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光政
位于南京长江北岸的浦口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和生态资源,而就独特性和综合价值来说,书法文化是独树一帜的。单“当代草圣”林散之这块招牌,就让地方特色更加鲜明、个性更加突出。但在文旅融合的实际运作中,特别是理念、机制、制度等方面,如何聚焦都市圈最美花园,将书法文化与旅游更好地融合,加快打造高颜值“都市微度假”胜地,仍然任重道远,要乘势而上,抢抓多重国家级战略在浦口叠加的发展机遇,不断递推书法文化产业升级,助力浦口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供有力支撑。
一、优势与不足
浦口书法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小圣”的王献之曾在浦口桃叶渡留下千古佳句;南唐大书画家韩熙载曾为惠济寺“汤泉禅院”撰文立碑;明代人称“活孟子”的陈献章捉草成笔,在浦口留下了狂草名作《白马寺联句》;有“当代草圣”之称的林散之生于浦口长于浦口。
浦口于2008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法)之乡”,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书法·金陵论坛”,承办了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等国家级展览赛事,“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也永久落户浦口,品牌展览已在浦口成型。在把书法文化载体转变为旅游发展载体的过程中,浦口以求雨山为基础,大力建设中华书法小镇,打造书法主题公园,求雨山名人馆是全国唯一的书法名人群体纪念馆。一、二期项目总投资5.5亿元的桥林“草圣书乡”美丽乡村项目则打响了“草圣书乡”艺术名片,其中,林散之艺术交流中心已成为集艺术交流、艺术教育、艺术品交易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书画研学产业基地。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可以让旅游更有“诗意”,以旅游为载体传播文化,可以使文化走向“远方”。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浦口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
浦口书法资源丰富,但产业规模还不大。浦口书法市场较为活跃,但规模较小,书法企业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求雨山中华书法小镇还在打造过程中。对标先进地区,无论是城内公园、广场建筑小品,还是道路交通设施、店招店牌,书法文化的展示力度还需加强,氛围还需浓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书法文化传播手段还需与时俱进,实现多样化。书法作品展没有发展成节庆活动,缺乏书法节、书法周、书法博览会等文化旅游品牌,参与性不强、留不住人。
二、创新发展的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浦口要善于学习榜样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走创新发展之路。
青州市为山东省辖县级市,2014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画)之乡”;2019年被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青州设立1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形成了七大书画交易市场,有各类书画院、研究院20余个,画廊、书画装裱店765家,书画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书画年交易额近100亿元,并连续举办四届中国(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品博览会、七届翰墨青州·中国书画年会,实现文化与旅游“双轮”驱动。青州依托书画产业发展旅游,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做法值得浦口借鉴。浦口区资源禀赋与青州市类似,需把散落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加以整合,突出主打书法文化,实现因文而立,因旅而兴,因融而活。
周边地区安徽省马鞍山市则把林散之当作安徽文艺的一座丰碑、一面旗帜、一个品牌来打造。位于采石矶的林散之艺术馆不断提升改造,建成安徽省林散之书画院。马鞍山市和县打造的林散之艺术广场,大力宣传推介书法名人,形成浓厚的书法氛围。浦口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摒弃同质化竞争,提升发展创新力,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造林散之书法主题产业园区、书法主题精品线路等文旅融合产品,与和县实现错位竞争、错位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浦口区要提前布局,大力发挥书法品牌的引领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设书法之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要立足浦口书法文化基底,依托求雨山文创园和桥林草圣书乡,进一步推动浦口书法之乡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制定系列激励政策,设立书法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多元投入的方式,通过社会化运作,让名人为浦口代言。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力争将求雨山名人馆和草圣书乡纳入苏皖两省共建体系。
二是打造特色景区,增强景区文化内涵。要依托求雨山书画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书法文化产业链。规划打造求雨山书法文化公园,将其作为市民休闲健身场所和青少年书法艺术熏陶基地、浦口书法展示客厅。浦口求雨山、桥林乌江主打以林散之为核心的书法文化,构建以求雨山林散之文化为主、“双乌江(和县乌江及桥林乌江)”为辅的浦乌路林散之文化走廊。建立全域旅游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在视觉走廊、地名、门店等各个方面体现以林散之为代表的书法文化,同时根据不同的参观群体,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个性化导览。
三是深化品牌推广,提升目的地魅力。采取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举办各类专业化、全国乃至全球性书法活动的同时,将书法与老山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结合,融入各类文体旅推介活动,加强书法艺术形象传播推介的整体谋划,拍摄浦口书法宣传片,出版系列丛书,编排浦口书法音舞诗画剧,开发浦口书法元素的文创商品,借助抖音等新媒体提升传播效能。推进书法民间普及,打造若干书法普及基地作为推进民间书法普及的抓手,发挥书法文化在彰显城市魅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