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5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加快推进眉山文旅高质量发展

大融合重构大格局·大项目引领大开放·新文旅走进新时代

自文化和旅游融合以来,四川眉山市立足成都都市圈,全省南北交通中轴线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一核五带”总体布局,锁定建设“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目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构建“融合发展”大格局

眉山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以构建“一区三带四基地”的发展格局和打造“眉山新八景”的工作重点,大力推进“1234+N”工程,“1+1﹥2”的融合发展新优势初步显现。

从眉山到全国各地,从国内到国外,每年来到眉山“研学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全市8家景区被命名为全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全年共推出研学线路45条、培养研学导师41人、接待研学旅行团队10万余人次,实现爆发式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2030——城乡发展: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2019年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现场会、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眉山市分会场等重大会展活动让不少来眉山游客赞叹不已。近年来,眉山还积极探索森林康养、山地露营、农耕体验等旅游新兴模式,把“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学、闲、情、奇”结合起来,巧妙运用“+N”的理念,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

近年来,眉山市构建起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2019年实现旅游收入476.42亿元,2020年1月至9月实现旅游收入254.46亿元。

奏响“开放发展”最强音

开放发展是眉山市的发展“主基调”,也是眉山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题中之义。

牢牢扭住“开放发展”,着力走出去、引进来,提升眉山文旅产业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奏响眉山文化和旅游开放发展“最强音”。

2019年6月6日,眉山文化和旅游首次登陆俄罗斯,以《东坡故里 天府眉山》为题的文章在《中国新闻周刊》俄文版刊物上惊艳亮相,并在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现场发行3000册,得到与会嘉宾好评;近两年来,央视、人民日报、海外网等众多媒体发布眉山文旅宣传信息3000余条;积极参加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等25个省外大型文旅展会活动;走进成都、重庆、贵阳、西安、北京、长沙、广州、惠州、沈阳、郑州等全国10余个城市开展文旅专题推介30场次;参与俄罗斯等境外营销5次,开展境外文化交流活动2次、境外组织入眉山文化交流演出6次……

深入推进成眉文旅合作、成渝文旅合作、成德眉资四市文旅合作。积极参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先后与重庆渝北区、涪陵区、大足区签订文旅合作协议。眉山在成都、重庆开展文旅宣传推介10余次,推出串联成渝眉的精品旅游线路6条。成德眉资四市联袂在广州、贵阳、沈阳、重庆等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文旅专场推介。与成德绵乐建立高铁旅游联盟,引进成都高水平演出16场次。成眉乐三市文化执法支队开展了文旅市场联合执法。

全面参与“大峨眉”“大熊猫”“大遗址”“大竹海”等四川十大品牌区域合作,三苏祠、瓦屋山入选“大峨眉”核心品牌,彭山区入选“大遗址”联盟发起单位,洪雅县、青神县入选“大竹海”联盟成员单位,洪雅县入选“大熊猫”联盟发起单位。眉山文旅区域合作开放架构日趋完善,“大联合”效益日益明显,开放发展格局不断扩大。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项目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眉山市着力聚焦大项目,突出招大引强,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瓦屋山·中瑞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乐高乐园、恒大童世界、中法农业科技园、中日国际康养城、彭祖国际健康养老养生文化城、江口沉银博物馆、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全市在建和已签约重大文旅项目32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项目个数、投资总量均居全省前列。

2019年,眉山瓦屋山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荣获“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柳江古镇入选“四川省特色文化旅游小镇”“2019首届文旅融合创新品牌50佳”;洪雅玉屏山、柳江古镇重力坝、彭祖山入选“四川100网红打卡地”;丹棱县幸福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参加2019年、2020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四川赛区)斩获5金、19银、32铜;新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青神竹编体验基地等5个基地被命名为全省首批非遗项目体验基地;青神竹编、东坡肘子、东坡泡菜等3个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名录;出台实施了《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

同时,全市文旅系统不断优化产品供给,丰富产品体系,加速打造文旅新产品新项目,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今年,与洲际酒店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英迪格酒店和智选假日酒店两大品牌酒店落户瓦屋山;幸福古村扩容提质后重新开村,成为峨眉电影集团外景拍摄基地;西华大学大健康管理学院洪雅研究院正式成立,制订了森林康养服务企业标准。实施研学旅行提升发展三年行动,推动了研学基地、研学主题线路、研学课程开发。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让正在扬帆远航的文旅经济大受影响。眉山文旅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千方百计促进文旅经济复苏和健康有序发展。先后印发《眉山文化旅游恢复发展计划》《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十五条措施》等文件,指导全行业全系统应对疫情,恢复发展。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全市文旅经济加速恢复、迈向振兴。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眉山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历时3个月的2020“寻美乡村·乐游眉山”乡村旅游季活动,以乡村旅游带火了眉山文旅消费的复苏;积极组织参加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巴蜀文化走廊自由行等重大文旅节会和展会活动,继续与西成高铁、各类中央省市媒体等开展合作营销,上线“好耍在眉山”眉山文旅官方抖音账号,深度营销眉山文旅新产品,“眉山依然美丽”的形象被成渝游客认可,“安逸走四川 好耍在眉山”文旅品牌深入人心。

挑战与机遇并存。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文旅发展也是成绩显著。今年8月眉山市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9月,洪雅县成功跻身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10月25日—26日,天府旅游名县文旅发展联盟大会暨提升建设推进会在洪雅七里坪召开,洪雅县当选为新一届天府旅游名县联盟轮值理事长单位;瓦屋山入选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小区;玉屏山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科普基地、2020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名单;《丹棱幸福古村——农旅融合焕新颜》《青神竹编——非遗编出脱贫路》等两个案例入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扶贫典型案例”;眉山市“江口沉银专案组”荣获“遗产卫士”称号;瓦屋山、眉山水街成了网红景点;全市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旅游活动2300余场,惠及300万人次……一份份荣誉和收获,见证了眉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眉山文化和旅游发展将再上新台阶。眉山必将进一步突出国际,强化高端,壮大产业,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好耍在眉山!

(白骅 伍小花)

2020-11-05 大融合重构大格局·大项目引领大开放·新文旅走进新时代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1894.html 1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加快推进眉山文旅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