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李
9月17日至20日,文化和旅游部在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举办2020年全国全域旅游培训班暨首届全域旅游发展绿色对话。来自全国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及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关负责人,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交流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分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经验做法。
从理论授课到现场教学,从案例分享到交流研讨……3天的时间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有助于开拓视野、创新理念,帮助他们在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同时,思考当地全域旅游升级发展的思路、途径和举措,能够实实在在充“电”蓄“能”。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地江山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江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光华在培训班进行经验分享。他介绍,在做大做强核心景区的同时,江山也致力于做优做美乡村休闲旅游,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古村落,推出一批主题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去年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后,江山又趁热打铁、乘势而上,组建江山全域旅游发展专家团,启动江山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对全域旅游再出发绘好路线图。下一步,江山将全力打造“处处是风景、时时享风景、人人皆风景”的全国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为浙江乃至全国提供以景区带动为主导的全域旅游建设的“江山样本”。
“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山高路远。实践证明,全域旅游之路是正确的,我们迈出的只是第一步,接下去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浙江省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滕安达说,宁海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域旅游再出发”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实施全域化空间布局、全景化城乡共建、全链化产业融合、全体验产品供给、全覆盖公共服务、全渠道品牌营销、全行业服务提质、全方位政策创新的“八大工程”,将用切实行动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创造性提出‘美学引领的全域旅游’新理念,并锲而不舍付诸实施,是修武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经验。”河南省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说,修武县通过“科技+美学”双轮驱动式发展、普惠式发展、撑杆跳式发展,让全域旅游转化成全域美学和美学经济,如今,全域旅游已成为修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而文化和旅游部门作为全域旅游创建的实施部门也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部门。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压力更大、任务更重,但目标更清晰、信心更坚定。”四川省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说,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后,青川重整行装再出发,持续深化全域旅游发展,致力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接下来,青川将继续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品牌,将大熊猫打造成为青川独具魅力的文旅名片,不断提升“熊猫家园·大美青川”的知名度美誉度。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是拿块牌子、得个称号这么简单,要把担当意识、创新精神贯穿到创建的全过程。”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委书记张克说,贾汪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在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功能不强、生态基础条件差等艰难条件下起步。全区把补齐生态短板作为突破口,把全域旅游创建作为推动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实现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蜕变,探索出资源枯竭城市发展全域旅游的“贾汪模式”。“当前,贾汪的旅游发展才刚刚起步,基础较为薄弱,要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不懈、接续奋斗,将其作为系统工程、动态过程,常做常新、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全域旅游始终向深里走、往实处落。”张克说。
“此次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学先进、找差距、促进步,我们会把所学运用、落实到工作中,更好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浙江省开化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金树明说,通过学习,自己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有了更多思考。“接下来,我们将以打造文化和旅游IP体系为突破口,突出文旅发展特色,同时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开化全域旅游跨越式发展。”金树明说。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不是一日之功,也不能一蹴而就。各地要深入把握全域旅游的发展内涵,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特别是在文旅融合、旅游扶贫富民、城乡统筹、生态依托、景城共建、资源转型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与实践。
培训结束,学员们将再次回到创建一线的工作岗位,开启新的征程。他们纷纷表示,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把全域旅游工作落到实处,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