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1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优质IP

钱江源

钱江源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以“钱江源”碑为核心,包括莲花塘、大峡谷、枫楼坑、三省界碑等,颇具边界风情。历史上此处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地表呈现“多”字形格局,其中“神龙飞瀑”被誉为“江南第一瀑布”。

根宫佛国

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以根雕艺术、盆景艺术,赏石文化与园林古建为载体,融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璀璨的文化于奇根异木之中,旅游区资源体量巨大、类型及业态丰富。创始人徐谷青热爱根雕,1991年创办开化根雕厂,2001年着手创建“根宫佛国”殿堂,成立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逐渐发展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开化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新版块。

钱江源国家公园

钱江源国家公园面积约252平方公里,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等3个保护地以及连接以上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区域,涵盖4个乡镇、21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是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近年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深入践行“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理念,以建成“常绿阔叶林的世界窗口、科研与监测的中国样本、共抓大保护的东部标兵”为具体目标,全力冲刺“2020年创成钱江源国家公园”总目标。

开化龙顶

开化县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建县,产茶历史悠久,开化龙顶茶在明朝已被列为贡品。民间流传许多关于开化龙顶茶的传说,最有影响力的是刘伯温“求茶问路”的传说。开化龙顶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三绿”“三绝”的特点,“三绿”是指干茶翠绿、汤水清绿、叶底鲜绿,“三绝”是指香高持久、味甘爽口、形体竖立,又以干茶的“针形”成为中国针形绿茶的代表,同扁形绿茶的代表“西湖龙井”并称为中国绿茶的“两朵奇葩”。

中国天然氧吧

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的2016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中,开化县凭借气候独特、生态优质、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多样、休闲旅游四季皆宜等诸多特点,成为全国首批9个“中国天然氧吧”之一,是当时浙江省唯一获此称号的地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年均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达4500个,古田山和钱江源景区监测到的最高值达到了14.5万个,是“吸氧洗肺”的绝佳去处。

龙坦窑青花瓷

开化龙坦明代青花窑址是浙江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花瓷窑址,发掘出土了包括瓷器、窑具在内的较为丰富的文物,尤以青花瓷、紫金釉瓷和蓝釉瓷质量最为高超,器形多样,纹样装饰丰富。开化龙坦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汪家良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泥料和青花料性,拾取瓷片做专业元素鉴定等方式探究龙坦窑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已成功烧制出十几只与龙坦窑残件相似度很高的青花瓷器。

开化纸

开化贡纸也称开化纸,又称“藤纸”“开花纸”“桃花纸”,因产地得名,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风靡朝野,为中国古纸之极品,是明清最名贵的书籍用纸。纸张细腻洁白,簾纹不显,温软柔润,薄中见韧。2008年8月,开化贡纸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013年,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成立,对开化纸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和传统技艺恢复,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钱江源味道

钱江源味道系列选材朴实、用料广泛、讲究火功、保持原味、味纯清香。钱江源味道系列颇具历史,自古以来便有门前屋后,挖坑筑塘,养殖清水鱼的习俗,其中“山坞里,没好菜,抓条活鱼把客待”展现开化家家户户养清水鱼的特殊风情;苏庄炊粉相传为南宋理学家朱熹首创,元末朱元璋曾屯兵古田山也亲口尝过,苏庄无菜不炊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开化根雕

从唐代兴起的开化根雕,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发展,逐步形成了融根艺、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体,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根雕文化,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以根文化为主题打造的根宫佛国5A级旅游景区蜚声海内外,已成为开化的文化符号之一。

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

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背靠秀丽花山,面朝迤逦芹江,集综合展示、教育培训、研究交流三大功能于一体,展馆内容分为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史展区和“开化革命烈士纪念馆”两大主题板块。展陈涉及以浙西地区革命斗争的历史和烈士名录为主线,以革命历史为脉,以史叙事、以事论人,全面展示了浙西地区军民和开化英烈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无畏的光辉形象。

2020-09-0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0240.html 1 优质I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