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但同时也倒逼出线上旅游新业态——形式多样的“云旅游”,此举激发出了智慧旅游新动能。河北省各地景区适时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5G、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正在为旅游业装上高质量发展的“智慧芯”。
有专家认为,“云旅游”这种旅游新形式的诞生,更有利于景区拓展服务业态、创新盈利方式的长远发展。它能拉近景区和游客之间的距离,保持景区在游客心中的活跃度,有助于以后转化为落地经营收入。
“智慧芯”助力催生旅游新业态
为全面提升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应用能力,推进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服务品质化,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全省文旅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应用建设的需求,先后印发了《智慧景区示范点评定管理办法》《推进全省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工作实施意见》《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全省智慧景区示范点评定的通知》《河北省智慧旅游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文件,以加快推进全省智慧景区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智慧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云”游燕赵美景
为推动旅游业复苏回暖,疫情发生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推出“云游河北”“动听河北”“名牌导游带您游河北”“疫去春来Dou赞河北”抖音挑战赛等线上主题推广活动,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云”游美景。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抖音“大咖”来到古城正定,将游览的全过程进行同步直播,带领网友一起“云”游古城。
避暑山庄则首次试水“云”端旅游,13万网友一起欣赏这座皇家园林的历史之美。
今年以来,金山岭长城景区每个周末都会在抖音、微博上进行直播,以全新的形式、多样的视角,与网友共享不一样的金山岭,提升了景区的关注度。
景区加速智慧化升级
疫情来袭,旅游业按下“暂停键”。虽然停业人未闲。借此机会,河北省各景区加紧修炼内功,加速智慧化升级,期待以更新鲜的旅游体验,带给游客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今年“五一”假期,易县太行水镇的很多景点入口处都站着一排白色的智能伴游机器人。这群造型可爱的小机器人不仅可以给游客提供代步服务,还能为游客规划旅游线路,讲解景区的人文典故、历史文化景观由来以及防疫抗疫小常识,随时提醒游客注意防护……
今年以来,石家庄抱犊寨景区也进行了全方位智慧化建设。在该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有一个半封闭的“小房子”,这里利用VR技术把高分辨率的立体投影技术、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和音响技术等有机结合,将抱犊寨的优美风光和“背水一战”的场面立体呈现,让游客如临其境。
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新基建成为当下最强劲的产业风口之一,正在转型升级中的河北省旅游业,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发展提速,为旅游发展带来更广阔空间。疫情促使河北各地景区加快了数字化建设,个人健康码、在线购票、客流监控等广泛应用,在科学防疫、行业复工复产方面更加主动,已显现出“得数字化者得先机”的趋势。
早在2019年9月,避暑山庄就在景区博物馆、文园狮子林、烟雨楼建设了3个5G基站,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个覆盖5G信号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月2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河北省分公司、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同筹建的河北文旅5G大数据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实验室将以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紧跟新基建和智慧文旅发展新趋势,研究5G、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文旅行业的前沿应用,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助力文旅产业恢复。
“抢抓发展机遇,我省将推动新基建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扩大新基建在文旅产业的落地应用,构建更有效的大规模应用场景,形成精准的旅游发展新动能。”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限量、预约、错峰”无预约不出游
从“五一”假期时的“尝鲜”,到端午假期时的“驾轻就熟”,“无预约,不出游”已成为河北各地景区的常态化管理模式。
在河北文旅人眼中,预约旅游是防疫复工“两手抓”的有效举措,同时,培育游客养成计划和预约的出游习惯,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根据景区管理“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认真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推进全国旅游景区预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搭建完成河北省文旅分时预约管理服务平台,建立线上分时预约管理指挥调度协调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数据分析,及时进行监测预报;预约平台已通过“乐享冀”“畅游冀”两个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省市公共文化服务场馆预约管理全覆盖,这其中包括全省431家景区、232家公共文化场馆,全省各地10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2家4A级旅游景区使用河北省平台实施预约入园,做到了游客、读者线上预约一码通。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预约平台部署于省级政务云平台上,依托云平台等保三级安全防护体系及公众信息脱敏安全处理机制,保证平台及游客、读者、观众的信息安全,同时为假日大流量冲击和未来功能预留扩展空间。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预约平台建设工作创新争先,力求在全国成为典型示范。
创新性采用双码预约提高用户覆盖率。鉴于预约平台建设是一项技术协调难度大,受众面广且需长期推动的综合性工作,在最初建设方案谋划中采用河北省联通、河北省移动两家技术公司联合开发机制,实现了平台搭建的快速部署。“乐享冀”“畅游冀”两个微信小程序数据互通,功能界面各有侧重,提升了用户覆盖率,满足了游客不同喜好,提升了体验效果。
务实性实施预约数据汇集存储。为进一步提升平台运营质量,确保数据互通和资源共享,在全国首次提出建设“公共资源池”,这是智慧旅游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用于集中存储预约数据,实现全省景区和文化场所数据接入标准统一、便捷取用,数据安全有效存储。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后续工作中将真正使预约出游成为旅游的“新常态”,从根本上提升旅游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动力。强化旅游经营者提供信息指引、品质保证的义务,使出游预约服务成为旅游消费的契约选项,引导旅游经营者走出依靠游客数量盈利的模式,转向差别化、精细化的运营,把更多的功夫下在平时,细水长流、提质增效。
统筹高效推进全省文旅信息化建设
为统筹高效推进全省智慧景区建设,加大标准宣贯实施力度,近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了2020年全省智慧景区示范点创建评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杨军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发展智慧旅游显得更加迫切、更具现实意义,疫情倒逼智慧旅游提速发展,激发智慧旅游潜能,成为促进智慧景区发展的催化剂。
杨军指出,河北省智慧旅游建设进程加快,旅游云建设已见成效,河北文旅5G大数据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景区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智慧景区示范点创建与评定、文旅分时预约管理服务平台数据建设工作是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密不可分的,是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途径,已经成为当前文旅工作的重中之重。
强化顶层设计。发展智慧旅游要有长远眼光,科学制订建设规划和方案,分期分步实施,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建设同步进行。要做好科学布局、精细实施,抓住关键部位,防止重建设、轻实效,从最迫切最紧要问题入手,尽快发挥智慧旅游效能和作用。
高质量开展智慧景区示范点创建。要以创建促提升、促建设,精准把握评定标准,对标开展创建,明确创建的关键环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加大对景区创建的指导监督,严格把好初审关,严格初审推荐条件。要突出示范引领,重点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建设水平高、应用水平高的标杆景区,对于首批认定的智慧景区示范点,要经得起市场和游客的检验。
加快推进预约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要以门票预约制度作为切实做好景区疫情防控、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的重要举措,落细落实景区开放管理各项措施,巩固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成果。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各地要以今年智慧景区示范点评定、预约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的成效机制,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推进合力。
编制全省文旅信息化“十四五”专项规划
近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十四五”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开始公开招标。“规划”编制将坚持顶层设计、高站位、前瞻性、科学性,在对接全省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基础上,统筹谋划“十四五”期间全省文化和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发展,提升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水平。
“规划”编制本着大力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京津冀区域协同、技术驱动创新融合的原则,注重规划衔接,保持规划的系统性、协同性、一致性;加强政策衔接,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提升政策的精准性。明确“文化旅游+”理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行业态化创新,加快文旅服务与文化、乡村、工业、康养、教育、体育、非遗、自然生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明确文化旅游基础资源建设、智慧营销体系建设、区域文化旅游信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目的地信息服务、智慧行业监管、一体化政务服务等多层面发展目标。谋划实施标准体系、征信监管、产业运行监测、数字博物馆图书馆、乡村数字文化信息、应急处置指挥、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等方面重大工程并分解量化指标,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对文旅产业的推动作用,全面提升全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水平。
加强旅游云数据中心的建设
依托河北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丰富河北旅游大数据中心资源。构建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投融资项目、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物资源、文化展演、乡村网络文化、市场信用监管、文旅企业信息、项目库等多个相对专业的数据资源库,做好文旅系统资源目录的梳理工作,为文旅系统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大力推进“互联网+文化旅游”,在探索文旅大数据创新应用基础上,努力推进文创产品的数字化,打造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面向公众的服务类产品,逐步将公共文化领域数据接入云平台。
推进智慧管理平台建设
增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各业务系统融合度,提升智慧管理平台功能。对智慧管理平台进行梳理分析、改版升级,实现全系统业务工作基本上云。建立统一登录和单点登录系统,实现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应用便捷性和整体安全性。指导各市搭建包含旅游资源管理、12301旅游投诉、导游管理、应急调度管理、旅游团队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功能的智慧管理平台。
搭建智慧旅游营销数据支撑平台
围绕“一部手机游河北”生态体系,建设全省统一的以营销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旅游营销推广数据支撑平台,采用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整合河北省内各类文化和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移动客户端“一机游”应用功能,为游客提供信息查询、导航导览、线路推荐、产品预订、门票销售等服务功能,为文旅企业提供形象展示、品牌推广、精准营销、决策分析等综合服务,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到2021年底基本建成河北省智慧旅游营销体系。推动河北旅游在“创新管理、提升服务、促进营销”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大力推进智慧景区示范点创建工作
为积极推进全省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根据《河北省智慧景区示范点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和《河北省智慧景区建设评定细则》(试行),开展智慧旅游景区示范点评定,通过智慧景区示范点的评定工作,有效地推动全省景区数字化、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景区便捷化、智慧化应用,促进景区提档升级、服务水平提升。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近日印发了《关于发布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河北省旅游云项目”榜上有名。
“河北省旅游云项目”建设运行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河北旅游云”在全国旅游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曾多次代表原国家旅游局和河北省参加全国数字博览会展示,受到一致的好评。
目前,河北省预约平台建设在全国排名前列,景区覆盖率名次也位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河北旅游云”将不断升级和优化,服务功能将会更强大,数据更丰富、分析能力更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加强文旅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为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撑。
文字整理/版式设计 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