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凤文 吴越
K11盛京创意市集、吉安巷日式风情街、歇马夜市、盛京梨园夜间剧场……一个个夜市、市集、夜场、街区聚拢了人气。人们看夜景,品书香,逛“深夜食堂”,看市井万象,感受沈阳的“满城烟火”。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夜经济是对现有日间资源的有效补充。比如依托美食街、美食广场,打造一批特色餐饮街区,引进辽菜品牌、老字号,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驻场,发展“深夜食堂”,既带动夜间消费,也让游客感受一下当地生活和餐饮文化。
今年七八月份,沈阳夜市比较火爆。“沈北超级夜市来了,啤酒免费喝!”“奉天巷风情小街+特色小店,打卡拍照开怀畅饮两不误!”——宣传语打出来,结合优惠促销,很多夜间美食场所引人关注。
以7月中旬开市的盛京皇城夜市为例,夜市依托近400年历史的北中街,在全长300余米的场所,共设200余个摊位。除了常见的特色小吃,还有多种沈阳老字号小吃、国内外传统美食、网红美食等,人气颇高,商家们赚得盆满钵丰。
沈阳的夜经济不仅停留在美食、美景,还创新融合多种业态,服装城广场、古玩市场、景区夜场也十分热闹。
位于沈阳北一路万达商圈的国际纺织服装城北门广场的生活港夜市小吃种类丰富,价格较为亲民,有宣威火腿、特色蒙古烤串等各种民族特色鲜明的小吃,引得路人驻足品尝。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沈阳方特欢乐世界今年推出的夜场活动,涵盖玩、吃、购等环节,夏季时还有消暑活动。沈阳鲁园古玩城首次创办的文化夜市开市,吸引了众多古玩收藏爱好者。K11盛京创意市集则汇集了盛京庙会、农夫市集、非遗展演、文创市集等特色文创项目。随着秋意渐浓,这些项目有的已于8月底歇业,有的将继续常态化经营。
据K11盛京创意总监孙宇介绍,K11是比较专业的展览展会场馆,今年通过打造夜间文创活动,实现了较好的引流效果。观众们对场馆环境和美食口味很满意,很多人是回头客,相信明年会吸引更多商家参与。
剧场、书店等夜文化场所,也有效丰富了沈阳市民、游客的晚间生活。
在辽宁沈阳皇姑区的一个剧场内,上演着民俗风情浓郁的歌舞剧《沈阳印记》,人们透过千年历史,追寻文化印记。
这是沈阳首部歌舞剧,从7月开始在盛京大剧院首演,之后便在沈阳梨园小剧场常态性演出。该演出由《新乐畅想》《盛京盛世》《奉天往事》《沈阳曙光》《魅力沈阳》5个章节组成,述说沈阳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壮大。
来自抚顺的孙女士说,原先是逛逛沈阳故宫、看看北陵,就回宾馆休息了,行程挺松,感觉时间上有点浪费。这次晚间安排了观看歌舞剧,行程安排就比较合理了,我们对沈阳的历史人文和城市变化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在沈阳,新华书店、沈阳玖伍文化城等营业时间由原来的晚上8点30分延长到11点,还增添了小吃吧台等,为夜读者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沈阳全市已形成30多处夜市、市集、景区夜场等场所,且夜市分布基本都在市民出行便利的传统街区、小区附近,如位于市中心的“彩塔夜市”、位于铁西区的“兴顺夜市”、位于沈河区的“奉天夜市”,个别高端市集分布在新区,不仅有效推动夜间经济发展,进一步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和旅游生活,还为新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辽宁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分类培育的原则,打造一批能够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性夜经济集聚区,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夜间消费品。到2020年,全省创建省级夜经济示范街区20个、市级夜经济示范区50个,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沈阳市也印发了关于促进夜经济发展的相关意见,以补充城市旅游季节性短板为导向,积极引导全市夜游经济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