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同样的道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百折不回、坚忍不拔的强烈事业心,成为今日南朗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南朗镇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保证。
背山面海,“伟人故里”的南朗镇在中山市全域旅游发展大潮中又迎来了新的角色——奋力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南朗镇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自然风光秀美,更有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这个中山市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借“孙中山故里”的名人效应,多年来不断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南朗镇勇当中山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领头羊”,扛起了中山旅游品牌形象的大旗。
创新体制机制 谋划全域布局
南朗镇位于中山市东部,镇内山林面积8万亩、农用地面积6.7万亩、沿海滩涂围垦面积3万亩、海岸线26公里,还有5000亩红树林和日出水量超5000吨的海上温泉。
除自然资源丰富以外,南朗镇历史文化底蕴也深厚,坐拥孙中山故居、中山纪念中学建筑群和茶东陈氏宗祠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革命前辈欧初、中国首家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方举赞、著名影星阮玲玉、漫画大师方成等名人的故里。
目前,全镇已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最美乡村2个,历史文化名村3个,风景名胜景点10个。有如此厚重的资源,南朗镇在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上如虎添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在中山市创建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全镇25个部门以及15个村(居)形成联动。在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融合旅游规范、旅游元素和旅游服务等,实现各项创建任务高效高质落地。
此外,南朗镇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联席会议制度、南朗镇全域旅游联盟、旅游规划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等制度的落实为创建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围绕“中山文化” 打造全域品牌
“中山文化”在南朗随处可见,中山纪念中学被称为“中国最美中学”,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古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犁头尖山5个核心景区,全方位呈现孙中山的出生和成长环境、革命活动及相关历史遗迹。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南朗镇如何打好这块中山文化金字“文化牌”?
南朗镇用实践给出了答案——充分发挥其优势,围绕孙中山故里文化,逐步形成“一核、两带、三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即以孙中山故里为核心,以海上温泉游、横门出海游为代表的沿海蓝色休闲旅游产业带和以云梯山、蒂峰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沿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以翠亨村、崖口村、左步村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旅游点,进一步丰富了孙中山文化旅游内涵。
为强化旅游宣传推广,打造“孙中山文化+”品牌,南朗镇每年投入超过500万元组织策划以孙中山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旅游文化活动,文化下乡、展览活动近100场次/年,形成了“稻田音乐节”“翠亨新年音乐会”等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品牌以及荷花节、崖口飘色、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南朗镇家风家训传承基地等特色文化品牌。
此外,在创建过程中,南朗镇还注重推动市内媒体、旅游集团、工业游企业、住宿餐饮企业等成立孙中山故里全域旅游战略发展联盟,为游客提供吃、住、游、购、娱等方面消费优惠,营造全社会参与全域旅游创建的良好氛围。
因地制宜 开展多形式旅游
南朗镇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资源丰富,依托其区域优势,打造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等项目产品,在产业旅游融合发展上形成了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为代表的“文化+教育+旅游”典型。
南朗镇充分发挥孙中山故居研学游示范基地效应,融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革命烈士陵园、杨殷故居、陆皓东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系列重温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旅游线路,拓展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研学游市场。
近年来,南朗镇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工作突出,已打造形成了三大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即以翠亨村、崖口村为代表的人文历史风貌示范片区,以榄边村、濠涌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岭南古村落风貌示范片区,以左步村、冲口村为代表的田园美丽示范片区。全镇每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超过60万人次,其中,左步村已成为热度极高的网红打卡点。
值得一提的是,南朗镇的生态旅游同样引人注目,每年南朗镇崖口村呈现着一幅幅动人的水岸生态画面,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观看——鲜花盛开的荷花池、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成群白鹭翻飞起舞、数百亩红树林摇曳生姿。还有被誉为“中山最美绿道”的金钟水库,到那里骑单车或步行已成为市民及游客必做之事。
共建共治 全民共享旅游
在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南朗镇注重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打造地域文化特色,依托孙中山文化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打造出翠亨大道步行街,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为了创建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南朗镇下大力气,投入1500余万元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升级园林绿化,在犁头尖山上新增1万平方米景观绿地,在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中字广场定期举行看电影、广场舞、登山、文艺表演等文娱活动,让游客和居民既能享受美好的自然风光,又能满足精神文化需要。
南朗镇注重以旅游推动就业,拓展旅游共享富民空间,实现农业由一产向三产升级,提高农业收入,盘活农民闲置建筑和土地,改造升级为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丰富旅游接待功能。
据悉,南朗镇还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依托“南朗发布”微信公众号对接中山市全域智慧导览系统,并开发“智慧博物馆”系统,整合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现有的信息化资源,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包括智慧导览、AR增强现实系统和孙中山故居3D博物馆展示等多个功能,让游客和居民足不出户也能尽知南朗事、尽观南朗景。
创建成效显著 持续发力推进
自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启动以来,南朗镇进一步加大文旅产业投入力度,近3年来,全镇旅游总投入达15.17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有质的提升。其中,2019年全镇接待游客量34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3亿元。
在整体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上,南朗镇也是不遗余力,投入2亿元修建1200平方米的景区主游客中心,配置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增设犁头尖山环山道路和登山步道,修复活化翠亨古村落,将景区纳入乡村旅游和历史文化游径两条省级旅游线路,形成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为龙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南朗镇侧重文化融合与沉浸式体验的全域旅游,将田园风光与历史人文底蕴融合穿插,做到以全地域覆盖、全领域互动、全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为原则,实现了“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全域旅游风貌。
此外,南朗镇还将重点在机制体制、产业融合、智慧旅游、品牌发展、创新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