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皓 本报记者 高慧
文旅搭台,“草根”唱戏。在湖南省浏阳市白沙村,活跃着一支“草根”文艺队:他们鹤发英姿,队员平均年龄在55岁,最年长者七十有余;他们多才多艺,忙时双脚沾满泥土,闲时舞台绽放光芒;他们初心不改,齐心聚力投入家乡文旅建设,为游客奉上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这支由18人组成的“草根”文艺队,留住了乡愁、保存了乡音、纯化了乡情,已成为白沙村的文化新景观。
7月的一个晚上,白沙村村民陈革新来到家对面的白沙剧院,与同伴们一起排练。看她身着舞服、手持扇子精神矍铄的样子,丝毫看不出已有71岁高龄。
因为热爱文艺,今年4月,在白沙乡村振兴文艺队初创时期,陈革新就报名了。包括陈革新在内,文艺队最终确定了18名成员。
白沙村是秋收起义的革命源头,革命遗址很多。在成立大会上,白沙乡村振兴文艺队就确定了为红旅小镇建设提供一台“革命戏”、丰富游客“红色之旅”文化内涵的发展方向。不久,队员们就自编自导自演,排练出了歌曲《一个迷人的地方》、舞蹈《又唱浏阳河》等10个节目。
文艺队队长戴平美说:“文艺队的成立,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还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能够为游客提供一场‘文化大戏’,大家都很自豪。”
白沙村风景优美,人文荟萃,历史上商业发达,古建筑鳞次栉比。同时,作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教育意义深远。
戴平美说,文艺队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植根于白沙村地方文化,通过舞龙、击鼓、独唱,花鼓戏选段、红色革命表演剧、现代舞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不仅游客欢迎,村民们也很喜欢。
今年年初,浏阳市携手湖南省多家旅行社在大围山镇举行了“春暖潇湘 送客入村”扶贫调研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从4月至7月,累计为白沙村引进游客1万多人次。
稳定的客源让文艺队的演出上座率有了保证。“无论是演出场地、还是服装化妆道具,都是村里出钱置办的。考虑到队员们年龄偏大,村里还为大家购买了保险。村里这么支持,我们就敞开了演呗。有专业的旅行社对接,我们一场演下来也能有几十元的收入,而且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文艺队队员王陆平说。
“队员们需要更多时间排练,由此远离了牌桌,摒弃陈规陋习,投入更健康的文化生活。参与演出、观看演出的人多了,村里赌博酗酒的人就少了,这是文艺队成立以来村里出现的可喜现象。”对此,白沙村不少村民有着相同的感慨。
不仅如此,游客多了,白沙剧院旁边的土特产摊子、陈革新家的民宿、村里的农家乐,都日渐有了人气。
随着白沙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步伐越走越稳,白沙乡村振兴文艺队的“事业”也慢慢走上正轨。不过,文艺队队长戴平美并不满足于现状,交谈之间流露出些许忧虑。
“除主持人以外,队里就我最年轻,47岁。为了保证演出不失水准,大家每天要排练五六小时,很多人吃不消了。”从文艺队成立到正式演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超负荷的排练就让戴平美腰疾复发,王陆平也时常感觉脚痛。
不久前,白沙乡村振兴文艺队应邀到浏阳市演出,得到了专业人士的指导,队员们一个个难掩喜悦之情。戴平美说:“队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编排的节目水平也参差不齐,希望能够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带领文艺队更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