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3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餐饮产品变革势在必行

邢子琦 绘

□ 袁学娅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酒店业、餐饮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笔者经常在酒店业、餐饮业朋友的微信群看到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餐饮促销中最常见的还是“自助餐”打折,并没有多少改变和新意。为了防疫和全民健康,媒体在不断宣传从家庭到公共场合用餐都应实行“分餐制”及“公筷、公勺制”。在疫情常态化阶段,餐饮形式应如何改变?

前几天,笔者路过一家社会小餐厅。搜索大众点评发现,居然是“鳗鱼饭”菜品上海排名第三。这是一家典型的日式餐厅,一共只有8个座位,前店后厨房,总面积不会超过28平方米。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菜单,墙上张贴着唯一一张餐单:鳗鱼饭120元。小餐厅的员工只有夫妇两人,丈夫在后厨、太太在前面服务顾客。每天的营业时间从11点——14点,17点——21点,标准的8小时工作制。120元的鳗鱼饭是套餐,鳗鱼新鲜、质好、量大,就鳗鱼饭的价格而言,不算便宜,但这份套餐,女士吃完绝对过饱了。

职业病使然,等餐时,笔者和在前面服务的太太聊了起来,得知由于餐位有限,一天平均只能卖70份,餐厅月租金2万元,鳗鱼每天由指定的供应商提供,送货费100元/次。

餐厅开业5年,品质不变。由于有特色,这家小餐厅的坪效还是很高的。这对夫妇通过辛勤劳动,达到了上海滩的小康生活水平。

由此,笔者联想到城市中众多的全服务高端酒店,在疫情之后是否有考虑推出一些有特色的套餐呢?高端酒店厨师队伍庞大、技术研发力量足够,推出有特色的套餐,既符合全民健康饮食的需求,又能改变多年的餐饮产品,利润远比自助餐要高。

上海有家两年前开业的高端奢华酒店,其咖啡厅晚餐不提供自助餐,而是利用地处外滩的优势,推出了“情侣套餐”。每张餐桌上点缀着蜡烛和玫瑰花,消费的对象除了情侣,更多的是庆祝结婚纪念日、过生日的夫妻,几乎天天满座。

酒店创新已谈了多年,受制于惯性思维,成功落地的并不多,希望疫情成为推动酒店转型创新的加速器。

2020-08-13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49780.html 1 餐饮产品变革势在必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