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又到了泡温泉的好时节。10月17日晚,一场《秋韵清水湾·溪里沐歌》大型实景温泉文化演艺活动在浙江武义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山庄上演。温泉棕榈池演艺区内,灯、光、影、泉、雾、水、山、木、人等元素交相辉映,全方位演绎武义温泉文化及风土民情,向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体现古往今来武义温泉文化的盛宴。
这是武义温泉文化首次以实景演绎的形式呈现在温泉节舞台。在温泉池里的游客们一边沐浴天然温泉,一边欣赏精彩的演出,获得身心放松的舒缓意境,溯回千年悠然时光。来自金华市区的高祁表示:“第一次泡着温泉看表演,十分新奇,看得很过瘾。”
近年来,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不断谋划转型升级,为游客提供更新颖多样的体验服务,通过抓基础、重转型,坚持追赶跨越,壮大综合实力,紧紧围绕绿色转型、美丽富民发展的目标,致力于把温泉小镇做成集康养小镇、旅游小镇、产业小镇等多种特色于一体,打造成武义旅游产业发展引领区、全域旅游推进先行区、温泉养生休闲示范区,为打造“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贡献力量。
温泉为根 做大做强核心金名片
在武义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山庄内,冬日泡汤,夏日体验水上乐园,全年不定期举行的各类大型温泉文化主题活动,让这里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典型的欧式风格建筑使得平日里不止有许多“泡客”,还能看见很多拍婚纱照的恋人坐在欧陆风情的马车上,体验异国风情。温泉度假山庄散落着的108个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温泉汤池,有着不同特色和功效,池与池之间均有林木和植被间隔,客人的私密性得到很好的保障。
和清水湾一样把温泉文化做深做精的还有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内的唐风温泉。唐风温泉近年已组织开展几届乐养旅居温泉文化研讨实践,大唐风吕的盛唐温泉文化蔚然成风。掩映在葱郁松林之间的建筑尽显唐代风格,当夜晚掌灯之时,浸身温泉水,游客可体验到梦回大唐的感觉。
清水湾和唐风两大温泉是武义温泉的代表作。作为浙江省首个由原国土资源部命名的“中国温泉之城”,武义温泉在规模、业态、产品与服务升级等方面均走在长三角地区前列。而镶嵌于“浙江之心”的武义与金华逐步同城化,距离横店影视城和义乌小商品市场车程不到1小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旅游奠定了稳定的客流量基础。
地处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核心区的温泉小镇,2016年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是浙江省被原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全国优先发展的43个旅游开发区项目之一。小镇位于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总规划面积约5.91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有效投资29.13亿元,累计入驻企业67家,其中旅游企业61家。
今年7月,武义温泉小镇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成。游客到达服务中心后,可在中心展示台了解武义温泉的发展历史、创新特色以及周边景区(点)的整体概况。据武义县温泉旅游度假区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景区将以服务中心为基础,加快完成智慧小镇展陈工程,结合度假区现有文化特色确定陈列展览内容,强化展品展项设计,为景区宣传提供可视化场所。
“自1994年政府提出’以温泉为龙头,开发旅游业’,武义就把温泉旅游视作点燃全县经济生态转型的一把火,经过多年努力,已经走出了一条自身特色发展之路。”武义县温泉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郑宏表示,“从‘皇家御用’到走向大众市场,从体验式旅游回归疗养属性,武义的温泉产品正不断更新迭代,与时俱进。接下来,我们将让温泉文化和温泉元素真正融入全县百姓的生活中,并提升以温泉产业为基础的其他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聚焦康养 培育壮大“温泉+”新增长点
武义盆地属地热田,蕴藏有丰富、稳定的地热水资源。目前,武义已发现的温泉点有13处,全县从北至南均有分布,可开采量约为24150立方米/天,属偏硅酸温泉且富含氟、硫、锶、钼、铁等20多种矿物质,温泉水质透明,无色无味,水温都在42℃—44℃,适于温泉洗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医疗、浴疗用热矿水的标准。
“武义温泉独特的医养属性,也让我们开始谋划关于‘温泉+医疗’‘温泉+美容’‘温泉+康养’的更多可能性。”郑宏表示,“如有些企业已经推出温泉面膜、温泉爽肤水……之后还将延伸康养产业链,把中医药、茶叶、有机农业等特色产业都纳入康养产业范畴,拉长产业链,让大家像知道武义温泉一样知道武义温泉康养产品。”
近年来,唐风温泉提出“医养”概念,并开始着力于转型升级,不仅组织开展温泉的疗效研究,还推出多种“温泉+医养”产品。截至目前,唐风旅游开发公司下的唐风医院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来此康养。
唐风温泉的华丽转身,是武义旅游从“生态观光”迈向“温泉康养”时代的一个缩影。以“温泉+会议”为突破点的清水湾沁温泉山庄充分利用温泉的康体疗养价值和休闲整合效应,推出商务会议服务,通过建设完善的商务及会议设施,满足客人全方位需求;以“温泉+古民居”为主题的蝶来望境温泉酒店于2018年建成营业,“一房一院一汤池”理念建设的高端温泉民宿,迅速成为时下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以“温泉+度假”为主题的阳光浴吧和悦泉居,打造度假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带动旅游住宿业深度发展。
“这种医、康、养、游、乐五位一体的医养结合与养医融合的创新模式,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能有效打响武义‘温泉康养’品牌。”郑宏表示,今年年初以来,武义迅速行动,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率先启动文旅和康养市场。密集开展了“武义所有景区对全国医护工作者免费开放”“这个春天金华人免费游武义”“直播销售景区门票旅游商品”等大型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温泉康养品牌的影响力。
“我们还持续举办武义温泉节和国际养生博览会,打造武义旅游节庆‘金名片’,进一步提高武义温泉品牌知名度。通过华东太极武艺邀请赛、春节温泉庙会、温泉瑜伽音乐会、浙江武义-四川嘉陵风光民俗摄影展等种类丰富的大型主题活动,多维度全方位推广武义温泉品牌,推动温泉养生产业链发展。”郑宏表示。
多元链接 打造宜居宜游幸福泉
“在武义温泉度假区,除了泡温泉,还可以做什么?如果十几年前问我,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是现在,可玩可游的业态太多了。”说起这几年来武义温泉度假区的升级变化,郑宏如数家珍。
璟园便是其中之一。今年“十一”期间,位于温泉特色小镇核心区的璟园迎来了客流高峰。“来这里的游客基本上都喜爱古民居,热爱摄影。目前景区内的文创基地也已经开放,周末会有不少年轻人过来体验学习。”璟园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璟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87栋浙皖赣闽的精品古民居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山坳里因形就势、精心布局,江南古民居大观园应运而生。整个璟园由古民居游览区、温泉民宿区和商业文化区三部分构成,传承传统“雅”学文化。
此外,以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温泉博物馆、萤石博物馆,能够让游客全方位了解相关知识并参与体验;占地240亩的“陌上花开溪里湾”融风俗文化、主题温泉、度假、娱乐购物于一体,即将对外开放;飞神谷国际慢城运用国际化的思维,将现代农业、现代科技的一些慢生活理念融合在3000多亩的区域之内;以赛车文化为根基的国际汽车文化创意体验园420亩的场地上,1000米的卡丁车娱乐赛道和一条标准的竞技多功能赛道,满足了众多汽车爱好者的需求。
据介绍,目前武义小镇正着重于围绕温泉养生度假中心,建设“一心一轴五组团”全域旅游空间结构。“一心”是一个全方位的小镇度假核心。“一轴”为一条联动的小镇特色文化轴。“五组团”分别是欢享梦幻·文化娱乐组团、诗画田园·养生文化组团、创享生活·温泉休闲组团、乐享美居·品质生活组团、时尚动感·活力运动组团,以互补的功能优势,共同形成完整的小镇旅游休闲系统。
“随着武丽线贯穿温泉小镇,环溪线等农村公路的改造升级,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郑宏说,“现在温泉小镇创4A级景区节点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以温泉为主,文化、健康、运动、养生为辅的特色产业业态,实现了功能叠加、产业互补效应。 目前度假区正在建设一批温泉小镇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环境优化项目,力争年底前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接下来,我们将以打造浙中温泉民宿集聚区为目标,以产业项目为导向,推动景区投入从基础性、普惠性向彰显特色化、个性化转型,按照‘大花园、大景区’建设要求,度假区将串联起山水、田园、村落、文化等各类资源,全方位融入温泉元素,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武义精品温泉民宿经济带,加快实现景区从主要‘卖产品’‘卖风景’向更多‘卖文化’‘卖体验’转变,力争实现年内10家温泉民宿创建,使人民群众也真正享受到旅游发展红利”郑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