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佛山:做好研学旅游这篇大文章

(上接11月11日4版)

二、新业态催生产品多元

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广府文化发源地的先决优势,佛山描绘的研学旅游蓝图讲情怀,接地气。就产品结构而言,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融合为研学课程的打造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如果说在传统文化中深耕是佛山研学旅游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与文化DNA的延展,那么别出心裁将新业态纳入研学旅游体系,则是以“游中学,行中悟”对接时代发展的轨道。

在佛山以研学旅游搭建桥梁,让环保、垃圾分类、粮食节约等社会新课题找到了落脚点。今年6月,30位小朋友一起走进瀚蓝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在寓教于乐之中了解垃圾如何变废为宝,环保的知识和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印在了小朋友的心里。瀚蓝创新性地开展研发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环保研学游线路,线路包括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学习、参观垃圾处理设施、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等,建立一套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科教课程体系,包括环保课堂、舞台剧表演、垃圾分类游戏等内容。

瀚蓝研学旅游的环境保护课题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的“四面墙”,将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真实呈现在学生眼前,唤醒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强化保护环境资源的责任感,使研学“延”入生活。“我们用科技让垃圾处理成为环保,我们更想用寓教于乐让垃圾分类成为风尚。”瀚蓝相关负责人孙林涛介绍,瀚蓝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社会责任感强,自2007年以来已举办了2956场进社区入校园的环保科普服务活动,接待了5678批共227120人参观学习,以实际行动让环保研学成为品牌研学。从“邻避”到“邻亲”的瀚蓝实践,让参与研学旅游的游客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此外,佛山市还开展了粮食博物馆、睡眠博物馆等新潮研学项目。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佛山市三水区白坭粮食加工厂粮食生产、储存、加工等功能已逐渐衰退。新时代肩负起新的使命,白坭粮食加工厂改造成为“白坭粮食博物馆”,馆内设置粮食政策演变、白坭粮食历史、粮食加工器具、粮食科普教育等八大展区,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形式,呈现粮食种植、收割、仓储、加工的过程,展现千百年形成的粮食文化,唤起时代记忆,许多游客来到三水都将粮食博物馆作为旅游首站。

南海源田睡眠文化博物馆,集古今中外睡眠文化综合展览、健康睡眠知识普及、睡眠产品现场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与研学旅游者的互动交流,将知识与体验相结合,让睡眠文化广泛传播。

研学旅游的意义在于以鲜活的体验感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实现“知行合一”,将其特性与教育相融合,以人文传承的角度解析文化精深,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粮食博物馆承载着稻谷之路和农耕文明之路的继往开来,回望粮食史,是青少年回望中国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传承振兴与复兴的使命。

城市发展,教育先行。研学旅游开辟了校园以外的“第二课堂”,赋予旅行文化教育属性,让青少年走进社会大讲堂,寓游中学,寓乐中研,积极参与了解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课题,并最终成为其中的建设者和开拓者。

三、景区研学蔚然成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寥寥八字蕴含生动哲理和磅礴气势,寄托芸芸大众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研学旅游的认识更明晰,积极性更高,使其成为旅游市场发展中的新蓝海和增长极,研学旅游已成为佛山许多旅游景区运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理学名山、佛山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一阵铿锵有力的击鼓声从西樵山三湖书院传来,穿着传统汉服的学童们逐个“敲鼓明志”,完成人生首个重要仪式——开笔礼,开启学海生涯。每年暑期开学前,西樵山香火不断,游客如潮,其中不乏广州、深圳等地的家长和孩子专程到此参加传统开笔启蒙仪式。自2001年西樵山风景区开创开笔礼,至今已是第20届,良好的口碑、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让西樵山开笔礼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多年来,西樵山立足自身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推出一系列具有文化特色的研学实践课程。

除开笔礼之外,西樵山开设的研学项目还有自然科学科普之旅、南海黄飞鸿功夫文化体验之旅、地质研学之旅、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之旅、星期四特色国学课堂。课程将自然与文化研学相结合,体验价值较高。

位于佛山高明区的盈香生态园,是佛山最具人气地区之一,研学旅游是景区的主打品牌。盈香生态园以自然科普与红色教育为出发点,设置四季花海、蝴蝶长廊、学农基地等研学点,在秋游季开拓“探索大自然”“重走长征路”两条研学线路,形成以植物自然生态与休闲娱乐、劳作体验相结合的研学教育体系,让学生们亲身探寻自然世界的奥秘和追寻红色足迹,成为学生户外的经典课堂。近3年来,盈香生态园累计接待中小学生研学游客达到100万人次,日接待游客可达3.5万人次,突破了传统淡季,转型升级为全季文旅产业。

在5A级旅游景区长鹿农庄,红色旅游研学目的地、粤港澳爱国青年聚集地的牌子相继挂出、创响,许多青少年来此游玩之后又多一份收获。据长鹿农庄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每年的秋游旺季,园区内研学游客有6000人次以上,最高峰可达1.5万人次。

再如南海影视城,立足影视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等主题鲜明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教育目标,设计了开笔礼、绿色总动员、安全消防教育、影视演艺鉴赏、六艺国学堂、央视小课堂等特色研学旅游课程,2019年获评广东“优秀研学旅游目的地”的称号。

此外,传统文化景区祖庙、清晖园、梁园,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是研学旅游最好的素材。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表示,发展旅游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国家对研学旅游的重视与持续推进为佛山研学旅游发展插上翅膀,凭借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珠三角腹地的地理区位优势,佛山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学生热门的研学旅游目的地。事实上现在的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而非只在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希望孩子能够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自主的动手能力和较强的社会融合能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我们大力发展研学旅游的动力。

陈新文介绍,目前,佛山市认定了首批研学旅游基地,推出岭南少年·侠影追梦营、“陶”醉佛山·薪火相传、精彩佛山·乐学畅游等22条研学线路,丰富了研学产品的供给,全市研学旅游资源得以梳理与整合。大力推动研学旅游的发展,为佛山打造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助力添彩。

(张俊 张宝桁)

2020-11-12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034.html 1 佛山:做好研学旅游这篇大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