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唐伯侬)近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重要考古成果。
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其早年出土一枚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经分析,确认为距今约1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在2018年至2019年相关团队和专家发掘期间,研究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东侧,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该遗址是目前东亚第一个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进展。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是一座唐(吐蕃)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墓内出土金银器、铜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该墓的发掘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此次通报的两项重要发现涉及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是早期人类迁徙和民族交流的重要通道,国家文物局将持续推动该地区的考古工作,不断深化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与衍变、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等重要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