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孕育了灿烂的远古文明,在大往圩遗址的土地上,洒落着一颗自春秋以来就熠熠生辉的水乡明珠,这就是有着“吴根越角”之称的嘉善县。这里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这里水乡如梦、古镇似画、田园可诗。
多年来,旅游业作为嘉善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嘉善县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以来,旅游业更是突飞猛进,旅游要素不断完善。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1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9亿元。拥有A级景区12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3家)、星级饭店9家、旅行社15家。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类特色小镇、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等多家。2017年,经国务院审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发展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嘉善要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期,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嘉善签署合作协议,共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嘉善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将进一步聚焦全域旅游总要求,打造“一轴三高地”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围绕“主平台”统筹谋划
科学构筑县域大花园
嘉善县上下围绕“全域旅游发展”这个“主平台”,将县域作为一个大花园谋划建设。一是嘉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由嘉善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规格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全域旅游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嘉善县财政持续投入专项资金3000万元进行保障。二是注重文化挖掘融合。通过挖掘“吴越文化”“江南水乡文化”和“善文化”,依托全域土地整治流转等,推动镇村景区化。坚持“多规合一”,贯彻实施《嘉善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多规融合的理念,全新编制《嘉善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推进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三是坚持部门联动协同。联动推进“五水五气五废”共治,打赢“蓝天保卫”等5场环境保卫战,并同步推进“花语善城”“善美水乡”等专项行动;2018年以来,共实施315个文明城市创建项目,进一步美化城乡环境面貌,实际投资达到16亿元。通过几年来的创建,真正由旅游主管部门“单打独斗”向“部门联动”转变,形成了工业游、农业游、商贸游、研学游和亲子游等丰富的旅游业态,实现了“旅游+”和“+旅游”的良好局面。
围绕“主目标”倾力培育
努力建设项目大集群
围绕“培育全域旅游新增长极”这个“主目标”,由“两极”向“全域”跨越。全县在建旅游项目32个,总投资246亿元。一是从地域发展的角度。打破原有的“北西塘南大云两大平台”旅游发展格局,大手笔打造以老城区“梅花坊城市客厅”为新引擎,涵盖东门西门历史街区7.8平方公里的县城旅游核心区,与嘉善县文化艺术中心、阿里大文娱项目等同步推进,总投资达55亿元。二是从项目落地的角度。努力建成文旅项目大集群,从2018年启用的华夏影视综艺产业园(吸引了“中国好声音”“蒙面唱将”等知名综艺节目录制),到总投资100亿元的宋城演艺谷项目落地;从大云镇新引进总投资33亿元的良壤番薯藤农旅有机生活度假项目,到先行启动区姚庄片区引进总投资80亿元的乡村文旅示范项目;从投入4.02亿元打造5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到签约总投资58.3亿元的佳沃等农旅大项目,均标志着嘉善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动能明显增强。三是从创建引领的角度。2019年,五彩姚庄、智杕番薯藤有机生活度假区等大项目相继签约,总投资达150多亿元,打开了未来腾飞的翅膀。随着宋城演艺谷、恒天祥符荡及拳王水街等文旅项目的有力推进,结合目前嘉善越里、嘉善博物馆正争创4A级旅游景区和主城区正向浙江省4A级景区城目标全速冲刺等,这些都将成为嘉善县新兴旅游热点,全域旅游的发展后劲十分充足。同时,入选了全省首批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培育名单,入选浙江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围绕“主攻点”多措并举
推动服务品质大升级
围绕“公共旅游服务”这个“主攻点”,从三个层面提升全域旅游发展品质。一是强化“交旅融合”。实施浙江省交旅融合试点工程,创新打造运游一体化的嘉善县旅游集散中心。新建高铁南站旅游咨询中心,完善17个旅游咨询点;投入逾369亿元推进覆盖全县域的“三纵两横”省际高快速路畅通工程;建成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网点103个,主城区与乡镇覆盖比例约为4:6,上线运营新能源汽车350辆,鼓励绿色旅游;改建温泉大道等通景公路5条,绿道慢行系统总长度达到112.14公里。二是实施“厕所革命”。全面提升旅游厕所品质,新改建旅游厕所156座,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标准。三是打造“智慧平台”。完成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已建立“一中心两网两平台三系统”,实现全域数据一体化联动。借助示范区一体化契机,正与上海青浦区、江苏吴江区合作建立“六个一”(示范区旅游图片库、旅游网、旅游小程序、旅游微信、旅游识别符号、旅游一卡通)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协同机制。四是推进旅游管理规范化。完善“1+3+N”旅游综合管理机制,建立了旅游警队、景区假日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分局。成立旅游安全委员会,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开展“平安旅游”创建,构建平安和谐的旅游目的地。同时,积极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围绕“主市场”优化提升
树立全域旅游新形象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这个“主市场”,通过区域合作联盟化、合作载体基地化、旅游交通一体化和宣传营销联动化,有效促进文化旅游融合纵深发展。一是扎实推进文旅融合IP工程。“江南民歌节”“西塘汉服文化周”“大云萌王节”等系列节庆品牌向常态化、产业化、国际化迈进;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佳膳十碗”进万家模式,得到浙江省“百县千碗”3年行动计划推广。二是推进旅游供给多元化。注重农旅融合,形成了以碧云花园为代表的农业旅游,已创成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42个,在创近20个,实现了镇(街道)景区全覆盖;重点打造歌斐颂巧克力、归谷智造小镇等工业旅游,并积极培育由此衍生的“婚庆旅游”“研学旅游”“亲子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与商贸融合,形成了以嘉善越里为代表的商贸旅游;与文化融合,形成了以吴镇纪念馆、孙道临电影艺术馆、嘉善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推出了云澜湾温泉养生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合,推出了“南湖—缪家村—陈云故居”的“奋斗之旅”等红色印记旅游专线。三是不断“走出去”“请进来”。共建长三角湖区旅游联盟,与上海虹桥枢纽以及9家区旅游咨询中心合作;举办嘉善全域旅游推介会、乡村旅游节、西塘汉服文化周等多个大型文旅节庆活动;总投资4亿元的嘉善县图书馆、博物馆新馆自去年6月28日开馆以来,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已吸引周边游客市民81万人次驻足,嘉善县文旅发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把县域作为大景区、大花园来打造,通过全域旅游带动城乡建设,与“美丽嘉善建设”等行动形成组合拳,如今,嘉善县旅游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县域之内“处处是风景、时时有服务、‘行行+旅游’、人人均参与”。
全域旅游创建鼓舞了嘉善进一步大力发展旅游的士气,夯实了旅游发展的基础,增强了旅游发展的后劲。今后,嘉善县将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致力把嘉善县打造成为“诗画浙江”的嘉善样板、“中国知名江南水乡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把嘉善县建设成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点而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