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浙江省丽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暨缙云仙都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总结大会,认真总结全市旅游业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深入谋划旅游业未来加快发展的思路举措,明确提出打造丽水旅游业加快发展升级版的新目标、新要求,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加快旅游业发展是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的重要内容、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扩大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随着缙云仙都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丽水旅游业发展从此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创了新的发展境界和局面。
聚焦高质量,谋求新跨越!当前,全市上下正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对外展示丽水靓丽迷人形象的“金质名片”来打造,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美好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事业来发展建设。
对照新标杆,把握新要求,落实新举措。全市上下正高举发展的行动旗帜,以缙云仙都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动力、为激励、为榜样,奋力推动丽水旅游业加快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为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提供旅游业应当担负起的也是最能够提供的特色支撑和有力保证。
新标杆
缙云仙都创成5A激发新动能
不负全市所望、不负历史重托。今年1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确定缙云仙都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浙江省11地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满堂红”和丽水市国家最高等级景区零的突破,填补了空白、刷新了纪录、创造了历史,这是丽水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特殊的标志性意义。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来之不易,倾注了历届丽水市委、市政府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执着追求,饱含了缙云县各级各部门攻坚克难、酸甜苦辣的超常付出,见证了丽水旅游业厚积薄发的奋进历程。
仙都景区旅游开发起步较早,199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创建成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但此后,一度由于投入偏少、景点外包分割等原因,在激烈竞争中由“领跑”变成了“跟跑”,景区的提档升级成为全县上下共同的夙愿并为之不懈奋斗。
自缙云仙都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开展以来,缙云县和仙都景区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上下同欲、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忠诚使命”的思想自觉、“求是挺进”的行动自觉、“植根人民”的政治自觉,秉持“生死极速”理念,以创造性张力实现了变不可能为可能。
从4A到5A,一字之差却极其艰难。从14年前的交通梳理,到4年前弯道超车,通过景区资源价值和景观质量评审,再到今年初从与80多个对手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谓想尽办法、拼尽全力、穷尽资源,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
特别是去年,超强台风“利奇马”重创仙都,此时离迎检不到一个月。面对“多年艰辛,毁于一旦”的危情,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仙都划分成33个网格单元,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纷纷认领责任,8000余人次连续奋战22天,景区劫后重生。
恒心追梦、极限拼搏、以干得助!缙云仙都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充分彰显了使命必达、争创一流、善作善成的缙云担当,充分体现了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一往无前的缙云速度,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缙云力量,为全市旅游业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如今的仙都,已然成为秀山丽水的典型代表、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仙都5A精神,是浙西南革命精神在缙云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动体现,它就像鼎湖峰一样将永驻缙云儿女心间,成为激励旅游人在前进道路上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力量源泉。
新要求
把握“三个转变”实现新跨越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旅游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当前,疫情虽然放慢了人们出行的脚步和节奏,但潜在的旅游需求并没有减少,助推旅游业发展的纾困惠民政策链没有改变,旅游业长期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受到根本影响。
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正牢牢把握“时间不等人”的机遇,时刻不忘“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的道理,越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低谷期”,越要突出做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既要先人一步,提前行动,推动全市旅游业全面复苏回暖,更快地度过“寒冬”,迎来恢复性增长的“春暖花开”;更要面向未来,立足长远,固基础、提内涵、补短板、强优势,打造形成并全面迎来旅游业加快发展升级版。
加快旅游业发展是丽水以厉行“丽水之干”精彩书写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时代答卷的重要战略选择和科学手段。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暨缙云仙都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总结大会,提出了打造旅游业加快发展升级版的总体新要求。
打造旅游业加快发展升级版,首要前提是要准确认识、客观分析全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当前,全市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低、散、弱”和“三重三轻”等“有形”和“无形”方面的短板,存在着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侧重追求规模总量、难抑短期效益冲动的粗放型增长等问题。全市上下必须正视短板、直面不足、克服困难,立即行动起来,以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基点,在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解决问题和坚持目标导向,依照目标约束加快实现发展高度统一中开创旅游业发展新纪元。
旅游业发展格局如何从单点突破向全域优势转变?要深化“跨山统筹”战略,树立一体化推进、协同化建设、差异化发展理念,以资源统合为牵引,打破行政和地域界限,把离散旅游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推动旅游业发展格局从单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拓展。
旅游业发展动能如何从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要深化“创新引领”战略,以创新驱动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方式转变,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要素融合、品牌诠释、市场运营等各方面全过程,让创新成为丽水旅游业加快发展升级版的鲜明特征。
旅游业发展方式如何从局域经营向广域合作转变?要深化“问海借力”战略,坚持开门发展旅游,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旅游合作,加快推动旅游业从本地的局域经营向开放的广域协同发展转变。
新举措
坚持“五型发展” 打造“五个升级版”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全市旅游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推动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导产业。坚持“五型发展”,打造“五个升级版”,着力打造丽水旅游业加快发展升级版,这是当前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坚持全域型发展,打造旅游规划建设升级版。目前,丽水已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缙云、遂昌、松阳、莲都、景宁等5个县(区)创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接下来,要重点抓好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全域化“扩面”,充分发挥缙云仙都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古堰画乡、云和梯田、遂昌金矿等重点景区创5A步伐,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相当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标杆景区,打造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特色精品线路,构建“一心一轴四区四级”旅游发展格局。
——坚持内涵型发展,打造旅游产品供给升级版。按照“内容为王”的硬道理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创造丰富旅游产品内容,认真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内涵提升文章,大力实施“文化+”“+文化”战略,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价值品位和内涵魅力,让景区(点)既具颜值更有气质。
——坚持开放型发展,打造旅游区域协作升级版。加强市内合作、开放营销,加快旅游资源整合优化、旅游要素有机衔接、旅游项目合作共建,共同打造主题性旅游线路,共同拓展多层次客源市场,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合作的“大旅游”格局。加强城市品牌、旅游节事、产品市场营销,打造政府、媒体、企业“三位一体”营销体系,把丽水旅游品牌和形象魅力推广出去,让投资者和游客慕名而来。
——坚持创新型发展,打造旅游机制改革升级版。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深入推进机制创新。重点抓好创新旅游业发展引导机制、旅游企业引育机制、旅游人才强化机制,不断激发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坚持体验型发展,打造旅游服务功能升级版。贯穿旅游活动的核心主线始终是游客体验,以提升游客体验质量为重点,突出交通便捷、管理标准、生活互动,加强对旅游服务的长效改进,使旅游变得“可观赏、可回味、可参与、可感受”,营造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的入眼入耳更入心的心灵之旅。
本版文字 钟根清/本版部分图片 戴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