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以“旅游新使命 健康新生活”为主题的第十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贵州六盘水盘州市举行。共同探讨新发展格局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贵州旅游业发展大计,构建后疫情时代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从2006起至今,15年来,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已成为贵州全省统一认识、整合资源、改善环境、优化服务、打造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业、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旅游业作为富民产业,已成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劲支撑。
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贵州将认真贯彻关于把贵州旅游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指示,加快推动旅游业全面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进一步打响“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打造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品质更优的山地旅游强省和全域旅游示范省。
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在致辞中指出,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珍惜健康之贵、生命之贵、安全之贵,更加重视生态安全、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并向“天下贵客”发出邀请:走进贵州,可尽享“五福”。
走进贵州,可尽享山水养眼之福。贵州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这里拥有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台山、铜仁梵净山四大世界自然遗产,山奇、水灵、谷美、石秀,处处成景;瀑布、溶洞、峡谷、湖泊、温泉,比比皆是,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一幅幅神奇旖旎的高原山水画卷。
走进贵州,可尽享清爽养肺之福。这里是“天然大空调”“绿色大氧吧”,夏季平均气温23.6℃,平均风速3米/秒以下,森林覆盖率近60%,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98%,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浓度很高,空气清新香甜,可以畅快呼吸、畅享清凉。
走进贵州,可尽享山珍养胃之福。这里是全域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两品一标”农产品规模持续扩大,农产品地理标志达131个,居全国第8位,“贵州绿色农产品,吃出健康好味道”广受人们认可。
走进贵州,可尽享运动养身之福。这里是山的王国,因山而名、因山而美、因山而灵,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永久落户贵州,全年330天以上可进行户外运动,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拉力、漂流、滑翔、攀岩等户外赛事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大众欢迎,被誉为“户外运动天堂”。
走进贵州,可尽享文化养心之福。这里18个世居民族生生不息,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山地文明,多元文化深度交融,成就了贵州“文化千岛”“民族生态博物馆”的传世美名。全省724个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一。走进贵州,你会穿越古色斑斓的历史文脉,忆起别梦依稀的故园乡愁,找到深埋心底的“诗和远方”。作为中国红色圣地,这里诞生了“遵义会议精神”,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珍贵文物,至今仍给予我们心灵的启迪和指引。在这里,你将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开启一场重温初心、洗礼精神之旅。
“文旅扶贫”在贵州结出哪些丰硕的果实?
旅发大会举办的“贵州文化旅游扶贫成果展暨特色旅游商品博览会”给出了答卷。
位于盘州市月亮山景区的博览会共分为4个区城,分别是文化旅游扶贫成果展示馆、十二大农业特色产业展馆、特色旅游商品展示馆、多彩贵州美食展馆,旨在为各地及广大参展商、采购商搭建起沟通洽谈、切磋交流、招商引资的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整合、合作共赢,共同创造和分享贵州文旅农商融合发展的新红利。
其中,“贵州文化旅游扶贫成果”展区,集中展示了近年来贵州文化旅游扶贫的创新举措、发展成就、旅游扶贫成果等。现场通过图、文、影、音和专业讲解等方式,立体直观地解读文旅助推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生动鲜活地展现了文化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本,获得观展的各级各界嘉宾一致好评。
激活沉睡山水,战胜美丽贫困。近年来,贵州文旅系统践行“两山”理论、守住“两条底线”,连续15年举办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持续做大做强旅游业、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业日益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此过程中,贵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统筹谋划,推动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深入实施文化扶贫“四民行动”、旅游扶贫“九项工程”等,深化文旅农商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支持非遗扶贫,充分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始终注重扶智扶志等,有力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作为本届贵州省旅发大会承办地的六盘水,近年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旅游业作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优势产业,依托“三变”改革,紧紧抓住全域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文旅扶贫。截至目前,9.8万贫困人口搭乘旅游顺风车、吃上旅游饭,“江南煤都”转身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六盘水一域,折射贵州精彩全局。
2016年以来,全省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连续4年实现30%以上井喷式增长,建成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农家乐经营户等2400余家,文化旅游累计助推1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增收,带动近100万人就业。
贵州将始终保持文化旅游扶贫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奋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深化文旅农商及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为全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文化旅游力量。
“投资贵州文化旅游业,正当其时。”
在旅发大会的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上,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玉广向企业家们如是推介。
贵州自然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文化丰富多彩、资源禀赋优良、交通便利。近年来,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5%,实现由负转正,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贵州曾经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现在是减贫人口最多的省,贵州已凤凰涅槃,今非昔比。”
张玉广从投资时间、投资条件、投资保障三个方面,对贵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环境进行了推介。他表示,贵州着力推动旅游产业化,持续提升旅游大环境,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品质,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玉广指出,在“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到贵州投资发展坐拥地利、尽享人和。
2020年上半年,贵州省累计发布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318个,签约298个,开工274个,投产131个。
推介会上,贵州重点推荐招商项目374个,总投资3171亿元。其中,康养度假旅游项目42个、温泉旅游项目73个、山地索道项目23个、景区(点)项目57个、乡村旅游项目30个。
推介会成果丰硕。大会现场共签约75个项目,合同投资额548.76亿元。其中,休闲度假类28个、餐饮住宿类12个、户外运动类8个、文化创意类8个、生态特色食品类5个、观光旅游和智慧旅游类7个、旅游装备制造类3个、乡村旅游类4个。
今日贵州魅力无限,机遇无限,已成为海内外游客憧憬向往的绿色生态公园、幸福生活家园、追忆乡愁故园、创业兴业乐园。贵州热忱欢迎全球旅游业有识之士考察洽谈、投资兴业,共同分享贵州旅游业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