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让老字号在转型发展中越来越年轻

□ 胡蔚

北京护国寺小吃豆汁改为罐装,首次走出门店,进入商超;天津老美华鞋店开出“智慧门店”,“云货架”、3D量脚仪等科技范儿十足;四川老字号张飞牛肉首次以氮气锁鲜包装的形式卖到全国,让更多年轻消费者爱上“老味道”。

一块老字号招牌就是一个传奇,记录了社会变迁、市井繁华,但是时代在变,有的老字号却没有及时跟上变化的步伐。目前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有50%都处于惨淡经营或持续亏损的境地。对企业而言,创新是灵魂,是生存之道,老字号虽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品牌底蕴,但不能被名声所累,也要加大创新力度,在不断变化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然,对拥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而言,要突破传统、寻求创新并不容易。如果一味局限于传统理念、传统模式与传统产品,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一些老字号营收持续下降甚至面临生存困境,主要原因就是产品老旧、服务落后,已经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组织架构陈旧、市场反应滞后、人力资源匮乏、欠缺互联网思维等,成为很多老字号发展面临的共同困境。

老字号的创新,关键在于平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和品质内核决不能丢,但在经营模式和产品业态上完全可以加大创新力度。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已经告别“量的满足”,向“质的消费”和“情感消费”转变,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更加追求高品质、高颜值的消费体验。近年来,一些老字号带头创新,研新品、上“云端”、扩渠道,既保留了老品牌应有的品质和味道,也焕发出了年轻的姿态和潮流形象,在转型发展中越来越年轻,为老字号的创新提供了成功示范。

老字号是我国企业品牌的优秀代表,面对海外潮流冲击和内部环境变化,老字号不能再满足于“吃老本”,故步自封只会不断蚕食老字号的品牌和口碑。

老字号一定要在守住品牌核心和文化的同时,勇敢拥抱新的市场环境和潮流趋势,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跨界、联名等多元化方式拓展品牌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老字号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通过不断创新来保持生命力,时至今日,虽然环境变化非常大,但企业发展的规律是共通的,老字号需要激发起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魄力,加快品牌和产品的升级迭代,不断完善创新链、借力数字化进行转型,为传承发展积蓄更充沛的动能。

2020-11-12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025.html 1 让老字号在转型发展中越来越年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