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5日
第15版:旅游报15版

重庆奉节

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奉节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奉节因山而特、因水而灵,诗歌是奉节最美的风景,脐橙是奉节最浓的乡愁,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是奉节的“两大宝贝”。近年来,奉节县着力保护好利用好“生态”“人文”两个宝贝,突出全域旅游统领,倾力唱响“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核心品牌,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

全域谋篇 创新机制

发展全域旅游,最关键的是要推进旅游治理理念、治理机制转变,推动由部门抓旅游向党政统筹抓旅游转变,融入党委、政府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由旅游部门单一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携手共建的局面。奉节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成立了重庆市唯一的总揽全县旅游规划、建设、产业、营销、宣传等工作的夔州旅游文化新区,作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破解“小马拉大车”的体制难题,引领全域旅游大发展。

奉节县把旅游作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等10个旅游专项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坚持一切产业围绕旅游打造、一切项目围绕旅游布局、一切产品围绕旅游开发、一切要素围绕旅游保障,高位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奉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一幅城市与乡村、山水与人文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的奉节,基本形成“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铁空水公交通网络体系,正在成为渝鄂交界地区商贸物流集散中心,随时随地满足游客快进慢游的需求。随着山水资源、生态资源日益升值,奉节越来越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投资者发展创业、旅游者休闲体验的好地方,高质量发展空间豁然开朗。

全貌提升 做强核心

2020年,奉节县坚持全域旅游统领,以“6364”为路径,以“四个一切”为抓手,以品牌创建为核心,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推出三峡之巅、三峡原乡两大景区,全域旅游产品逐渐丰富。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位于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由白帝城和瞿塘峡组成,2019年11月被列入创建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瞿塘峡位于奉节县城以东10余公里,为长江三峡“第一峡”。其入口处,赤甲山雄踞江北,白盐山耸峙江南,天开一线峡张一门,是为夔门。夔门“天下雄”,今享“中华山水之门”的美名,是重庆市新地标,也是第五套人民币10元券的背景图;白帝城屹立于瞿塘峡西口,相传因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据险筑城并自称“白帝”而得名。景区现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东西碑林、竹枝园、古象馆、锁江铁柱、瞿塘峡摩崖石刻等大小景观景点100余处。

三峡之巅景区位于瞿塘峡最高处的夔门赤甲山顶,海拔1388米。登临三峡之巅,群山万壑尽收眼底,长江如玉带蜿蜒飘向远方。放眼青山叠翠,莽莽苍苍,山风拂拂,衣袂飘飘,恍如置身仙境,物我两忘;任思绪遨游,精神升华。

三峡原乡景区位于兴隆镇,是风光绮丽的世外桃源,为都市繁忙的人们打造了一个家门口的浪漫风情小镇,成为每个人心间的秘密花园。七彩花田、九曲花阶、桃花坞的酒窖、田园牧歌的手工面包、繁花清吧、幸福草坪、亲子牧场、漫游步道、“世界最大的山门”旱夔门以及神秘的神仙洞,每一处都是旅游者最好的打卡地。

在这三大核心景区的带动下,奉节县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核心,打造自驾行摄、生态康养、诗歌朝圣、民俗美食、科考研学、极限体育目的地“六张名片”,强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夔门攀岩赛事体旅项目、亚美欧眼镜工旅项目、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农旅项目、长江三峡影视拍摄基地项目等,全域旅游产品逐渐丰富。

全业融合 激发活力

除了诗词,江峡文化、三国文化、脐橙文化也都成为奉节积极开掘的人文“矿藏”。青龙镇大窝社区曾经是一个硫磺矿区,一度寸草不生。通过矿区改造、植树造林,如今的大窝社区摇身一变,成为工业遗址景区和艰苦创业历史教育基地。

自2017年以来,奉节县连续三年举办“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三度联手《中国诗词大会》,承办第二届中华诗人节,4期《跟着书本去旅行》宣传奉节,全面宣传奉节文化名胜,全国唯一“中华诗城”称号落户奉节,千年诗城实至名归。

凭借好生态和人文“两个宝贝”,近年来奉节县以“六大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抓手,推进文旅融合、城旅融合、交旅融合、农旅融合、商旅融合、体旅融合。

“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前人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绿水青山能变金山银山,文化资源也要变成金山银山。”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说,近年来,奉节围绕山水人文打造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效果日益显现。

一部融诗词朗诵、歌舞表演、光影展示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2020年在长江三峡瞿塘峡口再次开演。这场诗词文化盛宴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任总导演,以白帝城、瞿塘峡、夔门为背景,以中华诗词为主线和根基,以诗赋景、以诗怡情、以诗为魂,打造出令人神往的诗意天地。该演出成为奉节县的一张新名片,见证着这座江边小城开掘千年“诗城”文化宝藏,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转型之路。

全民参与 共建共享

推进旅游富民,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是全民共建共享的重要环节。奉节县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通过资源整合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健全完善“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民宿改造提升、安排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以及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区、乡村旅游后备基地等方式,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和贫困人口人均收入。

今年新开园的三峡原乡就是其中的代表。景区打造“原山原水老家原滋味、乡里乡亲邻里乡情浓”的三峡原乡,引导全民从事旅游经营,建立以景区为核心吸引、乡村旅游为配套引导、乡村居民为服务载体的扶贫模式。按照规划,奉节县将建设20个特色产业小镇,每个小镇都将打造成A级旅游景区,旅游开发覆盖特色小镇所有贫困群众。据统计,2019年全县从事旅游行业的贫困户3.03万人,收入约1.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22.5%。

同时,奉节县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组建“成渝五绝七城联盟”,推动郑万高铁旅游一体化营销,长江三峡旅游“一卡通”便民惠民措施,积极融入长江三峡旅游一体化格局。

(陈潜)

2020-09-15 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0632.html 1 重庆奉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