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游客271.49万人次,同口径同比恢复92.93%;旅游收入35.73亿元,同口径同比恢复96.96%,两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福建省厦门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假期旅游,创新推出文化游、乡村游、滨海游、夜间游、主题亲子游等业态产品供给,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和潜力,全市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根据疫情形势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文旅企业复工复产。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创新市场营销、提升服务品质以及加强区域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动厦门文旅市场强劲复苏,不断扩大厦门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丰富产品供给 “双节”火爆引央媒点赞
为了丰富来厦门游客旅游体验,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厦门推出了文化游、乡村游、滨海游、夜间游、主题亲子游等业态产品,受到市民和游客的青睐,吸引了主流媒体的持续聚焦。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东方时空》《第一时间》《24小时》等栏目更是从“尽享假期欢乐·文旅消费人气旺”“开启城市夜游”“乡村游受青睐”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厦门市文化和旅游业的强劲复苏。
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国庆中秋假期,厦门市举办了“2020中国厦门中秋旅游嘉年华”,推出了“福运到”“福常满”“好福利”“游有福”等15项特色主题活动,全景化、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厦门文化和旅游的魅力;2020国庆中秋厦门旅游网红打卡点和线路征集评选活动,为游客提供了趣味互动体验;厦门市文化馆专设非遗展厅展示64个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市歌舞剧院、市南乐团、金莲陞高甲剧团等国有文艺院团走进景区、社区和剧场呈上7天15场惠民演出,为广大市民游客献上一份节日文化盛宴。
滨海休闲产品“玩嗨”厦门。滨海休闲一直是厦门市旅游的特色优势,假日期间推出了“滨海之趣”“滨海之家”“滨海之购”“滨海之味”四大滨海主题产品,吸引众多游客体验。据了解,厦门环岛木栈道、观音山水世界、厦大白城、演武观景平台、黄厝海滨浴场、椰风寨、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等临海亲水场所或滨海游步道均人气兴旺。假期期间,曾厝垵文创村共接待游客73.85万人次,观音山梦幻海岸接待游客15.5万人次,沙坡尾片区接待游客54.4万人次,椰风寨接待游客8.5万人次,海上观光游项目接待游客超过7万人次。
夜游产品已成为新亮点。为了引导游客假期参与厦门夜游,“双节”前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了“夜无眠·游有味”厦门夜间旅游休闲消费场所推选活动。假日期间,鹭江夜游全国首创海上灯光秀,以鼓浪屿为核心、鹭江两畔为主线的海上夜游灯光秀项目正式上线,吸引游客全方位领略“夜厦门”的迷人风采。观音山、会展中心、鹭江道、演武大桥、集美新城等区域的璀璨夜景以及中山路、磐基中心、万象城、大嶝小镇等热门夜市商圈同样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此外,为了丰富产品供给,假日期间,厦门市充分发挥“旅游+”“+旅游”等优势,推出了系列特色产品。“同沐闽南风·共系两岸情”2020年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学体验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50多位学生积极参与;“山海健康步道节”焕发新颜喜迎宾客,假期前7天共吸引市民游客约51.1万人次;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天沐温泉度假村、盛之乡温泉度假村分别推出优惠套餐,吸引游客前来养生体验;集美诚毅科技探索中心推出的“一站式畅享游三大主题”亲子产品,吸引了许多亲子家庭前去感受科技魅力;“云上厦门”观光厅举办“蓝精灵乐园奇趣嘉年华”,七彩蘑菇屋、梦幻热气球、星光许愿树、蓝精灵音乐派对等受到孩子和父母的热烈欢迎。
文旅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据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周边游、跨省游市场的陆续开放,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后疫情时期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康养”资源优势,丰富优化产品供给,策划了以“康养夏秋冬·快乐厦门游”为主题,针对假日旅游市场需求,推出了滨海亲水游、康养休闲游、高山乡村游、非遗互动游、温泉养生游等厦门优质旅游产品;融合吃在厦门、住在厦门、行在厦门、购在厦门等旅游要素,推出了“来厦旅游100个必游打卡点”和60多条主题各异的旅游线路。厦门市通过区域文旅协作,创新设计推出“厦门+三明”联程旅游产品130多款,以“滨海休闲+森林康养”的山海协作产品服务丰富游客的出游选择,受到市场关注。
优质服务暖人心 提升游客满意度
今年国庆中秋假日,厦门市文化馆、市美术馆、市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创新实行延长夜间服务时间,并举办厦门非遗项目展等一系列展览,吸引市民游客前去感受文化夜游的魅力。这是厦门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
国庆中秋假期,在厦门曾厝垵、邮轮码头等地,总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景区服务志愿者的身影。为了引导游客文明出游,厦门市积极组织志愿者在各景区宣导文明旅游、健康出行、垃圾分类不落地和疫情防控知识等。据不完全统计,假日期间厦门共组织2200多名志愿者到各景区、交通要道引导服务游客,共提供各类旅游咨询服务超过23万人次,成为厦门旅游的亮点。
在中山路、曾厝垵、邮轮码头、和平码头、胡里山炮台及观音山等服务网点,厦门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广大游客免费提供旅游咨询、景区引导、预约保障、应急医药、便民出借等公共服务。假期期间,该中心服务游客超过1.2万人次,发放旅游地图等宣传材料近2万份,电子大屏幕不间断播放文明旅游宣传视频约620小时。
今年以来,厦门市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为导向,推出了系列举措。
与“中国旅游集团20强”春秋集团联合开通城市观光双层巴士,并于9月29日正式启动针对自由行游客推出的“双层观光巴士畅游厦门”活动,串接厦门17个旅游景点,提供360度观景体验和中文、英文、闽南话3种语言的讲解,为自由行游客提供多种个性化定制服务。
与高德地图展开线上合作,推出“自驾厦门游 高德线路汇”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智能推荐厦门自驾游、自由行10条经典线路、10条精品线路和5条新锐线路,推介国庆中秋厦门游打卡点,为游客来厦门游览提供线路导览、景区预约提示等在线服务;联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毗邻省份江西省、安徽省的车友会,启动“厦门自驾旅游节”活动,成批次组织私家车自驾赴厦门旅游,为游客提供优质线下服务。
此外,厦门市还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众多星级酒店、A级旅游景区、A级旅行社推出了“柔性服务”“情感服务”“绿色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其中,旅游饭店推出一系列的“管家”服务、“金钥匙”服务,努力做到“一酒店一特色,一游客一服务”。旅行社和景区也推出了特色的个性化服务,让游客一游有一感、一游有一得。
创新旅游营销 让游客“玩嗨”厦门
到厦门市军营村、白交祠村体验“夜枕星河”的美妙,与高山乡村农民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的“厦门高山乡村旅游休闲季”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前来休闲体验。
为了让游客“潮玩”厦门,厦门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在营销方面积极下功夫。假日期间,厦门市推出了30余个系列宣传营销活动,包括举办“2020厦门玩海季”和“玩嗨厦门”两个主题活动。其中,“2020厦门玩海季”充分挖掘厦门独具特色的“海文化”和“潮文化”元素,推出滨海康养休闲系列推广,引导游客体验住宿“海之家”、品尝“海之味”、趣玩“滨海亲子”和共绘“玩海地图”;“玩嗨厦门”则以年轻人喜爱的主播直播、短视频拍摄、热门话题分享等方式,发布中秋国庆厦门旅游“日志”,体验全媒体“潮玩”;利用厦门高端酒店健身房、游泳池的健身锻炼资源,举办“厦门酒店健身季”活动,推出“健身+康养美食+轻松住宿”套餐进行特色营销,促进酒店消费。
假日期间,厦门还在阿里飞猪平台上开展“2020厦门文旅消费季”活动,通过信托手段推出消费优惠折扣惠民计划;与光大银行联合举办“2020光大魅力厦门旅游节”,针对光大信用卡用户推出系列优惠服务。引导500多家企业推出各种优惠打折活动,让游客市民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此外,厦门市还采用市区联动的方式,相继通过“思明缤纷旅购季”“悦游湖里”“海沧欢乐文旅购物节”“集美欢乐购 假期乐欢天”“同安小吃节”“乡约翔安”等主题活动开展文旅产品营销,促进文旅消费。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厦门市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采取“云直播”方式进行产品营销,举办“康养夏秋冬·快乐厦门游”文旅产品全网发布会,收获了6700多万人次的观看量;“厦门文旅消费十二时辰”连续12小时云直播,全面系统推介了厦门文旅新产品、新服务;组织侠侣网、旅爽生活家、旅盟君等文旅企业开展电商直播带货营销,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厦门市还充分发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龙头城市的作用,多次牵头组织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开展联合营销,组织企业抱团合作,积极带动闽西南文旅市场加快复苏。国庆中秋假期前,厦门市还与三明市携手,面向长三角等国内重点客源市场联合发布“厦门—三明”特色联程旅游产品;在南京举办“诗意厦门·最氧三明”文旅产品推介活动,以“海上花园”携手“最氧森呼吸”为卖点,通过短视频以及VR创新技术等手段,线上线下精准推介营销,取得良好成效。根据飞猪平台大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经厦门赴闽西南游成为长三角游客中短程出游的首选之一。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厦门将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产品体系,积极“走出去”开展创意营销,不断提供温馨服务,确保游客心怀期待而来,满意舒适而归,不断提升厦门旅游体验感和美誉度,让“海上花园·诗意厦门”品牌享誉国内外。
文:李金枝 彭军 解政敏
图: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
组版:海峡旅游(福州)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