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丽
7月仲夏,进入陕西省汉中市黎坪景区,沿着喧腾的西流河一路向峡谷深处走去,道路两旁山峦层层、浓荫蔽日。走进这里,游客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绿水青山”的魅力。
黎坪景区位于汉中市南郑区黎坪镇。黎坪镇是南郑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曾经,当地群众靠天吃饭,生活缺乏保障。2011年起,当地政府与陕煤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大力开发景区、发展旅游业,不仅打造出了一张张秀美的旅游名片,而且带领当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黎坪景区是陕西推动政企联手、推动旅游扶贫的典型代表,也是陕煤集团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号召,支持陕南发展的实践成果之一。
“秦巴山区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我们在这一地区投资开发了黎坪景区和木王景区以及天然富硒矿泉水项目,作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黎坪景区、木王景区运营单位陕西煤业化工实业集团(陕煤集团全资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守平说。
黎坪景区是陕煤集团实施投资开发陕南“多元互补”发展战略后接手开发的第一个景区。陕西煤业化工实业集团副总经理张四栋是集团第一位被派驻景区的管理者,也是这里“旅游带脱贫”的见证者。“让景区成为辐射关中、川北、甘肃东南部地区的旅游目的地,是我们建设的目标。经过8年多的努力,景区已经从单一的旅游观光发展成为休闲度假、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多位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张四栋说,截至2019年底,黎坪景区已累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6.2亿多元,景区接待能力全面提升。近年来,景区平均每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黎坪镇瓦石溪、龙山和老黎坪3个村子的500余人吃上“旅游饭”。
数据显示,黎坪景区开发运营以来,黎坪镇年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的11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39万人次,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镇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3500多人减少到1182人。
村民周友琴的家就在黎坪景区。“我之前从没想过,在山里摆摊卖土特产能挣这么多钱。土鸡蛋的价钱原来1元钱3个,现在1.2元1个。”周友琴说,现在她在景区卖自家做的腊肉、苞谷酒、梅干菜等,每年收入3万多元。2017年4月,黎坪假日酒店开业,酒店所需的腊肉、土鸡、蜂蜜、土豆、野菜等,优先从贫困户手中购买,群众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以前我外出打工挣钱。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重活了。景区工作人员知道我的情况后,给我安排了景区环卫工的岗位。”谈到旅游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时,村民程光明高兴地说,“生活各方面都好多了,要不是旅游,我们哪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如今,程光明的儿子在景区开观光车,儿媳妇在家经营农家乐。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黎坪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14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获“中国森林氧吧”称号,2018年获评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商洛市镇安县木王镇的木王景区是陕煤集团投资开发、陕西煤业化工实业集团运营的另一个景区。“景区浓缩了秦岭旅游资源的精华,春赏杜鹃、夏纳清凉、秋观红叶、冬踏冰雪。”陕西煤业化工实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文说,木王景区虽然是集团2018年才接管的新景区,但是游客人数两年来已翻两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近4000万元。其间,景区为当地贫困户优先安排就业岗位100多个。对由于身体或年龄原因致贫的群众,景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帮扶。今年下半年,集团还将投入专项资金对景区进行完善提升。
如今的汉中黎坪景区、商洛木王景区内外,村民腰板挺直了,脸上总挂着笑容。焕然一新的基础设施带来新生活,景区扶贫产业鼓了钱袋子。
以旅富农为陕南贫困地区腾飞插上了翅膀。陕南山区的村民,虽然还身处大山深处,但他们的观念已经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穷。