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或者生活中,当我们要对一个新鲜事物或者专业性很强的领域进行了解时,如果面对的是平铺直叙式的科普类文字介绍和灌输,往往对知识的获取效率是很低的,但是当有人把其中的原理用拟人、比喻等故事化方法讲述出来,那么同样的受众,后者的做法更容易让人产生印象记忆,且比科普灌输效率要高得多。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四大名著备受人们喜爱追捧,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故事性”强,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从而被深深吸引。时至今日,在很多时候,会“讲故事”甚至成为一种竞争力,延伸到温泉企业文化的建设层面,故事因素也有其必要性。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故事因素,应该是企业对自身发展历史的一种记录行为,通过多种文化“故事”建设形式,记载和传播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与时俱进地加深企业文化故事延伸的深度和广度,引导企业“人格”的形成、丰满、立体,对企业文化的传播、经营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故事”让温泉文化源远流长
温泉文化发展伴随着众多的“故事”元素,让温泉文化增添一份鲜明的底蕴。如温泉大国日本闻名于世的地狱温泉,因为古人看见“火山喷发后,别府地区硫磺漫山,烟雾腾腾,高温气体把岩石都化成了黏土,方圆数公里寸草不生”的景象后心生恐惧,更联想到佛教中描绘的地狱场景,故称该地为“地狱地带”,而形成的一个个热水池子,便叫作地狱了。根据各温泉池的显著特征,又分别命名为山地狱、海地狱、白池地狱、血池地狱、鬼石坊主地狱、灶地狱、鬼山地狱、龙卷地地狱等,同时伴随着当地的神话故事色彩更添形象。有这些故事文化底蕴在,别府温泉被当地人或商家善用:如将温泉水制成罐装饮料或是七彩弹珠汽水,用温泉水蒸气制作“地狱蒸”乡土料理,或提供“地狱蒸”自助烹饪方式等,给顾客带来别具一格的温泉文化体验,从而对其赞誉有加。
在国内,最负盛名的温泉文化故事,无疑是华清池与帝王的历史故事。唐玄宗对温泉的喜爱程度,从其正式出游华清宫36次、临时短期出游不计其数可知。随着玄宗的频繁巡幸,华清宫周围商贾云集,里闾纵横,形成了京城东侧的新型城市。更为世人称道的是,在华清宫还发生过唐玄宗与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等凄婉感人的爱情故事,频繁出现在后世文学、影视创作中,华清池温泉问世即自带文化属性,影响延至今天,仍然形象鲜明。
“故事”增加了
人们对企业文化的好奇心
人类本身就自带强烈的好奇心,因而能勾起人的好奇心、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是企业文化进行故事建设的途径之一。很多顾客会疑惑珠海御温泉的“御”是什么意思,本意是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产品,同时依据中国帝王温泉文化及地方历史文化,塑造了一个文化故事传说:“衙门水道碧悠悠,黄杨山下风光秀;温泉水汩腾云雾,帝王一泡九龙休。”相传700余年前,宋帝赵炳带领部属来到黄杨山下,正要安营休憩,忽见林中雾气蒸腾,如百龙翻滚;帝甚奇,令人前去探视;探者返,复帝曰:“乃为暖泉,九龙戏焉”。帝率众亲往,果见林中数眼暖泉,泉涌汩汩、气雾蒸腾,九龙嬉戏;遂令众人退,入水而沐,忽九龙藏匿,不复见;帝泡毕,顿觉心爽神怡、精力倍增,甚喜,便敕当地百姓免赋三年;当地百姓因此暖泉而得龙恩,便称宋帝所沐之泉为“御温泉”。这个“御”文化故事传说为珠海御温泉文化建设做足了铺垫。
而作为“中国温泉旅游产业的开创者”,珠海御温泉的开业故事,其实也是产业文化故事的缩影,开创一个产业有多难?这里也有小故事,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一探究竟。
【她“骗”人下水】1998年2月28日开业当天,仪式结束后,嘉宾们都只在温泉池边徘徊,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泡,没人愿意先下池,情急之下,御温泉创始人吴大班叫来一名工作人员,让她尽快洗澡换好泳衣下池,结果在她的引领下,宾客纷纷入池沐汤,“1998年2月28日10时27分”,第一位御温泉顾客被“骗”下池的时间,所以在珠海御温泉,每年最盛大的庆典就是2月28日——温泉诞,庆祝珠海御温泉和温泉旅游产业的诞生。
【不成功,便种菜】在珠海御温泉之前,这里已经留下过三块温泉疗养院的奠基石,那些悄悄来又无声退出的不知其数了,在不被支持的情况下,吴大班说:“没市场可以造市场,中国温泉应该有一个新的开始,我准备用两年时间来培育市场,如果做不起来,就把它拆掉种菜。”珠海御温泉开业的当天,一位来参加典礼的嘉宾放下手中的剪刀后走到吴大班面前,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老兄,您真够大胆。”
企业的产品从策划到开发、打造成型、测试、推出、改良提升等,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伴随发生一些“意外”的小故事,如“毓祥泉”是一个立于地面的大木桶,造型独特,是为了纪念陈毓祥先生而建,弯腰于木桶中取水,行如鞠躬,寓意对陈先生的崇敬之情。又如云来客栈的“驴棚”故事:吉祥物般的毛驴和黄牛,一直深受顾客喜爱,然而当初接回来时也发生过一个趣事,毛驴和黄牛都很惶恐不敢下车,负责人笑着安抚,对它们说:“请你们回来是养老的,不会吃掉你们。”毛驴和黄牛好似听懂般欣然下车入住驴棚,从此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奉旨养老”生活。
以上这些故事,其实都是企业文化的细节,细节凸显故事,故事又给游客留下更深的印象点,有些故事顾客可能只听过一遍,就已经对其中的人、物、事的认知了解变得鲜明、鲜活起来。
“故事”让产品变得生动有灵性
其实很多时候,企业文化里的故事塑造都不必对外人道,但它们的设立塑造又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引导企业经营、产品策划、打造和丰富企业文化等。在企业中,可能每一个大项目都有一个对应的文化故事背景,这个文化故事背景支撑着项目从策划、启动,到项目定下调性,再到不断焕发项目生命力和活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文化故事作为支撑,所以项目发展起来时才有方向可循,伴着这个文化故事运作起来也不会显得突兀,在这个大方向下,企业在经营中只要不断填补内容,丰满项目,企业文化就不会“走样”。
前面讲到,珠海御温泉关于宋帝的故事传说,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当开发小汤镇项目时,小汤镇也有了顺理成章的文化故事背景:“黄杨山下,千余年前便有温泉流淌,温泉四野,有零散百姓居住,此处百姓得温泉之益,免去了烧热水的时间,由此生活更为便利;且常泡温泉,身体健康,心情也开朗。有此优势,附近人们渐向温泉聚居。千百年来,这里如同一个世外桃源。温泉疗养的产生,让当地兴起了服务业,汤馆、客栈、食肆、商铺等起来了,且越聚越多,渐渐形成小镇。商机的出现,吸引了周边人们来居住和经商,更多的人聚居小镇,让小镇繁荣起来。云来客栈是当时最大的客栈,得福汤、和合汤、七本汤功效各异,深得镇民的喜爱,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汤馆,小镇也因此名声大噪。有一位王爷慕名而来,甚欢喜,便在此兴建行宫亲王府。小汤镇也有了很多个节庆,如旗鼓物语、拜月庙会、芙蓉世家、得福诞、圣诞结、温泉诞、春嬉晓、大餐庙会……每一个节庆,镇民都会举行庆祝活动,邀请顾客参加共庆。”
在这个文化故事里,道出了小汤镇的由来,先是温泉聚集人群居,因为有了“人”,各种机构、组织随之出现:六福祠、衙门、镇远镖局、飞发钱庄、庙宇、养生馆、大戏台等,有些细项结合实际情况或玩法效果,所以即使只是设立了一个简单的门头,但因为有文化故事做背景铺垫,不会显得单调突兀,反而更添趣味,所以在后续经营中实际开或者不开都可以灵活处理;再者温泉引人慕名而来,所以服务业兴起,汤馆林立、云来客栈建起、商肆繁华,发展成镇;最后更让“王爷”慕名而来,所以亲王府私属会所也有了背景出处,同时也进一步呼应了“御”文化故事脉络。随着小汤镇项目的成熟经营,特定、特色的节庆活动也出现在经营活动中,由此又带出了一系列的“温泉生活”气息,“王爷、格格、镇民、镇长、衙差、管事、掌柜”等人物,组织开始出现并活跃于镇民生活中:德高望重的“王爷”每年都会出现在温泉诞庆典活动中,带领镇民求水祈福;“亲王府的格格们”会在中秋拜月庙会上带领镇民拜月祈福;神秘的“衙差”总是外出喝酒;“镇长”的双重身份是“太公”,每天都会去大餐庙会主持开猪礼、分猪肉……如此种种,切切实实呈现出一个“活”的、富有烟火气的小汤镇,在这里,许多人与事、经营手段都变得有趣味,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这种文化故事设定下,顾客从踏入珠海御温泉起,就已经扮演着“镇民”的角色,轻松融入其中,深受顾客喜爱。
结语
如同建房子一样,要想房子稳固、盖得高,就要确保地基打得牢固、坚实。企业文化建设同理,要想企业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宽度更绵长,就要确保企业文化的“根系”粗壮、发达,有强大的抓力,牢牢扎根生长。一个项目、产品的启动,若同时赋予其故事因素,那么这个项目、产品可以说一开始也被赋予了“生命力”,根据这个文化故事的发展脉络,可以有计划地打造或者调整项目方向、产品内容等,而且项目、产品与文化故事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故事牵引项目、产品有目的的打造呈现,项目、产品进一步拓展文化故事的深度和广度,让文化故事更有底蕴和延伸力。企业的项目、产品、服务等都可以遵循大的文化故事脉络主线,又可以延伸发展各自的文化故事支线,一层层繁衍,最终长成企业文化的大树,结出企业特色文化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