和《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23个)》。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会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指导各级各类古籍保护单位,进一步完善古籍保护相关标准和管理规范,确保珍贵古籍实体安全,有计划地对破损珍贵古籍进行修复,加强对这些珍贵古籍的诠释和解读,组织开展中华优秀古籍宣传推广活动。
据悉,从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情况看,主要特点包括:发现了一批珍贵典籍,涌现一批名家稿抄校本,入选一批彩绘本舆图,收入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少数民族珍贵古籍品种丰富等。从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入选情况来看,主要特点包括:甘肃、内蒙古、云南等民族地区多家古籍收藏单位存藏条件有很大改善;发现一批藏量符合评选标准的保护单位;文博系统积极参与古籍保护工作;以评促改,部分收藏单位落实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古籍存藏条件等。
据了解,自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启动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以来,全国各级古籍存藏机构3981部古籍申报第六批名录,27家单位申报第六批重点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