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喀左

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位于辽宁西部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县)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或徜徉于县域内的花海中,或体验温泉带来的惬意,感受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给这座城市带来的魅力。喀左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形成了“景城融合、全民共建、构筑美丽幸福家园”的旅游发展模式。

自然资源: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南部,辽冀蒙三省区通衢之地,县域面积2238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蒙古族人口占22%。2019年接待游客476.84万人次。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7家。

所获殊荣:近年来,喀左县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民族团结进步县、创新型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喀左县全力打造“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大旅游格局,全面带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繁荣发展。

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主要做法

(一)体制机制创新。喀左县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旅游部门牵头,发改、财政、水利等40个部门组成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级领导亲自抓、旅游部门具体抓、要素部门合力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将全域旅游工作列入年终绩效考核重点任务,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依法统计工作。开展旅游执法体系改革工作,依托“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管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相关执法部门”的“1+3+X”旅游综合管理模式,执法效率显著提升。

(二)政策保障到位。在全县“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围绕“旅游+”做文章,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喀左县坚持多规合一理念,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按照《喀左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景区专项规划需求,统筹国土、林草、生态等资源,预留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以旅游产业“六要素”为中心,统筹谋划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美丽乡村等工作,将财力、物力、人力向旅游产业倾斜,把旅游元素融入专项工作之中。

(三)公共服务全面。喀左县充分利用好京沈客专、喀赤高铁开通契机,结合城乡公交“村村通”优势,开通旅游专线,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县级游客集散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新改建旅游服务区(点)26处、旅游厕所125座、乡村无害化厕所1000座、停车场30万平方米,增设旅游标识1000块。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新建5G基站71座,向重点景区倾斜,有力提升了景区网络覆盖能力;将融媒体中心、应急广播体系和公安“天眼”工程建设纳入旅游大数据管理体系,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宣传营销和应急管理能力。

(四)供给体系完备。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喀左县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4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处。以红山文化为核心的东山嘴祭坛遗址、文化“三馆”全部免费开放,有序开发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暴龙地质公园。创建旅游产业小镇、特色旅游村寨、百个主题庄园,乡村旅游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支撑。紫砂工业体验游、休闲度假康体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紫砂制品、喀左陈醋、大凌河鸭蛋等特色商品蜚声辽宁省内外,“喀左紫砂壶”系列商品在首届中国特色旅游商品评选大赛中获银奖,大地农产品和天佑紫砂系列产品获得“辽宁礼物”称号。民族民俗特色餐饮、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自成体系,“星级宾馆+非标民宿”的接待能力显著提升。

(五)秩序与安全可靠。成立了喀左县行政执法中心,实现了与“1+3+X”旅游综合管理模式的完美契合和有效补充。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住宿等企业服务越加规范,建立“红黑榜”信用制度,杜绝了“黑车”“黑导”“黑社”等现象,游客投诉处理率100%、满意率100%,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有志愿服务队5支、志愿者300名。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制度,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六)资源与环境优美。喀左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6天,森林覆盖率达43.2%,被评为辽宁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建成“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各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平房子镇小营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专项行动,建成县乡村三级垃圾收集处理体系。行政村文化广场全覆盖,落实了旅游景区对特殊群体的价格优惠政策。将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抓手,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就业等实现精准帮扶。

(七)品牌影响提升。开展特色旅游活动。喀左县举办了全域赏花节、紫陶文化艺术节、龙源湖冰雪嘉年华、那达慕大会等节庆活动,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搭建宣传推介平台。建立“政府+景区+旅行社+媒体”整体联动营销机制,旅游营销专项资金达到1004.59万元,搭建全媒体矩阵推介喀左,品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示范意义

(一)突出“一把手工程”和“全民共建共享”两个核心要义。喀左县级党政主官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的指挥官和战斗员,亲自谋划推进,将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拿到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解决,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解决了“小部门”干“大产业”推动力不足的问题。坚持“全民共建共享”,把工作细化到城乡规划、资源利用、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准脱贫攻坚和产业振兴,统筹推进、合力实施,用5年时间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全面践行了“五大发展理念”,加快了增进人民福祉的发展步伐。

(二)探索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互补融合发展问题。喀左县属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近年来,喀左通过统筹水利、城建、林业、农业等资源,大力实施水系治理、绿化美化、生态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倾力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从无到有”到“提质升级”,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塞外水城”和旅游胜地。通过旅游产业的品牌效应,提升了县域品牌影响力,推动了产业之间的互补互助互融,吸引辽宁省内外著名旅游企业、大型集团入驻投资旅游项目;同时,一些高科技产业项目和绿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也纷纷投资落户喀左,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喀左县已经成为“两山”理论在辽西北乃至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创新实践基地。

三、创新亮点

(一)理念求新,超前实施全域旅游。2014年,喀左县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全景喀左、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县域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整合各类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出台强有力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国有景区全部实施企业托管运营。

(二)典型示范,打造全域旅游微缩版。将县城规划区作为景区规划建设,依托城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结合老城改造、新城开发和水系治理等工作,打造了龙源旅游区,这是全省首家以城市景观为核心的开放式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引领带动,积极助力精准扶贫。喀左县作为全省15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旅游景区建设运营过程中优先规划扶贫项目、流转贫困村土地,设立专岗优先聘用贫困户就业。建立了旅游部门与扶贫、商务、就业等部门的联系机制,定期围绕精准扶贫谋划旅游项目、推广旅游商品、培训各类旅游服务人才。

(四)“交通+旅游”,把道路变成最美的风景。抢抓高铁开通契机,依托高铁站和县城主城区,布局县乡村交通网络,实现了以高铁、高速公路为大通道,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村道为脉络的大交通格局,路网把各景区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条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

(五)开拓进取,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作为传统农业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喀左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通过推动 “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医养”“旅游+体育”“旅游+电商”“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将旅游产业真正培育成了“大产业”,既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质量提升,同时也带动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0-10-12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933.html 1 喀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