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海县“全域旅游再出发”动员暨文旅融合推进大会召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副厅长杨建武,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王程,宁海县有关负责人林坚、滕安达、尤玲娟、叶秀高、王能迭、王鸿飞等出席。
褚子育在讲话中表示,宁海是“全国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引领地和标杆地”。多年来,宁海人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姿态,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9年9月,宁海县和安吉县、江山市共同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的佼佼者。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字号”招牌是肯定更是激励,是压力更是动力。接下来,宁海要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从全国一流引领发展的高度,持续推动文旅景观全域优化、文旅产业全域联动、文旅服务全域配套,在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上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要发挥好温泉、山地、滨水等资源优势,建设好特色景区(点),培育全方位的旅游新业态;加强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充分挖掘方孝孺、潘天寿、柔石等优质的名人文化资源,擦亮“十里红妆”“徐霞客开游节”这两张文旅“金”名片底色,积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融合IP。要不断提高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持续放大文化和旅游“一业带百业”“一业兴百业旺”的效应,使宁海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
李军在讲话中表示,一直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工作。宁波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把宁波建成“长三角文旅融合中心”,为宁波市文旅融合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宁海县锐意改革创新、奋力克难攻坚,推动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诗和远方”珠联璧合;2019年,宁海县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浙江省文旅融合发展十佳县,被列入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培育单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希望宁海县登高望远、乘势而上,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上先试先行、善作善成,为宁波、浙江乃至全国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宁海经验”“宁海样板”。宁波也将切实把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把宁波建成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和长三角文旅融合中心。
宁海县委书记林坚代表宁海县委、县政府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表示感谢。他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宁海签署的《共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合作协议》是省厅与县一级签订的首个合作协议,我们深感荣幸,也倍增动力。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宁海创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县游客接待量从1188万人次增长到2040余万人次,年均增长20%;旅游总收入从131亿元增长到202亿元,年均增长16%;旅游业增加值占GDP贡献度达7.3%,全域旅游为宁海县发展走出了一条好路子。
林坚指出,宁海县将继续开启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发展和“重要窗口”建设的新征程,重点抓龙头带动、产业培育、服务供给等方面内容,在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优化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市场有效监管、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创新突破,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再出发。将“再出发”与宁海县独特的文化元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宁海县本地特色产品及市场需求相结合,将宁海县独有的内容以最生动精致的形式呈现给游客,实现创造性地再出发,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推动群众致富等协同推进,实现全方位“再出发”。
推进大会上,杨建武与滕安达分别代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宁海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合作协议》。双方协定,在宁海全域旅游再出发、文旅金名片打造、文旅项目建设以及三门湾区旅游发展等四个板块开展合作,并建立合作统筹推进机制、政策扶持保障机制及督促落实机制,保障合作实效。通过合作共建,巩固和提升宁海全域旅游发展成果,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5年,建成18个景区镇、220个A级景区村以及一批高质量省级特色小镇和旅游风情小镇,宁海县重点文旅项目投资超235亿元,“十里红妆文化小镇”等一批文旅“金”名片初具雏形,并努力创成浙江省5A级景区城、森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前童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方位打造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验区。
会议现场通报表彰了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家浙江省景区镇、22家浙江省3A级景区村以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先进单位、先进企业、先进个人。会议对全域旅游再出发、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将重点抓好全域化空间布局工程、全景化城乡共建工程、全链化产业融合工程、全体验产品供给工程、全覆盖公共服务工程、全渠道品牌营销工程、全行业服务提质工程、全方位政策创新工程等“八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