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至6日,2020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将在柳州市举行,这座风情浓郁的山水之城再次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近年来,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励精图治,创造工业再辉煌的同时实现了“酸雨之都”到花园城市的华丽转身。柳州更以质量撬动城市转型升级,以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在九曲回肠的柳江岸畔绽放出新的华彩篇章!
千年文脉 宜居宜游
柳州,是一座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山水景观独特、人文积淀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万多年前,柳江人于此繁衍生息;汉时城市建制;唐时一邦人文教化开启;宋元时期得以成就“桂中商埠”之盛名。柳侯祠、文庙、白莲洞遗址等一大批历史遗迹述说着柳州千年不绝的文脉传承。
进入新时代,“一花倾城,一江旖旎,一粉飘香,一车驰骋”成了柳州的新名片、新代言。28万株洋紫荆的繁花盛宴,惊艳了人间四月天。“百里柳江·百里画廊”,沿江青峰倒立、竹柳千行,入夜流光溢彩、风影婆娑,沿途可见大型城市景观瀑布群和升降浮式喷泉。网红螺蛳粉逆袭火出国门。作为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旅游版小E打造智能出游新模式,“一车游柳州”全城潮玩打卡尽在其中。
柳州宜游宜养之城渐入人心。柳州旅游接待量、旅游收入“十三五”期间实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以来,柳州旅游人次年年攀升,2019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位居全区前三甲,2016年至2020年底预计旅游总接待人数超过2亿人次,同比“十二五”时期增长75%,预计实现旅游总消费超过2400亿元,同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45%,旅游产业实现新跨越。
项目建设 快马加鞭
今年9月29日,柳州市第三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鹿寨县召开。本次文旅发展大会实施的“三个一批”(即签约一批、启动一批、竣工一批)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共计170项,总投资达1461.5亿元,涉及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提升、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
“像抓工业那样抓旅游产业发展。”2018年柳州市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的发言激发了全市上下抓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热情。自2018年起,柳州市委、市政府每年确定一个县、区承办一届柳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2019年起更名为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整合全市资源,全力支持承办县区、开发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接待能力建设,促进承办县区、开发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承办一次大会,打造一批精品,推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近几年,一批标志性重大文旅项目和景区相继建成开放,成为旅游新热点,国内首个互联网主题乐园——卡乐星球,全区首个国家一级旅游集散中心——柳州旅游集散中心,广西首例清水砼场馆——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全区最大、功能最完备、最具特色的大型综合公共文化中心——柳东文化广场,广西最大的仿古式街区——窑埠古镇,全区老工业厂房改造利用的标杆——东方梦工场·柳空文化艺术创业园等新晋成为网红打卡点。三江湾文化养生旅游综合体、三岔湾生态旅游建设产业园等康养项目加快建设,桔天下文旅度假小镇等一批特色旅游康养中心签约落地,初步形成以健康医疗医药、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运动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文化和旅游服务水平与硬件建设实现同步提升,在近年广西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和全区导游大赛中,柳州市均获佳绩,取得领先,游客满意度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全区第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进,三江站前广场、程阳八寨景区南北服务区、鸟巢百千万工程、融水大苗山古城、梦呜苗寨等项目落地,双龙沟景区、布央仙人山景区争创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步伐加快,三江速度、融水新貌等新气象不断涌现,带来的不仅是高品质的景区,更是整个县域基础设施、乡镇风貌、城市管理、服务品质的提质升级。
品牌打造 硕果累累
作为本次文旅大会的文化重点项目之一,《夜话柳江》“百里柳江”水上实景演出将在柳江金沙角水域重磅亮相。演出以璀璨的蟠龙山为背景,以宽阔的柳江河为舞台,以水上水下的奇幻表演、天上人间的特技展示,为广大市民、游客呈现“典雅、惊艳、现代、时尚”的柳州全域旅游新景象,充分展现文化柳州、旅游柳州、工业柳州的风采。
近年来,柳州艺术精品创排和运作保持全区领先。民族音乐剧《白莲》、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和舞蹈诗《侗》一起荣登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开创了国家大剧院建立10周年来由一个城市举办“文化艺术周”并进行三剧联展连演的先河,并抱团开展“柳州市优秀剧目全球巡演”,演出192场次,足迹遍布海内外。“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引进565个舞台剧目,演出884场次,数量和场次位居全区前列,本地演艺市场实现繁荣发展。
文化和旅游品牌创建也取得丰硕成果。4A级旅游景区增加至42家,同比“十二五”时期多2.1倍,数量位居全区第一。目前拥有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1家、国家森林公园3家、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5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3个、广西文化旅游特色小镇2个、广西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广西历史文化名村1个,柳州市还被评为广西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全区仅2个)。百里柳江和程阳八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力争实现柳州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零突破。
产业融合 格局宏大
盘活资源,创新机制,形成柳州全市文旅发展一盘棋的大格局。在这一思路下,“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助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柳州民族民俗文化风韵十足,《苗魅》《坐妹》《侗听三江》等特色旅游演艺项目逐渐成为新招牌,2019年广西评选出13个特色演艺项目,柳州占了5席。清花绣坊、彩云苗艺等非遗工坊越做越强,富有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越来越多。柳州发挥各类博物馆多达59家的优势,在全区率先整合“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和“5·23全民艺术普及日”活动,创新开展“柳州文博旅游艺术周”,形成联动效应,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工业+旅游”树立文旅融合新典范。立足于柳州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工业遗存,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和以老工业厂房为特色的创意园区,发展户外旅游运动装备、旅游基础设施、文化创意等产业,为柳州工业旅游注入新活力。加快厂区“景区化”建设,引导产、学、研、游有机结合,创新延伸业态。探索“共享汽车+自驾游”模式,重点推进“一车游柳州”。如今,工业旅游成为柳州城市文旅发展新亮点。柳州工业博物馆荣升为广西唯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的文化旅游景区,全国十家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之一。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螺蛳粉产业园、仙草堂生态灵芝透明工厂等一批工业企业获评为国家4A级景区,以追寻工业足迹为主题的工业旅游、研学旅游逐渐升温。
“体育+旅游”不断扩大城市影响力。依托百里柳江水资源,策划、举办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柳州国际网球公开赛、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等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带动山地运动、休闲运动、航空飞行等体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美食+旅游”延伸产业发展链。以推动柳州螺蛳粉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抓手,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齐头并进。用作旅游的理念讲好螺蛳粉背后的故事,围绕螺蛳粉美食文化、田螺养殖等农耕文化,融合千亩竹海等秀美自然风光,打造螺蛳粉小镇,不断拓展柳州螺蛳粉一二三产联动的全产业链模式,开创以“螺蛳粉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的新路径。
特色名城 蓝图尽绘
今年5月16日,集装箱酒店旅游房车整体装修部品生产项目等签约入驻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产业园依托柳州市现有几个产业园,布局以房车、观光车、户外运动装备为主,其他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为辅的装备制造产业,助力柳州市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8月,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柳州市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实施方案》的通知,对柳州加快打造成为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是柳州市委、市政府对下一阶段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作出的明确定位。柳州市将以文化和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积极推进柳州市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柳州特色文化和旅游品牌,建设文化和旅游特色名城。
柳州将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以柳州工业产业体系为基础,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积极布局以房车、观光车、户外运动装备为主,其他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为辅的装备制造产业。高标准编制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概念性规划和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明确全市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整体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打造“核心产品突出、产业配套完善、生产营销售后一体”的集聚区,建成一批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化、规模化骨干企业,组建成立行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将“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博览会”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盛会,建成具有规模发展、集聚发展、整体发展优势的国内先进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集聚区,构建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全产业链。
柳州将建设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核心目的地。柳州市挖掘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突出苗族、侗族等本土少数民族文化,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集聚区。柳州市建设“一核三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一批融合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原生态传统村寨群。与周边省市加强跨区域旅游协作,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连线、连片融合发展,打造成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核心目的地。
柳州将打造桂柳山水风情黄金旅游圈。有机融合柳州民族风情和桂林山水风光,实现柳州与桂林文化和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桂中、桂北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柳州将创建广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柳州市将主动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在探索“旅游+”模式方面先行先试,制订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为旅游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新引擎、新动力。
着力构建柳州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创新发展。坚持走“创新之路”,促进柳州文化和旅游实现加速发展,努力把柳州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文化旅游名城,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坚持走“品牌之路”,确保柳州文化和旅游实现优质发展。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精品景区(点),聚力打造风情浓郁的节庆文化旅游品牌。坚持走“融合之路”,助力柳州文化和旅游实现协同发展。“工业+旅游”树立文旅融合新典范,“体育+旅游”不断扩大城市影响力,“美食+旅游”延伸产业发展链,“文创+旅游”为城市形象增添亮色。坚持走“绿色之路”,推动柳州文化和旅游实现长足发展。
(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黄林/文 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