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资金、学校出教学、协会出平台、企业出资源、员工出时间……8月18日,2020年海南省“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项目新闻发布会暨政策宣讲会在海口举行,挥起了2020年“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项目夏季招生全面覆盖的大旗,为海南旅游业健康发展又注入了一股重要的力量。
“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项目是海南旅游业人才使用和培养的一种创新机制,自启动以来社会反响良好,并于2020年4月入选海南自贸港首批制度创新工作案例,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为海南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提供扎实的人才保障。
A 破解人才“潮汐”现象
海南地理位置特殊,旅游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之分。通常来讲,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为旅游旺季,旅游行业用工需求量较高;每年5月至9月为旅游淡季,旅游行业用工需求量较低,其导致海南旅游业存在着“旺季用工荒和淡季员工流动性大”的矛盾。
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举办以来,海南围绕推动海南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促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在引进旅游类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旅游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力。为破解海南旅游业人才“流动性大和用工荒”的发展矛盾,2019年6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海南省教育厅4部门联合印发《海南省酒店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从政策层面着力推动“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落地,发挥教育机构“蓄水池”功能,对旅游从业人员积极开展在职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了全省旅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旅游业人才学历层次及技能水平,解决了海南旅游业人才淡旺季“潮汐”难题。
“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项目自启动以来,以旅游旺季时输入人才、淡季时储蓄人才为出发点,以酒店业人才培养为首个切入点,结合海南酒店业行业季节特点,联合高校开展酒店业学历继续教育项目。2020年,针对当前海南旅游人才紧缺情况,项目培养对象由酒店业扩大到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旅游餐饮企业,将需求较大的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餐饮企业等从业人员纳入在职学历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训计划,进一步扩大旅游企业员工“旺工淡学”覆盖面和人才培养规模,建立起自学为主、辅导为辅、工学结合及校企联合培养的教育机制。着力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特色改革,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促进旅游业人才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特色化发展,增强海南旅游业对国内外人才的吸引力,有效促进旅游业服务质量与国际旅游消费需求水平同步提高,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央12号文件要求,具体落实《海南旅游业疫后重振计划——振兴旅游业三十条行动措施(2020-2021年)》《海南省酒店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加强与教育、行业协会及市县等多部门联动协作,探索通过“政府主导、协会组织、校企参与、媒体宣传”新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构建政府、协会、高校、企业、媒体五位一体的宣传联动机制,以“最大覆盖面”打通政策宣贯的“最后一公里”,扩大旅游企业员工“旺工淡学”人才培养规模,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B 搞活一池人才“春水”
张浩楠是三亚一家星级酒店的员工,一年前通过“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在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学习,他的教材费、学费、职业资格考试费均由财政补贴,这对他来说受益匪浅。
像张浩楠一样,不少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紧紧抓住这次学习深造的“良机”。不仅仅是酒店经理,“旺工淡学”让前台服务员、司机、救生员、保安等酒店各岗位从业人员也有了重返“校园”提升自我的机会。截至2019年底,海南已有3153名酒店业员工报名参加在职学历教育,超额完成招生3000人的目标,有效激发了海南旅游人才学习热情,实现了政府、企业、院校和从业人员的四方共赢。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旺工淡学”项目帮助全省旅游业从业人员实现停工不停学,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及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涉旅员工集中在线学习旅游专业技能提升、国际礼仪外语能力等系列共35门课程,累计参加线上学习人员达到1.2万多人次,将疫情停工的危机转化成为苦练内功的良机。
今年5月,该旅游人才培养项目扩大了覆盖面,不仅招收名额由3000名增加至5000名,培养对象也由酒店业扩大至旅行社、景区(点)和旅游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为培养“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旅游人才队伍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旺季工作,淡季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旅游经理人提供了‘升级经验’的机会。”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郭强表示,随着酒店业竞争加剧,旅游市场不断变化,实时更新行业知识和技能十分必要。来自不同酒店、不同部门的经理人聚在一起,思维碰撞出火花,有利于取长补短,适应海南国际化发展大有裨益。
从旅游角度来说,员工淡季进入学校学习,提高学历、丰富知识、培养技能,能有效推动海南旅游行业良性发展。从教育角度来说,这些入学的员工带来了旅游一线最鲜活的案例,能辅助海南旅游职业院校紧密对接职业标准、行业需求,提升教学水平,为海南乃至全国输送更多优质旅游人才。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党组成员汪黎明表示,海南创造性开展“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旅游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淡季积极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在职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既保障了旅游业人才的有效供给,又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在推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加强多部门联动协作,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系统集成,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有效提升旅游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性、系统性、协同性。通过旅游人才需求导向,倒逼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形成适合当地旅游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了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C “升级”旅游人才队伍
今年6月上旬,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教育厅组织相关院校申报酒店业、旅行社、旅游餐饮等人才培养专业,结合前期对行业服务标准和发展方向的研判,遴选出10所院校作为2020年海南“旺工淡学”旅游业人才培养项目学校,除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重点专业外,所有专业均开设国际礼仪和英语口语等课程,满足了旅游业转型升级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你负责学习,政府负责买单”——海南推出政策“大礼包”为海南旅游业人才培养建立了财政保障,学费、教材费、职业资格考试费以及外籍员工参加短期培训费用全都由财政全额补贴。为加大“旺工淡学”项目的影响力与吸引度,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将在儋州、琼海、三亚召开政策宣贯动员会,另召集行业协会、高校和媒体走进旅游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宣贯服务,答疑解惑,鼓励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接受教育,以“最大覆盖面”打通政策宣贯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备受瞩目。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据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海南将全面启动2020年“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项目夏季招生相关工作,包括成立“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学校联盟;制作一系列以“旺工淡学”为主题的短视频和宣传页,多途径集中宣传,扩大知晓范围;组织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学校联盟召开政策宣贯动员会组织高校进企业,开展一对一现场讲解和宣贯,争取做到旅游企业全覆盖;组织高校按期完成学生报名和考核工作,按期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还将加强全程考核管理,确保责任事项按计划推进落实,跟踪推进责任事项的落实完成情况。如加强对课程设置的指导考核,推动自学为主、辅导为辅、工学结合及校企联合培养的教育培训机制的落实;要求学校紧密按照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标准进行培养,杜绝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的现象;督促实施效果不佳的学校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各招生学校,监督项目开展过程,对授课现场、教学方式、教师水平、学生提高等情况进行抽查,重点关注“旺工淡学”“送教入企”和“线上线下融合”的开展及成效情况。
此外,海南还将推动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工作。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引进国际和通用的行业资格认证体系,推动旅游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升级海南旅游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