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8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武汉文博活动丰富假日生活

□ 程芙蓉 程敏

国庆中秋假期,武汉市文博系统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英雄城市 红色传承”等系列主题展览和多项社会教育活动。仅10月1日至3日,全市文博单位就举办展览21个、社教活动14场(次),现场接待观众5万余人次。

武汉革命博物馆联合东北烈士纪念馆推出了《国旗、国徽、国歌》专题展,该展览全面系统展示了国旗、国徽、国歌的沿革历史,激发了华夏儿女的爱国意识,唱响了“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推出的《为新中国奋斗——宋庆龄事迹图片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宋庆龄先生为新中国奋斗一生的光辉历程,激励人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不息。

辛亥革命博物馆和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分别推出了《战疫瞬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作品展》和《风雨过后见彩虹——南京武汉书法名家联展》。这两个展览以国画、水彩、剪纸、漫画、速写等多种表现手法讲述了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共战疫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武汉战“疫”过程中一个个温暖、感恩、团结奋进的瞬间。

江汉关博物馆也在国庆期间推出了《中国人的光荣——纪念“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展览;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还充分发挥流动红色展览小分队的作用,将《红镜头——外国记者相机里的红色中国》和《潜龙卧虎——抗战时期的中共隐蔽战线》两个临时图片展分别搬到洪山广场、球场街道货捐社区展出。

10月1日,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举办了“一颗红心颂祖国”朗诵活动。江夏区实验小学的71个孩子组成“71”字样,挥舞手中的71面国旗,用“快闪”的形式向祖国献上特殊的生日礼物。辛亥革命博物馆、横渡长江博物馆也在国庆当天举办了“我和国旗同框,真情祝福祖国”活动和“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视频拍摄活动,以与国旗合影、参观展览、拍摄家乡发展变化短视频等形式,厚植家国情怀。

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自明代建阁以来已成为文人墨客凭栏临风、吟诗作画的胜地。该馆的“晴川中秋诗会”成功举办了十届,已成为凸显武汉城市魅力的文化名片。为铭记不平凡的2020,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举办了“诗咏千秋谱新篇——2020晴川迎中秋国庆诗会”。该活动精心选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谱琴歌传唱艺术”和反映英雄城市、抗“疫”精神的优秀作品进行展演,包括少儿唱诗大赛优秀作品表演、汉梦清音读书会表演、琴歌古乐团表演等。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则举办了“中秋雅集礼情款款传统之光熠熠生辉”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通过分享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中秋故事,带观众重温烽火岁月。

10月1日晚,武汉张之洞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月圆国庆感恩有你”博物馆奇妙夜之旅,歌舞表演、“奇妙夜”探秘、创意市集等系列节目好戏连台,剪纸、老武汉糕点和叶开泰国医堂等非遗传承技艺博人眼球。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和武汉中华奇石博物馆在10月3日晚也分别举行了自然之旅——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从自然科普、人文历史、环境保护等方面深度挖掘两馆馆藏动植物和奇石园艺展品,将深度参观、任务探索、手工互动、角色扮演、亲子竞技等多种形式有机融合,为游客打造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博物馆探索之夜。

节日期间,武汉市部分文博馆还开展了送展下乡活动。10月2日,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将《大国脊梁 民族英雄》图片展送到武汉市蔡甸区侏儒街道三屋台村展出,还为村民们送去了红色文化音像制品、传统读物、红色文创产品等帮扶物品。江汉关博物馆也将《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大革命历史影像记忆》图片组送往武汉市新洲区城关镇展出。在讲解员的现场讲述下,村民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展览,大家纷纷为博物馆送展下乡的举措拍手叫好。

2020-10-0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885.html 1 武汉文博活动丰富假日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