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信用监管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本报记者 陈静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我国旅游接待人数按可比口径同比已恢复79.0%,充分说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消费需求明显回升,旅游消费信心进一步提振,全国旅游市场呈现加快复苏回暖态势。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以多种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和鼓励市场主体大力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还创新监管方式——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为旅游业加快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景点欺客宰客、住宿场所卫生和安全问题频出、不合理低价游、旅行社违规失信……近年来,尽管各地对旅游监管工作常抓不懈,但时有发生的个别市场乱象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自7月14日跨省团队游业务恢复以来,旅游业不断扩大复工复产复业,可与此同时,疫情防控期间沉寂一时的市场顽疾也随之出现。据媒体报道,山西出现了“打着政府补贴口号卖烧鸡送旅游”现象;某电商网站举办的“云南旅游节”出现了“云南6天5晚轻奢品质游”只要9.9元的低价宣传;云南大理茶花国际旅行社虚假宣传销售“亚特兰蒂斯机票+酒店”产品。

如何从建立良好的市场监管生态角度出发,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如何解决市场顽疾反复出现、易地出现、久治未愈的难题?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开出了“良方”——系统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提升监管效能。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明确指出,着力推动市场培育监管两手抓、两加强,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印发了《全国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联合有关单位签署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形成了“黑名单+备忘录”机制,确立了顶层设计的制度框架,搭建起了信用监管的“四梁八柱”。2019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一批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此举进一步推动信用监管工作形成闭环,提升了黑名单管理制度的效能。

今年以来,海南、福建、上海、云南等地依据《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依法将严重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列入了本省旅游黑名单,并实施相应惩戒,对旅游违法失信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推动下,区域信用监管合作也在持续推进。沪苏浙皖四地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旅游领域信用联动惩戒工作,印发了《长三角地区旅游领域市场主体及其有关人员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和联合惩戒措施(试行)》;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地区旅游信用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推动了京津冀统一的诚信体系建立和信用奖惩联动机制的落实;黑吉辽蒙四地拟签订《东北三省一区建设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合作协议》,共建信用机制、共享信用信息、共创信用品牌、共育信用氛围。

增强信用监管效能

伴随着扩大复工复产复业的脚步,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疫情防控期间,不少省市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不断推进信息归集、数据整合、构建评价模型等工作,助力信用监管。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力推进“一平台三体系”建设,搭建了行业信用监管平台、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分类监管体系及应用体系。此外,该省还首创了“信用绿码”,可根据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生成“信用绿码”。该省正试行将此码作为市场主体“亮信用”的展示窗口和游客对其进行点评、反馈的接入口,助推行业高质量复工复产。

今年7月,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官网上“晒”出了221家旅行社的“信用报告”。要参团的旅行社信用如何、是否经营异常,游客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找到答案。这是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推出的“互联网+信用监管”新举措,基本具备了信用信息的“归集、查询、公示、监管”功能,既为游客提供了参考,也加强了对旅游企业诚信、规范经营的管理。

记者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正依托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改造升级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功能模块,这将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监管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大幅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强化联合奖惩机制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采访中,多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体系的构建旨在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比如,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信用风险一般的市场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

同时,各地也在探索强化联合奖惩机制。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高级人民法院会签了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措施责任清单,对失信被执行人及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采取限制消费等措施。黑龙江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对被处罚旅行社的名称、许可证号、经营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违法事由和处罚结果等信息进行公开曝光,社会反响强烈。辽宁营口建立健全了文化和旅游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办法,涉及招投标、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行政许可、评先评优时要先查询“红黑名单”。上海在开展批准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资格、A级旅行社评定、旅游发展资金支持、评优评奖及导游证核发等工作时,也会直接查询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情况。

跨省团队游恢复后,浙江省义乌市恒风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因信用等级是A级在此前获得了政府补助,顺利开启了“接单模式”。该公司负责人说,“公司的信用真是可以转化为‘真金白银’呀!”近一年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叠加旅行社规模、运营能力、服务质量、行政处罚、旅游安全和信用承诺等6个维度的旅行社信用监管评价指标模型,每两个月开展一次旅行社信用分级评价,并出台了相应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政策。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把守信的、信用等级高的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推荐给有关单位,在政府采购、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评优评奖、晋级审核、人才引进等方面依法予以优待。而对失信的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实施重点监管,增加检查频次,限制参加评优评奖活动。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还将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实行市场禁入。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加快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市场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失信行为反复出现、易地出现的问题。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当前,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正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从推进信用立法、完善严重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开展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重点环节和领域入手,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为文化和旅游市场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支撑。

2020-10-13 陈静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939.html 1 信用监管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