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彰显文旅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激励江苏文化和旅游业界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 雷琛烨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陪同下,先后来到南通、扬州等地,深入长江和运河岸线、水利枢纽、文物保护单位等,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江苏文化和旅游业界备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真抓实干,不负使命,着力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彰显文旅担当,以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江苏文旅答卷”。

生态优先带来沧桑巨变

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他深有感慨地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说,我在1978年来过五山地区,对壮阔的长江印象特别深刻。这次我来调研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门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整治情况,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已经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确实是沧桑巨变啊!这样的幸福生活是你们亲手建设出来的,是大家一起奋斗出来的。

总书记40多年前见到的五山地区,存在小景区、老港区、破厂区、旧小区相互交织等问题。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后,这里拥江揽海、和谐共生,如今已成为南通的生态绿色廊道和城市客厅。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沿江生态保护是滨江旅游发展的根本,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南通将在长江大保护中突出生态内核、挖掘文化内涵,有效整合长江沿线优质文旅资源,积极推动五山地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通州区开沙岛、如皋市长青沙、海门区南布洲和海永、启东市圆陀角等文旅片区,着力推动南通长江航母旅游度假区、江海邮轮港、洲际梦幻岛等省级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持续打造滨江生态之旅、爱国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展示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努力把南通滨江旅游打造成生态大保护、文旅大融合的标杆和典范。

“总书记的江苏之行,围绕‘水’这个主题,再次强调了生态优先,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将把这一理念贯彻到职业教育当中。”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叶凌波说,要扭转“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传统观念,深入调查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让师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改变现在生态旅游知识分散在各种不同教材中的做法,打造生态旅游核心课程,全面介绍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路径和新技术,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把生态旅游发展的案例和技术全面融入学生的实训课程中去,让学生树立生态理念。

传承历史讲好“中国故事”

离开五山地区滨江片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他指出,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

在现场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提问的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说:“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会把张謇的精神再做提炼总结,把基地打造成一个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张謇的这种家国情怀、诚信品格,和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精神,赓续传承下去。”

由张謇先生创立的南通博物苑是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因此有“中国博物馆之城”的美誉。据了解,南通目前拥有备案博物馆25家。近年来,文博研学已经成为江苏文旅市场的热点,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其中南通围绕博物馆推出的“品读南通游”“状元故里游”“文博探寻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修复”“文物传承与创新再造”等主题夏令营都备受青少年喜爱。

与此同时,作为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运河遗产最丰富的省份,让千年运河“活”起来、让历史文化“传”下去,江苏责无旁贷、重任在肩。11月14日,“大运河博物馆联盟”在南京成立,全国32家博物馆共同签署《大运河博物馆联盟协同发展协议》,共同传承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声音,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扬州应运河而生、应运河而兴,通过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内涵,讲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向世人呈现最美运河,是总书记对我们导游员的嘱托和要求。”金牌导游员郭程表示,总书记来到自己的家乡扬州,让身处文旅一线的自己感到欢欣鼓舞。近期,他所在的扬州金牌导游工作室正重新梳理和整合运河沿线的重要景观、水利设施等文旅资源,“要充分利用我们的专业,真正服务于这个时代的需求,真正做到‘游客为本,服务至诚’。”

文旅融合造福百姓生活

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考察调研。他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总书记指出,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这句话直抵我们的心。”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季培均说,扬州将紧紧围绕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块金字招牌,常态化做好运河遗产监测及整体性保护,加强邵伯、界首等运河沿线的名城名镇名村整体性保护,系统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同时突出文旅融合,高质量举办惠民展演,不断推动公共服务由“普惠均衡”向“优质精准”提升,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美好文化生活带来的喜悦。

从污染严重的一汪死水到当地百姓钟情的亲水公园,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是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精心之作。而位于公园内的大运河博物馆主体建筑已建设完成,未来展陈面积约1.8万平方米,内设11个专题展览,预计明年对外开放。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总书记来到江苏,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江苏文化和旅游发展,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水韵江苏 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体系,努力构建运河沿线文化热、旅游火、百姓富的新格局。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中彰显江苏文旅的新担当。

据了解,当前,江苏正加快编制《江苏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江苏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而随着江苏全面高铁时代的到来,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的“水韵江苏”又将迎来文旅业发展的新机遇,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江苏文旅人准备好了。

2020-11-17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激励江苏文化和旅游业界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104.html 1 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彰显文旅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