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0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精准发力 十八洞变成“金银窝”

□ 本报记者 高慧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7年多来,十八洞村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经验,实现了从深度贫困苗寨到小康示范村寨的华丽转身。

十八洞村位于花垣县双龙镇西南部,紧临吉茶高速,2005年7月区划地名调整,由原来的竹子、飞虫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6个村民小组,225户939人,人均耕地仅0.83亩。

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伍介绍,2012年,十八洞村只有417亩水稻、100亩玉米、300多亩烟叶,全村总收入仅140万元。村子基础条件差,村舍环境简陋,村里没有自来水,电压也不稳定。

习总书记在同十八洞村的干部群众座谈时,希望大家“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大家遵循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开始因地制宜发展“当家”产业。

村里耕地少,他们就在村外异地流转千余亩土地打造种植基地,村民以产业帮扶资金和自筹资金入股,集中种植优质猕猴桃,如今猕猴桃产品实现了港澳直通,2019年为十八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1600元的人均分红。

十八洞村自然风光秀丽、山林资源丰富、苗族文化保存完好,他们就以乡村旅游为主线整合资源,着力打造“旅游+”产业体系。同时还组建苗绣合作社发展订单苗绣,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2019年实现产值60余万元。

2019年,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营运,年接待游客量超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产品销售等同步发展,直接带动230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乡村旅游正成为十八洞村最大的富民产业。

“乡村旅游是长富久富的产业。现在直接或间接参与十八洞村旅游接待工作的村民有百余人,很多乡村旅游业态可以有效吸纳村民就业。比如现在有14家农家乐,每一家农家乐请几个人帮忙,还有30多个摊位,卖土特产等。”十八洞村党支部委员、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进兰原来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吃上旅游饭的他现在年收入有10来万元。

“一个月三四千元的工资够用了,还能照顾家里。”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安全部经理施佳杰2019年5月回到老家,他对这几年村子里发生的变化深有感触,“游客越来越多,村子里越来越干净整洁,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人也回家创业、开办农家乐。”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十八洞村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的建设总原则,以“修旧如故”“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为理念,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十八洞生态停车场、生态酒店、百米游步道、叠水景观千层石、古井保护与维修及核心景点梨子寨精编竹篱笆、青石古道铺装、民居提质改造等工程全面完工。如今,十八洞村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户户用上了放心电。

2017年2月,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成功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截至目前,十八洞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零。2018年10月,十八洞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14668元,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奔小康的步伐越来越快。村民欢唱着:“苗家住在金银窝,境内自然资源多,精准扶贫来领航,户户脱贫奔小康。”

龙书伍对十八洞村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十八洞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瞄准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总愿景,全力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升级版”,向着全面小康迈进,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2020-08-2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49908.html 1 精准发力 十八洞变成“金银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