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文旅行业受到影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旅游胜地。往年冬春季节,独特的冰雪、温泉、赏花、自然山水、民族文化、科技奇观等文旅资源让全州旅游市场一片热闹沸腾。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黔南风光只能“独坐闺中”。这对全州文广体旅发展,对文旅企业和从业人员影响较大,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
在困难面前,是踌躇等待,还是积极自救?全州文广体旅战线准确把握形势,担当作为,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广体旅人的初心和使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020年上半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的总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坚持“文化旅游好花红”品牌统领,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绿博园营销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提效益,加快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推进全州文广体旅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和复工复产大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元,组织全州480名注册导游、500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线上学习培训。截至目前,全州共申报文化旅游各类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34个,为全州141家文化旅游企业申请了疫情专项资金奖补,全州94家企业获得361.3万元补助;投放了300万元体育消费券,用于促进体育场所复苏。
加强防控培训。为有力有效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黔南州文化旅游产业带来的影响,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练好内功,迎接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快速增长,根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黔南州积极组织开展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线上培训工作,并建立微信学员群,成立专班。通过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旅豆学堂”文旅在线培训服务平台等进行在线培训,各组组长负责督促学员学习打卡、学习讨论、交流等内容。邀请分管副州长、业内专家开展中国文化旅游“新常态”与黔南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线上专题讲座。
指导协会换届。黔南州积极指导旅游协会换届选举,产生了黔南州第三届旅游协会班子成员和理事会员单位。近年来,黔南州旅游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参与黔南旅游推广推介活动共10余场次,通过开展活动和推介会,展现了黔南旅游的独特魅力,提升了“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旅游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发挥好服务职能,提升行业凝聚力,共培训酒店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培训导游1500余人次,促进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打造黔南旅游品质夯实基础。
健全调度机制。为确保全州文旅数据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黔南州制订了《2020年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经济运行调度方案》《服务文化体育娱乐业企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调度内容和责任分工,积极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定期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为企业增收出谋划策,支持企业做强做大,提升各项经济指标。
一系列复工复产组合拳打下来,虽未能让全州文旅指标恢复到疫情前数据,但也取得了比较乐观的成绩,各项数据指标在全省位列前茅——
今年上半年,黔南州国内过夜游客249.98万人次,入境过夜游客1075人次。文化、体育、娱乐业规上企业全省第一,增收全省第二,过夜游客止住下滑,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没有什么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加重要。为此,在贵州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黔南文广体旅行业快速作出反应,以雷霆之势切断病毒在行业场所中的扩散途径。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的督导下,全州文广体旅行业实施了“闭关”政策——
全州累计关停网吧184家、歌舞娱乐场所209家、景区(点)75家、旅行社及分社网点146家、游戏游艺娱乐场所20家、博物馆6家、图书馆13家、文化馆(站)13家,取消营业性演出24场、文化旅游活动416场;停业关闭全州200多家体育场馆及各类健身场所,所有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暂停。
数字背后是黔南文广体旅行业作出的巨大牺牲,但也是战胜疫情、驱逐“行业寒冬”,迎接“春天”来临的苦口良药。
随着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计划也有条不紊开展起来——
强化政策指引。黔南州制订下发了《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指导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累计转发了《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有序开放旅游景区工作指南》《贵州省公共文化场馆及文化和旅游企业有序复工工作指南汇编》等27份文件;草拟了《黔南州疫情过后文化旅游体育市场振兴计划》《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应对疫情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及时为文体旅行业加油鼓劲,恢复发展信心。
重视宣传教育。为织就更加密集的疫情防控宣传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指导各级广播电视台有序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及公益展播,开展了“阳光校园·空中黔课”网络远程教学活动。
加大行业扶持。黔南州积极组织企业申报项目及资金补助,指导帮助16家旅行社办理质保金暂退240万
重大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是牵动全局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只有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才能确保全州文广体旅经济的长足发展。
为此,黔南州在重点项目申报、对外招商引资、文广体旅扶贫项目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全力抓好项目政策和项目建设的“机遇期”,在文广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昂首前进。
黔南秉承“一个项目带动一大片、一个项目富裕一方水土”的总思路,千方百计寻求项目总量的不断扩大。
2020年上半年,黔南州完成了72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63个贵州省大健康绿色基金扶持康养、医养项目、20个中央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3个“六园一库”项目、7个“贵州省新基建项目库”项目、23个“贵州省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库”项目、“1+5个100工程”2020年项目的组织申报,目前已通过部分项目审批。
“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经济要想搞起来,项目建设是支撑,招商引资才是关键,没有资金作后盾,再好的项目也是空谈。
为此,黔南州积极开展了“四个一批”招商引资工作摸底调研,全面摸清2020年项目包装储备、招商对接、项目开工情况;制订了《黔南州2020年文化广电体育旅游产业招商工作方案》,派出招商团赴北京、广东、福建、四川、重庆开展招商工作,接待了北京、四川、广东等项目考察团到黔南考察招商项目,实现了全州落地招商引资项目7个,总投资约22.7亿元。
为从根源上解决贫困群众脱贫问题,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改变,黔南州加强对文广体旅基础项目建设的力度,助推全州扶贫攻坚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黔南州积极申报建设项目及资金,目前到位资金5693.1万元,项目600余个;全州已完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094个,其中村级952个、社区142个。投入1295余万元资金用于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厕所革命”建设方面。2020年,黔南州计划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94座。1月至5月,全州旅游厕所完工55座,完工率58.51%。其中,被列入民生实事完工厕所为22座,完工率为66.67%,标注率达到30.91%。
体育旅游设施建设方面。黔南州争取到4298.5万元专项资金以及5个扶贫搬迁点体育设施建设、40个农体工程、32块社会足球场地等项目,并自筹60多万元经费用于建中镇、周覃镇等建设体育场地。安排110万元资金支持独山县、瓮安县等县市创建体育旅游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广电扶贫”建设方面。黔南州计划新增多彩贵州“广电云”用户3.6万户,目前已完成新增2.8万户。10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实现了多彩贵州“广电云”信号全覆盖,完成了5县(市)229个村(点)广播器材安装配置工程。
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方面。积极引导黔南州各大乡村品牌参与省级甲级乡村旅游村寨、省级精品级乡村旅游客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评定评选;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惠水好花红村被列入第一批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示范项目建设名单,并获得15万元资金支持。
多管齐下、协同发力,黔南州受疫情影响的经济局面,因文广体旅项目总量的扩展得到了一定扭转,为稳定全州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疫情面前,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是主基调,基础工作运转也不能落下,这是保障全州文广体旅事业继续稳步前行的“内动力”。为此,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完善工作体系,全力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推进文化旅游宣传推广。黔南州组织开展了“春暖花开·逐美黔南”赏花主题自驾游、“贵人黔行——在黔南·深吸氧”等一批文旅宣传活动;联合100家媒体打造了“云游黔南·发现惊喜”话题,全网累积曝光量2700余万人次;推出5场“云游黔南”直播活动,观看人数1216万人次;推出黔南抖音旅游短视频,播放达65.2万次,获1.4万点赞……
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黔南州通过举办“青春起舞·我们同路”元旦迎新晚会,做好文化馆、图书馆 “闭馆不闭网”,开展“4·23”读书日活动;推出“夏之声”线上音乐会、“阅读达人”等活动,不断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同时通过推进公共文化单位改革,规范图书馆、文化馆制度章程等,健全黔南州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黔南州争取到888万元文物保护项目资金,开展了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濒危革命遗址抢救修缮、长征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认定,“红色史料集成”资料收集等工作。同时争取到497.5万元非遗经费,开展了2020年度非遗项目数字化采集、非遗传承人大会及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等工作及活动。
推进市场治理体系现代化。制订了《黔南州2020年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在节假日开展专项检查、“扫黑除恶”等行动及日常巡查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6739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单位3107家;加强执法监督,制订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19个制度,建立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并积极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和行政审批工作。
推进广播电视行业安全发展。黔南州开展了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及信号开通工程、州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有序推进700兆赫频率迁移、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等工作,并支持黔南广播电视台申报“十四五”期间“高清融合媒体发布系统”项目。
推进体育事业体系发展。黔南州积极申报“亚洲体育舞蹈节”成为贵州省重点打造的十个品牌赛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分步骤组织运动员恢复训练;并有序筹备2020年“体育舞蹈月”、贵定县第七届州运会、龙里县第四届山地户外运动会、喜迎绿博环湖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
“此次疫情对黔南州文广体旅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需要树立好转‘危’为‘机’的意识,在做好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抓好抓细工作任务,对未来发展谋好篇、布好局,不断推进文广体旅高质量发展,才能把握住后疫情时代文体旅发展的新机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黔南文广体旅行业在疫情危机中奋力直追,坚信只要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牢固树立好“不妥协、不松劲、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前行,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