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7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遇见龙游红木小镇 感受千年文化之美

畅享帐篷文化及家居购物节 龙游红木小镇10月1日开园

在举世闻名的钱塘江上游,千年文脉贵地的“南孔圣地”衢州,有一块两江交汇、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此处是“钱塘江诗路风光带”的重要驿站和璀璨明珠。1000年前,吴越国国王钱镠途经此地,观此处山势层峦叠嶂、绵延起伏,宛如游龙,好一派摄人心魄的大气景象,钱镠驻足凝望兴起,便将此地“龙丘”改名“龙游”,由此拉开了龙游千年传奇的序幕。明朝时,这里孕育了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龙游商帮,为闻名天下的浙商崛起埋下了伏笔。

弘扬东方文化 打造生态小镇

2000年初,年年红家具(国际)集团(以下简称年年红)将引领整个产业升级的梦想寄托在衢州龙游,伴随着产业发展,这块古老的土地开始了华丽的蝶变,如今,这里已成为享誉业界的龙游红木小镇。

有一颗古老的樟树四季常青,茂密的枝叶带来数百平方米的绿荫,还散发着浓郁的樟香味。大树顽强的生命力影响了这里一代又一代人,当地的百姓让孩子把这颗大樟树认作“娘”,以祈求孩子健康、平安成长。这种向下扎根、向上成长、隐蔽万物、千年不变的大树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年年红。年年红以木立业,经过团队艰苦打拼,已成为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产业工人6000余名,先后荣获“中国家具行业十大品牌”“中国古典家具十大品牌”“浙江省信用企业等级AAA级”等荣誉称号。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年年红旨在向社会分享承载着东方人文精神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致力于打造一个成就员工的广阔平台。于是,年年红便有了从家具到家居生活方式,再到中式生活美学服务的升级和迭代。10年前,是整个红木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部分企业开始了多元化的扩张之路,而年年红像树深深扎根于所在的产业沃土,不为外在环境所动,在他们看来,大千世界万象峥嵘,相有别而理归一。所处的什么行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的用心,把自己的事业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同样是为消费者服务,为社会做贡献,正所谓君子务本,“本”就是在木字下面加一点,引申义即是根,务本就是安住于本分。

打造龙游红木小镇对于年年红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小镇占地面积达3.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达80亿元,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创建世界级运营一体化的生态旅游区。小镇构建集家具制造、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生态居住五位一体的富有文化性、体验性、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现代生态文明小镇。

小镇建筑设计出自苏州古建园林大师之手,依托东阳古建营造技艺,建筑群以唐、宋、明、清的风格为特色,融入木雕、砖雕、石雕等经典元素,精雕细琢,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充满诗情画意,处处彰显着厚重的文化气息,高超的传统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重塑产业价值 升级人居品质

现小镇在“两江化一龙”战略中的龙头地位,龙游县政府将全县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县智慧化指挥中心落户于此,使这里兼具小镇概览、社区服务、商务洽谈、产品展览、创业服务、旅游服务、文化展示七大核心功能。

在这里,游客可以乘上游船画坊,开启一场如诗如画的旅游体验。首先,游船驶出码头约700米处,有一座横跨衢江与人工湖相接处的古典建筑大桥,其名彩虹桥。远远望去,这座桥就如一道彩虹落在江面上。彩虹桥的设计灵感源自《清明上河图》。整座桥以传统榫卯结构为基础,采用独具特色的廊桥技艺构建。桥分为三层,底层通航,中层通车,上层是观光休闲茶座,桥全长89.2米,高17.2米,底层距水面约8米,共耗材3000余方鸡翅木,创下了吉尼斯之最。

直至游船驶出彩虹大桥,正式进入衢江,此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卷陡然而成,身在画中,心随江流。行至育龙岛,这里位于衢江水域中心。听当地老人讲,育龙岛又叫乌龟背,据说无论衢江发多大的洪水,这个岛从来没有被淹没过,就像乌龟托起整个岛屿一样,护佑着村民世代平安。育龙岛环境优雅、氛围祥和,将城市喧嚣一扫而空,游客在这里会不自觉地御下包袱与烦恼,回归宁静,返璞归真。

视线右移,宏大的古典建筑群沿江分布,首先展现在游客眼前的就是沿江红木古建长廊。长廊贯穿东西,盘绕在衢江北岸,全长1200米,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整座长廊均选用鸡翅木、亚花梨、波罗格三种红木原料,采用榫卯结构,融合“牛腿”“斗拱”“雀替”,苏式彩绘等多种传统手工艺精雕细琢而成,在保持古建经久耐用的同时,也充分展现江南古建之美。廊上精美的雕刻和对联,无一不展现了中国木雕文化的精湛技艺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整体建筑在水天一色之间,勾勒出优美的天际线。

进入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吉恒家具制造基地,连同1.5公里处的孝福家具有限公司共同形成的产业群,是目前规模、功能、配套设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红木家具生产制造基地。基地总占地面积650余亩,总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其中,8层厂房近47万平方米。基地以节约用地的模式,创建浙江省首例垂直绿化标杆式生态厂房,屋顶种树、阳台绿化,已建成金典、富典、吉恒等300多条家具生产线。

放眼国际,吉恒家具在东南亚、非洲及南美洲国家积极拓展原材料供应基地,并在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挂牌上市红木原材料交易。产业园是中国乃至亚洲知名的红木制造基地,并形成产业与人才集聚的高效模块制造系统与低成本物流系统,销售订单一体化。目前,小镇已培育出12种系列品牌及八大空间,以对应优质品质生活方式,大手笔打造200万方共享工厂,65万方大型智能化仓库,30万方场景式生活体验空间。

小镇产业配套规划创意园区以研发设计创意为核心,集聚高端人才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引领“大家居”生产、消费、生活观念。通过全面展示传统家具制造技艺,结合家居博览、体验消费等载体,将家居产品服务与文化创意产业完美融合,提升顾客对家居文化的认识,传承中国和谐居家哲学,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从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升级,再从产业链升级向多元生态平台发展,小镇从1.0向2.0、3.0、4.0、5.0演进,不断探索产业、城市与乡村战略协调发展之道,让小镇像水一样融入社会。

穿过高速公路,便是浙西最大的旅游枢纽中心即小镇客厅,这里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家具体验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小镇客服中心、文化长廊等。为体

道莅天下 智周万物

进入以“立志”为主题的志诚楼,在一楼,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毛主席雕像,雕像背后壁画上题有毛主席的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右侧雕像呈现的是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场景,表现了他立志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使命感。左侧悬挂的是历朝历代名人关于立志的名言。在志诚楼的二楼,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了“红船精神”“井冈山”“湘江突围”“四渡赤水”“雪山草地”“延安精神”“走向胜利”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三楼则以展示古圣先贤的立志典故为主题,从古至今全方位阐述“立志”的重要性。让游客从先贤的立志故事中汲取智慧营养,为当代人带来借鉴和启迪是志诚楼的核心,也是龙游红木小镇想要传递的文化价值。

中华姓氏宗祠通过华夏始祖、古圣先贤、历代帝王雕像来缅怀中华始祖功德,再现中华文明的历程,体现出“人类同一祖,地球共一家”的文化理念。整座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投入红木柱子400余根,选用了大量徽州砖雕加以装饰。

中华姓氏宗祠共有三进三路,即前厅、中堂、后殿三进。正厅供奉着三位铜像,中间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创世神盘古,他手拿巨斧开天辟地,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可见“工匠精神”不管在现实还是在神话中都深度地参与和塑造了文明的走向。在他的旁边,左右位列的分别是尧帝与舜帝。正厅左右两侧可查询姓氏宗谱,游客通过查询可以感受自己姓氏的独特魅力与源远流长。

此外,帝王殿内供奉着100位帝王,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开国的国君、皇帝,或是重大历史转折的主导者。他们推动着历史的前行,在中国历史绝美的画卷中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先祖殿供奉的是姓氏的祖先,按照宋代《百家姓》的顺序排列,体现家道、家风的传承。而圣贤殿供奉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的100位圣贤,是他们传递了中华文明的火种,让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化断流的伟大民族。

被沿江长廊呵护的便是小镇的文化板块——人文中轴线,人文中轴线也是小镇的文化之魂。它与江面连接的第一个景点是太母殿,太母殿为中国古建筑特有的穹顶结构,主体结构以水密性高的铁梨木构建。殿内正中是女娲娘娘造像,高12米,重5吨,由纯铜浇铸而成。她右手托着地球,地球上站着男人和女人,象征着女娲创造了人。在女娲娘娘上方还有一座神像,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杰出的部落女首领华胥氏。

站在女娲娘娘下方祥云之上的,是周朝三母太姜、太妊和太姒。周朝因开启中华礼乐文明而光耀天下,其丰功伟业与这三位伟大的母亲息息相关。太姜是周朝立国太王的夫人,贞顺贤淑,教育子女以身作则,生育太伯、仲雍和王季。正是受到这位伟大母亲的影响,太伯、仲雍将王位让给贤明的王季,这个兄弟谦让的故事成为千秋佳话。太任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她在怀孕时也不停止修养身心,故周文王姬昌生而明圣。而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夫人,生育了十个儿子,其中包括武王姬发和周公旦,而周公旦更是儒家文化“礼乐天下”的创始人。因太姜、太任、太姒的道德教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文明,后世便以“太太”二字作为对贤淑女性的最高尊称,故有“太母之谓”。

在太母殿右边即是壮丽的感恩门。感恩门以华丽的鎏金工艺结合和玺彩画风格精美呈现,繁纹重饰,美轮美奂,体现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感恩门,顾名思义就是感恩自然的无私馈赠,感恩国家的和谐稳定,感恩社会的关心支持,感恩父母给予生命和抚养,感恩成长中所有人给予的帮助。常怀知恩、感恩、报恩之心,让一切都更加美好。

出太母殿是育恩堂,这里是培育恩情的场所,着重于子女教育问题,阐述家庭和睦与子女良好成长发展的密切关系,注重身教、言教、境教,以“孟母三迁”而教子成才的典故,说明教育的重要性。育恩堂门口有一副楹联:“班妻定从革千材方正,班母立绳墨万德始平。”其实,楹联中提到的班妻、班母就是鲁班的妻子和母亲。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发明创造,把固定墨线的小钩子叫作班母,把固定木材的木橛卡扣叫作班妻,这象征着一个人成才离不开母爱的培育和亲情的恩德。

技可进乎道 艺可通乎神

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造、创新,方能立身为己、修身为家、立业为国。同时,还要恰当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天人合一、和谐世界的崇高理想。

站在三圣殿凭栏北望,悠悠入目便是觉知山。此山高108米,是集土地平整及人工湖开挖等土方的多余方量集聚而成。历经多年建设和环境营造,目前园区内种植大小树种达196种,约200万棵,被林业部门列为名贵树种种植基地。

小镇内的缘佛圣树酒店,是为了纪念一棵2500多年树龄的罗汉松而建成。那颗罗汉松现以标本的形式落定在酒店顶层的文殊塔内。酒店以五星级标准建设,内设160多间房,按照一层一主题、一间一故事的文化理念设计,每一层都有空中花园种植绿色植物,阳台荫茂、小品成景。酒店植物以生态垂直绿化的方式进行种植,整体外形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成为“自然氧吧”,让游客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同时,更加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用真实的感触唤醒游客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紫檀宫。紫檀宫前面门牌楼气派大方,步步登高的石台阶中间雕刻的三山五岳气势恢宏,代表着祖国大好河山万年长青,龟和仙鹤的形象寓意延年益寿。扶栏榫头上雕刻着圣洁的莲花,寓意步步生莲。紫檀宫前面有一座桥,名为通根桥,也称师承桥。它告诫人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父母、老师的教诲,更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紫檀宫共分六层,每层的业态各具特色。一层是商业街,为游客提供服务。二层是各个入驻企业和部分商业业态。三层、四层是年年红旗下金典事业部和富典事业部的精品家具购物体验展厅。五层是三百六十行祖师殿,在这里,游客可以找到各个行业的开山祖师。他们从悠悠历史长河中走来,代表着开拓、创新、立功、立业的精神,体现了伟大的“工匠精神”。先祖们兢兢业业、披荆斩棘,用智慧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他们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三圣殿位于紫檀宫六层,这里也是人文中轴线的最高处。楼层内从左至右依次供奉着鲁班、老子和孔子三位圣贤。建造之时,之所以将这三位圣贤合为一殿,就是希望告诉到此参观的游客,首先要掌握一项技

一步穿越千年 回首梦回汉唐

小镇西边坐落着木都商业街。商业街沿江广场濒水而建,总体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宏伟而庄严。这里以汉唐建筑风格为主,集商业、休闲、娱乐、研学游、疗休养、商务会议等主要功能于一体,将龙商文化与红木文化完美对接。

如今,红木博物馆已经开放,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五属八类29种珍稀红木实物科普展示。正所谓一木一世界,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也可以丰富知识,打开眼界。在滨江休闲区,小镇将打造浙西部最大的水上演艺中心,搭建1500平方米水上舞台,引进国际最先进声、光、电设备,通过科技手段,结合舞台演艺,呈现一台台美轮美奂的实景水上万人秀场。演艺中心能容纳1万余人观赏,给观众带来更多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总体来说,龙游红木小镇是一个能够让游客慢下来、静下来、留下来的特色风情小镇。小镇充分挖掘、弘扬传统国学文化,对接华夏文明,将儒、释、道融合,以红木为主要载体,以工匠精神精心雕琢,再以“五行相生”的理念构建小镇五大板块。产业基地奉献优质产品,支撑多元化的品质生活;文化板块的人文中轴线,为人生明道、立德、明心见性提供智慧启迪;商业娱乐板块,寓教于乐、乘物游心、特色购物、各取所需。在文化复兴、中国消费品质升级、中式生活方式回归的三大要素推动下,龙游红木小镇为打造“当代中式家居之都”和高品位的大型“东方人文生活小镇”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马树贤/文)

2020-09-17 畅享帐篷文化及家居购物节 龙游红木小镇10月1日开园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0686.html 1 遇见龙游红木小镇 感受千年文化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